天文台的紧急警报还在断断续续地撕裂空气,每一次电流杂音都像在心脏上划开新的伤口 ——221个小时,这个被反复播报的数字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啃噬着最后一点文明的体面。
街角的超市早已成了疯癫的战场,破碎的玻璃碴混着腐烂的果蔬黏在血泊里,几个壮汉正抡着消防斧劈开保险柜,柜里的现金散了一地却无人捡拾。穿睡衣的女人抱着尖叫的孩子跪在 ATM 机前疯狂按动按钮,屏幕上 “系统故障” 的提示像个冰冷的嘲讽。十字路口的信号灯彻底熄灭,失控的卡车把小轿车撞成扭曲的废铁,油箱泄漏的汽油在路面上漫延,被某个绝望者点燃的打火机瞬间掀起冲天火浪,将围观者的惨叫声吞入橘红色的烈焰。
公寓楼里传来此起彼伏的争吵与撞击声,有人砸碎了邻居家的门,只为抢走最后一箱矿泉水;也有人把自己反锁在屋里,对着电视里播放的 “紧急疏散指南” 狂笑不止 —— 屏幕上的主持人嘴角挂着僵硬的微笑,身后的世界地图早已被代表熔岩的红色覆盖了大半。
郊外的高速公路成了巨型停车场,焦躁的司机们用棒球棍砸碎彼此的车窗,女人抱着婴儿在车顶上歇斯底里地哭喊。远处的加油站燃起熊熊大火,黑色的浓烟在月光下扭曲成狰狞的形状,把逃难的人群影子拉得细长而怪异。
天文台的观测室里,年轻的研究员盯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轨道参数,手指在键盘上痉挛般颤抖。月球的引力已经开始撕扯地球的潮汐,沿海城市的海水正以每秒半米的速度倒灌,而那些侥幸逃到高地的人们,还在为了一块面包互相撕扯头发。
221 小时的倒计时像沙漏里的沙,每一粒坠落都砸在神经最脆弱的地方。有人在教堂里跪着祈祷,有人在酒吧里饮弹自尽,更多人则像被抽走了灵魂的木偶,在废墟般的街道上漫无目的地游荡,任由猩红的月光在脸上镀上一层绝望的血色。
在全球陷入月球危机的巨大恐慌中,联合政府经过数周不眠不休的紧急磋商,汇聚了全球顶尖的天体物理学家、核工程专家、航天工程师以及网络安全专家的智慧,最终敲定了这套关乎人类文明存续的应对方案。
方案的第一步,是集结全球所有可动用的核力量。这意味着要将分布在各大洲核武库中的核弹头全部集中,其总量之庞大,足以让任何知情者为之震撼。这些足以毁灭地球数次的恐怖能量,此刻被赋予了拯救世界的使命。运输任务将由经过紧急改造升级的领航员号国际空间站承担,它如同一位负重前行的信使,要在危机全面爆发前,精准地将这些 “火种” 送达月球。而目的地选在了月球背面的卡帕努斯环形山,这里的地质结构经过反复勘探,被证实能最大限度地承受核爆冲击并将能量向月球内部传导。核武器的布置将采用先进的相控阵方式,每一枚核弹的位置都经过计算机千万次模拟演算,确保形成的能量矩阵能精准聚焦于月球核心。
第二步的执行堪称人类历史上最宏大的 “外科手术”。所有核武器将通过特制的量子通讯链路串联成一个有机整体,形成一个覆盖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巨型引爆网络。领航员号国际空间站将作为整个行动的神经中枢,承担起中继信号的关键角色。当地面指挥中心发出最终指令后,空间站会将加密的引爆信号同步传输至每一枚核弹。这不是简单的同时引爆,而是通过精密的时序控制,让核爆产生的冲击波形成叠加共振,像一把无形的巨锤反复捶打月球内核。其终极目标是触发月球内部的核聚变反应,这种由外部激发的核聚变将在月球内部形成失控的能量风暴,最终促使月球在自身引力与内部爆发能量的相互作用下,自行坍缩并瓦解为无数细小的星际尘埃。这一步的风险极高,任何微小的误差都可能导致计划失败,甚至让月球残骸以更危险的方式冲向地球。
第三步则着眼于人类文明的延续。在核爆引发月球剧变的同时,必须确保地球具备脱离险境的能力。位于阿尔巴尼亚杜勒斯、中国北京、日本东京的三处根服务器,是全球互联网的 “心脏”,此前为应对危机已进入休眠保护状态。此刻需要启动最高级别的应急程序,由多国技术团队协同作战,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系统自检、病毒清除和节点重连,让这三颗 “心脏” 重新搏动,恢复全球通讯网络。只有这样,分布在各大洲的行星发动机才能接收到统一指令,同步启动。这些足以推动地球改变轨道的巨型机械,将全功率运转,带着人类的家园缓缓驶离月球残骸所在的危险区域,向着太阳系外进发,开启一段未知但充满希望的新征程。
整个方案环环相扣,每一步都凝聚着全人类的智慧与勇气,是在绝望中为文明存续点燃的一盏孤灯。
灰灰紧握着操纵杆的手心沁出冷汗,头盔显示屏上跳动的数据流映在他布满血丝的眼睛里。作为全球紧急征调的航天员之一,他和三名同伴驾驶035号货运飞船正穿梭在月球轨道外侧的碎石带中,这里是前往卡帕努斯环形山的必经之路,也是死神最密集的狩猎场。
“左前方 300 米有直径 12 米的残骸,速度每秒 1.8 公里!” 副驾驶阿杰的吼声刚落,灰灰猛地向左打满操纵杆,飞船如同游鱼般划出一道诡异的弧线,堪堪避开那片棱角锋利的月岩。舱内的警报器还在尖啸,又一块拳头大小的碎石 “嘭” 地砸在舷窗上,留下一道蛛网般的裂痕。“还有三分钟进入环形山空域,” 领航员莉莉的声音带着颤抖,“剩余残骸密度下降 72%,但我们的左翼推进器温度已经超标了。”
灰灰咬着牙没说话,脑海里反复回响着出发前指挥官的话:“地球的核武库加起来,连点燃月球内核的引线都算不上。你们投下的每一枚核弹,误差不能超过 3 米。” 当飞船缓缓驶入卡帕努斯环形山中央的平坦区域时,他深吸一口气按下了自动驾驶按钮。仪表盘上的速度指针稳稳指向 184 千米每小时,这个看似缓慢的速度经过上千次模拟,是兼顾投弹精度与躲避地表凸起的最优解。
货舱底部的指示灯依次亮起,灰灰的目光扫过屏幕上不断刷新的坐标参数 —— 北纬 42.37 度,西经 17.52 度,正是相控阵网络的第 108 个节点。他的拇指悬在红色投弹键上半秒,随即毫不犹豫地按了下去。伴随着轻微的震动,三十枚核弹如同列队的士兵,依次从货舱滑落。在距离月面 150 米处,每枚核弹外部的气囊瞬间膨胀成半透明的球体,带着 “噗噗” 的闷响接连砸在灰色的尘土中,扬起的月尘还没散开,气囊便自动放气收缩,露出核弹银灰色的主体,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投弹完成,偏差值 0.8 米。” 系统提示音响起的瞬间,灰灰紧绷的肩膀终于垮了下来。阿杰刚要欢呼,却被突如其来的剧烈震动掀翻在座位上。“右侧推进器故障!我们失控了!” 后方传来另一艘货运飞船 “开拓者九号” 的紧急呼叫,灰灰转头时,正好看到那艘飞船如同醉汉般歪斜着冲过来,喷射口喷出的蓝色火焰忽明忽灭。
“快规避!” 灰灰猛拉操纵杆,可一切都太晚了。“开拓者九号” 的船头狠狠撞在 “开拓者七号” 的左侧舷舱,金属撕裂的刺耳声响彻驾驶舱,无数火花从断裂的线路中喷涌而出。灰灰感觉自己像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狠狠掼在舱壁上,眼前瞬间一片漆黑。
当他在剧烈的颠簸中恢复意识时,飞船正以每秒 20 米的速度向月面坠落。莉莉的哭喊声、警报器的尖啸声和金属扭曲的呻吟声混杂在一起,他挣扎着抓住操作台,看到屏幕上的迫降坐标不断跳动,最终定格在卡帕努斯环形山东侧的峡谷边缘。“撑住!” 灰灰嘶吼着按下应急缓冲按钮,飞船底部的反推火箭喷出最后一股浓烟,随即在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中,重重砸在月球表面,激起的月尘如同巨浪般吞没了整个驾驶舱。
灰灰被舱内弥漫的浓烟呛得剧烈咳嗽,他挣扎着解开安全带,头盔在晃动中撞在操作台上,发出沉闷的响声。周围的警报声尖锐得像要刺破耳膜,莉莉的手臂被掉落的金属碎片划伤,鲜血浸透了航天服的袖口,正咬着牙试图推开变形的舱门。阿杰则趴在仪表盘上,额角渗着血,显然是刚才的撞击让他受了伤。
“快…… 快出去!” 灰灰嘶哑着嗓子喊道,他用尽全身力气踹向舱门,随着 “哐当” 一声巨响,扭曲的舱门终于被踹开一道缝隙。外面的月面一片狼藉,环形山的地表布满了大小不一的坑洼,远处还能看到003号残骸冒出的黑烟。月球表面的低重力让他们的动作有些迟缓,每一步都像踩在松软的棉花上,却又因为身上的伤痛而格外艰难。莉莉被灰灰扶着,一瘸一拐地往前走,航天服的破损让她能感觉到刺骨的寒意渗进来。阿杰则强撑着跟在后面,时不时回头望向他们的飞船,眼神里满是绝望。
就在这时,灰灰的目光被不远处的一个金属结构吸引 —— 那是月球基地的应急逃生舱!逃生舱的外壳在昏暗的日光下泛着冷光,像一座绝望中的灯塔。他心中一喜,连忙招呼同伴:“那边有逃生舱!我们先到那里避难!”
他们互相搀扶着,深一脚浅一脚地挪到逃生舱前。灰灰颤抖着按下舱门开关,舱门缓缓打开,露出里面相对完好的座椅和维生系统。他先将莉莉扶进去,让她靠在座椅上休息,又帮阿杰处理了额角的伤口,简单包扎后也让他坐好。“你们在这里等着,我去看看还有没有其他幸存者,马上回来。” 灰灰说着,眼神却瞟向了远处投弹点的方向。
就在他转身的瞬间,手腕上的终端突然发出 “嘀嘀” 的提示音。他低头一看,屏幕上显示着未完成的投弹清单 —— 还有 5 颗核弹没有投到指定位置。这 5 颗核弹的位置在相控阵网络中起着关键的连接作用,一旦缺失,很可能导致整个核爆能量矩阵出现漏洞,让之前的所有努力都付诸东流。
灰灰的心脏猛地一沉,他回头看了看逃生舱里疲惫不堪的同伴,又望向投弹点的方向。那里距离逃生舱足有三公里,而且沿途还可能有散落的月球残骸和不稳定的地质结构。但他知道,自己没有选择。如果因为这 5 颗核弹的缺失导致计划失败,人类文明可能就真的走到了尽头。
“你们在这里别乱动,锁好舱门,我很快就回来。” 灰灰对着逃生舱里的莉莉和阿杰喊道,语气坚定得不容置疑。他检查了一下身上的氧气储备,又从飞船残骸里找到一把应急手电和一根金属撬棍当作工具,转身朝着投弹点的方向跑去。月面的尘埃在他脚下扬起,留下一串深深的脚印,在寂静的月球表面,显得格外清晰。逃生舱发射了,带着希望返回了领航员号国际空间站......
刺耳的警报声划破北京夜空,图恒宇刚将女儿丫丫的数字生命卡塞进防护服内袋,就被荷枪实弹的士兵架上了直升机。邻座的马兆推了推滑到鼻尖的眼镜,防护服上的水渍还没干透 —— 半小时前他正在检修深海光缆,就被直接从潜艇里拽了出来。“月球发动机炸了,” 马兆的声音带着海水的咸涩,“全球根服务器仅剩北京这处还能启动,我们是最后的保险栓。”
直升机穿透厚重的乌云时,图恒宇看见西北方向的夜空炸开一朵诡异的蓝紫色蘑菇云,那是月球碎片坠入大气层的轨迹。当他们降落在网络中心楼顶时,地面已经积起没过脚踝的海水,台风裹挟着暴雨抽打在玻璃幕墙上,发出擂鼓般的轰鸣。
地下三层的核心机房里,指示灯还在顽强闪烁。马兆蹲下身检查服务器阵列,手指在键盘上翻飞:“备用电源只能撑四十分钟,月球碎片击穿了防洪堤,海水正从通风管道灌进来。” 图恒宇刚接上应急电缆,整栋建筑突然剧烈震颤,头顶的防火喷头开始喷水,混着从天花板裂缝渗下的海水,在地面汇成蜿蜒的小溪。
“东南角承重墙塌了!” 监控屏幕上,海水如同挣脱缰绳的野兽,顺着电梯井喷涌而下。马兆将防水布裹在服务器主机上,突然抓住图恒宇的手腕:“密码本在我防护服内侧,记住,根服务器重启需要三道密钥,最后一道是动态加密 ——” 话音未落,又一块月球碎片砸中建筑西侧,整层楼的地板突然倾斜,海水瞬间漫过膝盖......
月面的尘埃在宇航服的靴底扬起又迅速落定,灰灰的氧气储备只剩下不到四分之一。他跪在第 112 号核弹的部署点前,肉垫因为过度用力而发白,将最后一枚核弹的固定螺栓拧紧时,头盔里的通讯器突然传来刺啦的电流声 —— 是凯恩教官的声音。
“坐标确认,相控阵网络闭合完成。” 老教官的声音带着金属摩擦般的沙哑,灰灰抬头望见远处的环形山山脊上,凯恩正靠在一块玄武岩上,胸前的应急灯忽明忽灭。他们之间隔着三公里的月谷,那些狰狞的岩石阴影在地球微光的映照下,像一道道凝固的伤疤。
灰灰拖着灌了铅似的双腿爬上月脊时,凯恩已经打开了俄罗斯 “月球 - 25 号” 的返回舱舱门。这具尘封半个世纪的金属壳体上,锈迹与陨石撞击的凹痕交错,舱内的仪表盘蒙着一层灰,却在应急灯的照射下泛着倔强的光。“备用燃料只够单程加速,” 凯恩拍了拍驾驶座上的手动操纵杆,“但足够把你送进地月转移轨道。”
返回舱的通讯系统突然亮起红光,地球指挥中心的倒计时正在同步刷新 —— 距离核爆窗口关闭还有 47 分钟。凯恩从防护服内侧摸出一个磨损严重的录音器,按下了录音键。“给我儿子说,他爹没丢皇家空军的脸。” 老教官的喉结滚动了一下,声音突然低了八度,“告诉他,伦敦的大本钟修复好了,等他长大了去看看。”
灰灰的手指悬在录音键上,头盔面罩里凝结着细小的冰晶。他想起哈尔滨的中央大街,冬天时糖葫芦在零下三十度的空气里结着糖霜,妈妈总牵着他的手踩过积雪,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我妈喜欢栀子花,” 他对着录音器轻声说,“麻烦告诉她,月球上没有花,但我看见地球的时候,觉得比任何花都好看。”
凯恩接过录音器塞进返回舱的信号发射器,那是个能在核爆后将信息传回地球的装置。他最后检查了一遍手动引爆器的线路,铜色的导线在月尘里蜿蜒,像条沉默的蛇。“你知道吗,我第一次上太空是 2035 年,” 凯恩突然望向地球的方向,面罩反射着那颗蓝白相间的星球,“当时我在空间站待了半年,每天最期待的就是看地球升起。”
灰灰的安全带刚扣紧,返回舱的引擎就发出了低沉的轰鸣。凯恩站在舱门外,举起戴着厚手套的手挥了挥,他的身影在巨大的地球背景下显得格外渺小。“灰灰,地球还挺美好的。” 这句话随着无线电波传来时,返回舱已经开始震动。
灰灰死死盯着舷窗,看着凯恩转身走向引爆控制台。老教官摘下了头盔,露出被月尘染白的头发,他最后望了一眼那颗蔚蓝色的星球,仿佛要将它的模样刻进灵魂深处。当手动引爆器的红色按钮被按下时,灰灰看见一道刺目的白光从月面炸开,紧接着是无数道放射状的光芒,像朵在宇宙中绽放的死亡之花。
冲击波隔着舷窗传来时,返回舱剧烈震颤。灰灰透过弥漫的尘埃,似乎看见凯恩站立的位置,有一缕青烟正缓缓升起,在月球稀薄的大气层中,慢慢消散在寂静的黑暗里。录音器里还留着老教官最后的叹息,混着核爆的余波,在冰冷的舱室里轻轻回荡......
图恒宇被暗流卷得撞在机柜上,怀里的数字生命卡硌得胸口生疼。他看见马兆被漂浮的服务器机柜压住了腿,浑浊的海水里,老院士正拼命将一个防水密封箱往他这边推。“拿着密钥!” 马兆的声音在水下咕嘟冒泡,“别让丫丫的努力白费 ——”
海水已经漫到脖颈,图恒宇咬着牙游向服务器控制台。指尖在键盘上打滑,前两道密钥输入的瞬间,应急灯突然熄灭。黑暗中,他摸到胸前的生命卡,想起三年前在车祸现场,丫丫最后说的那句 “爸爸,密码是我的生日”。
肺部像要炸开时,他将生命卡插进控制台的读取槽。“丫丫,看着爸爸的眼睛。” 他在心里默念,数字生命备份启动的蓝光映亮他苍白的脸。无数段记忆碎片在眼前闪过:丫丫三岁时抓着他的手指敲键盘,七岁生日时在蛋糕前背出圆周率,车祸瞬间那双惊恐的眼睛 —— 最后定格在医院病床上,他偷偷扫描女儿视网膜时的画面。
“活动密码是 070314。” 图恒宇的嘴唇在水下翕动,数字世界里,八岁的丫丫正坐在熟悉的儿童房地板上,手里把玩着会发光的密码积木。她的记忆被强制提取、放大,那些与父亲一起调试程序的午后,那些在键盘上敲打的字符,此刻都化作清晰的数字烙印在意识里。
海水彻底淹没控制台时,图恒宇感到身体越来越轻。当他在一片纯白的空间里睁开眼,看见丫丫穿着黄色连衣裙朝他跑来,扎着和记忆里一模一样的羊角辫。“爸爸!” 稚嫩的声音撞进怀里,他蹲下身紧紧抱住女儿,才发现自己的数字躯体正在逐渐变得透明。
“丫丫,还记得爸爸教你的密码吗?” 他指着远处悬浮的蓝色服务器矩阵,那里正闪烁着等待输入的光标。丫丫按下虚拟键盘,070314 这串数字如同流星划过,三道密钥终于全部验证通过。当根服务器重启的绿灯在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同时亮起时,图恒宇感觉女儿的小手正紧紧攥着他,父女俩的身影在数据流中渐渐融合,化作北京根服务器最核心的一段代码。
现实中,海水里的服务器主机突然发出嗡鸣,信号灯从红转绿的瞬间,全球互联网的神经末梢重新开始搏动。而在无人知晓的数字维度,图恒宇牵着丫丫的手走向更深的代码丛林,身后是缓缓亮起的虚拟城市灯火......
就在这一刻,发动机的启动键被果断按下,北京联网中心的进度条如同一匹脱缰的野马,急速向前奔进。97%,99%,100%!伴随着一阵清脆的提示音,联网成功的消息传来,仿佛是胜利的号角在耳边奏响。
所有的行星发动机瞬间被点燃,蓝色的火焰如巨龙腾空而起,直冲云霄。那耀眼的蓝光,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整个地球北半球,仿佛是人类智慧与勇气的光辉在夜空中绽放。
40 分钟后,月球残骸将如一颗流星般掠过地球。这是一次惊心动魄的旅程,也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在这一刻,所有的努力都得到了回报,所有的付出都变得如此值得。
任务的成功,不仅是科技的胜利,更是人类团结一心、勇往直前的精神的体现。它让我们相信,只要有信念和决心,我们就能够战胜任何困难,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地球终于踏上了流浪之路,接下来地球会遇到什么困难吗?请看下一章《CN171-11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