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来自中国的巫师。
一名三年级的斯莱特林。
今天闲来无事,我背着我的药锄与背篓,抱着我的“药材清单”开始四处搜罗。
当然,如果你是一名中国同胞,你就会知道这其实是一本《本草纲目》。在中国麻瓜图书馆中买来的妈妈说,学习其中的知识也很不错,多多益善。但在霍格沃茨,几乎没人知道它是什么,更不知道里面描述的内容。
当然禁林还是禁林,不过我认为禁林经常出优秀人物,在里面找找药材也无伤大雅。我走在禁林里会觉得自己就这样隐匿在校园一角与外界隔离开来。我觉得禁林里的树叶长得非常…呃…动听。
算了,我也不扮演小学生写话了。总之,在这个看似寻常的一天,我想探寻禁林的尽头以及完成附加任务时,被一本书绊了一跤。
等到我定睛去看时,一本书被淹没在土中只剩一角,这当然是使我绊倒的“罪魁祸首”。我用小药锄小心翼翼的将周围的土松了松,挥了挥魔杖清理了一下它,这才看到它的“真面目”。
它是一本通体流畅的墨绿色书页包裹成的书体,鎏金色的花纹从书角一侧蔓延开来。一条黑色的蛇盘也踞在书角,露出一双绿眸,使书页封面凹凸不平。侧封上用浅绿色的小字标着“adore you”,我觉得这不像是这本书本来有的标记,倒像是后期标上的。
我想如果用刻板印象思考的话,这一定属于一个高贵的斯莱特林。因为这种花纹的样式十分“萨拉查”,与斯莱特林建筑设计十分相像。
我拿着这本相当厚重的书,不知如何是好。是该把它送回失物招领处吗?还是先放自己这里看一看呢?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我被后者打动了。
万一这是一本禁书呢?亦或者原作者不想拥有它了呢?毕竟是在禁林深处发现的,我还是先看一看再决定吧。自己心里默默的下了个生死咒,举起三根手指对天发誓,如果没经过原作者同意把书中内容散播出去,自己将天打五雷轰。
如此,我才将他小心翼翼地放在背篓中,放弃了今日的挖药材计划,从禁林中原路返回斯莱特林休息室。
翻开第一页,我惊呼起来,简直是巧夺天工。是一栋住宅的内部图和两张合照,但那精细又繁华的立体内部图,俨然成为了那两张照片的背景,换个词来说,应该是“相片托”
我小心翼翼的将上面一张合照拆取下来。左边是一位母亲,她拥有着雍容的装置与温柔的眉眼。右边是一位父亲有着显眼的淡金色的长发直至肩膀,着一身西装,略显冷峻与古板。中间是一位少年人,他继承了父亲的发色与母亲华丽的美颜,也不失冷峻,也不失温情,像个小大人似的身穿西装。
我看到这张照片,只看到了一样别样的特征,那就是他的眼睛,一双玻璃水似的蓝色的眼睛。我不禁感叹,这个孩子简直满足了中西方对童话中的王子的全部幻想,当然,仅外貌层面。
诸如这样的照片还有一张,一张撕碎又重新拼接起来的照片。照片中的那对父母略显沧桑。但改变最大的是那个铂金头发的少年,他放下了头发,看来是放弃了梳背头。仍是身着西装,仍是那双蓝色的眼睛。可那绝不一样,仿佛经历了尘世的倦怠,仿佛被折磨着打磨了眼中的光彩,笼罩着忧郁与死亡的气息。我不敢多看两眼,从没见过那样厚重又幽怨的眼睛,出现在一个少年人的身上。
我抚摸着照片裂痕,不知究竟是怎样的变故造就了这样的结果。
我轻轻的将照片塞了回去,严丝合缝地卡在那个精美的“相片托”。
翻到背面,用着墨色的粗笔写着娟秀的“1980年6月5日”。
我不解其意,这是一个久远的祖父辈的时间。
我努力的回想着魔法史中的时间线,这是在魔法界的二战以前,第二代救世主哈利波特在同年出生。但显然,这绝不是为了纪念哈利波特。可这是什么时间点呢?
这个问题我在下页中找到了答案。
那一行娟秀小巧的字无比珍重的写着“小龙出生了。”
我以为这会是一本典藏版书籍,讲述神奇动物的观察日记。所以展示我广泛的词汇量的时刻来到了,“droco”被我特意翻译过来。
当我抽出下面封层中的照片时傻眼了。是一个可爱的孩子,灰褐色的双眸澄澈明亮,形容纯水波荡漾都不为过,仍是那头淡金色的头发。这好似我看过的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作品中的圣子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