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的点点滴滴,只觉得太快睡到一片的数学课。哄堂大笑的语文课,每节课都是人的英英语课。卷子成堆的物理课,天天刷题背书的化学课,早读爱讲话的政治课,以前磨磨蹭蹭的历史课咬牙硬撑的体育,可点点滴滴构成我们了这三年来最美好的记忆。
第一节班主任的课,京林语人称小语姐班主任中最小的但资历最深。
咳咳。咱们也是高三的学生了,下学期都很累的所以乖乖给我好好上课,重点是百里-星羽别惹事生非。
百里星羽尴尬挠头,嗯~语姐不带这样的。
嗯,江总回归了,想起来了下周有一个模拟考试所以我们这节答卷。
啊!又答卷二年学完高中所有知识,高三上一学期卷子都做吐了。
京林语拇指开始搓卷子的角抬头看人,发到的往后传。
沈云帆的笔尖在答题卡上轻轻一点,听力部分的最后一个选项已经勾选完毕。广播里的女声还在机械地重复着题目要求,他却已经翻到了阅读理解。
江栀跟沈云帆的速度一样,虽然缺失几天的课也不会跟不上的节奏。
A篇是一篇关于珊瑚礁保护的说明文,生词不多,但陷阱不少。他的目光快速掠过题干,指尖在关键词下划出浅浅的痕迹——第三题的选项B用了绝对化的"all",而原文分明写着"most"。
江栀圈出关键词,又是这种低级干扰。 他嘴角微不可察地扬了扬,余光瞥见邻座的沈云帆书写的速度一样开始烦躁地揉着耳朵,铅笔在指尖转得飞快。
完形填空的第三个空就让学渣百里-星羽头疼发晕卡住了。"The discovery ___ her belief..." 四个选项像四把锁,把她的思维死死困住。A. challenged(挑战)?B. confirmed(证实)?后面的段落里明明提到主角"found contradictory evidence",可她的手心全是汗,字母在眼前模糊成灰色的斑点。
突然,窗外一阵风掀动试卷,梧桐叶的影子投在选项C上。她猛地想起昨晚复习时,沈云帆用红笔圈出的那句话:"转折后必有呼应"。
「是A!」*她几乎要喊出来,笔尖狠狠戳破纸面,像刺破一个透明的茧。
英语作文的要求是"Describe a person who inspires you",江栀写了两行就停住了。讲台上监考老师的脚步声像倒计时,他却盯着窗外被阳光照成琥珀色的梧桐叶发呆。
就坐在左前方第三排,白衬衫的衣领折得一丝不苟,后颈有一颗很小的痣,像答题卡上漏印的一个句点。
[Inspire...」 这个词在齿间滚了滚,他忽然低头写下:"He always says grammar rules are like tree roots—boring but necessary. Yet when he explains them, even the driest textbook seems to glow..."
监考老师敲桌子的声音惊醒了他,最后一段字迹潦草地挤在了卷子外面。
从一第一节课距离下课, "还剩十五分钟" → 加速的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