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
(一)时间区域
时间 民国是从清朝灭亡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期间的国家名称和年号。
民国时期是指1912年至1949年。
民国是介于清朝和新中国之间的那一段时期
(二)特有服饰
学生装,是大量留学青年带回国的。这种服装形制简便,给人一种庄重和充满活力的感觉.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 ,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
民国时期的服装特点:男子服饰出现了从长袍马褂向中山装和西装。而女子服饰变得日益丰富多彩,出现了普及旗袍,由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
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下,整个社会的穿着打扮,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新旧并存、中西兼容的特点。
【男士服装分类】
一、长袍和马褂。长袍、马褂、头戴瓜皮小帽或呢帽,下身穿着中式裤子,足蹬布鞋或棉靴。民国初年裤子宽松,裤角用带子系扎。这是当时相对比较保守的中年人及公务人员交际时的礼仪装束。长袍有单、夹与棉之分,可以分别对应不同的冷暖季节,可以适应当时社会一般的日常生活与礼仪需要,同时也可以满足商、官与文人墨客各色人等的需要。那时的官绅、富豪人家多穿长衫,迎宾、赴会或参加庆典大礼时外罩“马褂”。
二、西服、革履、礼帽。这是当时流行的青年便装。西装、皮鞋、圆顶礼帽,帽檐宽阔,微微翻起,冬用黑色毛呢,夏用白色丝葛,基本上是当时欧洲流行的帽式。这种礼帽成为与中西装都可以配套的庄重服饰。更是时髦青年或从事洋务者的一般装束。
三、学生装。头戴鸭舌帽或白色阔边帆布帽,身穿制服式学生装,即清末引进的日本制士官服一类,箱型结构是直立领,胸前有一暗插袋。也有大量留学青年带回国,这种服装形制简便,给人一种庄重和充满活力的感觉,因此,传入中国后,在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中风行一时。男学生穿黑色学生装,初中的是黄色童子军装,高中是军训服装。
四、中山装。这是孙中山亲自创导,是在学生装和“企领文装”的基础上改革而成的一种服装。因孙中山率先穿着而得名,也由于它简便实用,自辛亥革命起便和西服一起开始流行。1912民国政府通令将中山装定为礼服,修改中山装造型,并赋予了新的含义。依据国之四维(礼、义、廉、耻)确定衣身设四个口袋,袋盖为倒笔架,寓意为以文治国。依据五权(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分立原则,将袖口设定为三粒扣。衣领定为翻领封闭式,显示严谨治国的理念。最早的中山装领口作关闭式八字形,装袖,前门襟上有九粒纽扣,后背有中缝,腰际有阔带式横襟,衣服的上下左右各缀有一贴口袋,上面的口袋有戴盖。后来的中山装款式在领子、袋盖、纽扣及袖口等部分都有变化,制作工艺和色彩等方面都有所改进。公务人员、教师,男的以穿长衫、中山装为主,少数穿西装。民国十八年制定国民党宪法时,曾规定特、简、荐、委四级文官宣誓就职时一律穿中山装,以示遵奉先生之法。很显然,中山装是在西装的基本式样上,使用中国传统的寓意符号表现手法,揉合中国传统文化而形成的一款中国男装的标志性服装。从中山装中看出,这是中华民族对于外来服饰文化的消化性接受的一个例证。新中国成立后,由于革命领袖和革命干部都穿中山装,人民群众也以这种服装来表达对新时代的欢迎。
五、新式男装。中西结合的男装式样,中式的长袍、西裤、礼帽、皮鞋,外加文明杖,这是民国中后期相当时兴的一种装束,也是中西服饰结合最为成功的一套服装。它既保持了宽和的民族风俗,又增加了符合时代特点的精干利落,为中国男性增添一股潇洒英俊之气,成为那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男子服装。
【女式服装】
新式旗袍开始被城镇女子青睐,成为流行的服装之一。相比传统旗袍,新式旗袍的长度缩短至小腿处,原来的直筒式变成了合身收腰式,袖子由宽大变得窄小,领子仍保留清末的高领样式。鞋子方面,因为双脚的解放,旧时为美“三寸金莲”消失,以高跟鞋为代表的西式鞋子逐渐被更多女子喜爱,尤其在搭配新式旗袍等服装上。
当然,这些所谓的西式穿搭,或者说鞋服穿搭,更多地还是集中表现在大城市里,而在广大农村及贫困地区,长袍布鞋、上袄下裙/裤绣花鞋仍还是大众主要的鞋服穿搭。
【民国好剧推荐】
《良辰美景知几何》年代情感剧
原著小说为《倾城之恋》,讲述了性情桀骜不驯的将门之子萧北辰,和落魄千金林杭景历经几重误会波折,因爱蜕变成长,在烽火年代踏浪而行的故事 。
民国时期军阀割据,豆蔻才女林杭景因父亲被害入狱,投奔父亲好友萧海山,虽寄人篱下却不卑不亢,萧家的霸道三少萧北辰从起先对她极尽欺负到逐渐被其坚强独立吸引。萧大帅为锻炼儿子派其到军校学习,七姨娘允诺等他毕业便为他和杭景牵线。五年磨砺,在教官严格训练下,亲历战争生死的萧北辰从混世魔王成长为铁血军人。学成归来后他一面帮父亲整肃军队,一面想跟林杭景求婚,却意外得知她已恋上热血青年牧子正。因林父突遭危难,萧北辰与林杭景为救林父协议结婚,婚后二人经历各种磨难,从疏离到渐生情愫,却因误会使得杭景在一场大火中失踪。七年生死离别,抗战爆发,已加入爱国组织的林杭景重回北新城,劝说萧北辰联合抗日。牧子正因母亲患病成为日本人的鹰犬,屡次加害萧北辰,杭景誓死跟随萧北辰,最终两人化解误会,烽火定真情,携手保家园 。
《烈火军校》民国热血青春剧
该剧讲述代兄从军的谢襄女扮男装进入陆军讲武堂学习,与玩世不恭的富家子顾燕帧和冷静沉稳的沈君山成为同学,共同粉碎敌人阴谋,收获爱情并实现爱国抱负,找到人生信仰的故事。
剧情简介
善良正义的少女谢襄代兄从军,女扮男装进入陆军讲武堂学习,与玩世不恭的富家子顾燕帧和冷静沉稳的沈君山成为同学并渐渐发展为并肩作战的战友。在军校严格残酷的训练机制下,谢襄不但要努力掩饰自己女扮男装的秘密,还要克服自己作为女性在军校生活中的种种的不便,更重要的,是要 战胜自己柔弱的体质,努力完成军校所有的训练,顺利毕业。在此过程中,谢襄和同窗好友们经历了一系列重大事件,也引发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
最终,谢襄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不但取得了出色的成绩,还赢得了教官的尊重,同时,也俘虏了两位优秀男同学的心。
之后,日本军队增兵东北,爱慕沈君山的金显蓉化身日本商会会长从海外归来,一系列的阴谋和陷阱随之而来。谢襄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与日本人做斗争,在血雨腥风中逐渐成长,粉碎了金显蓉的阴谋,并最终和顾燕帧走到了一起。
《一见倾心》 突破传统民国偶像剧格局限制
剧情简介
1926年,因父母决裂而旅日十年的沐婉卿带着母亲的骨灰回国安葬,表面上她投奔父亲,实则为了查明当年导致父母决裂的兄长之死的真相。兵变上位的上海城防长官谭玹霖因出身低微一直受到排挤,逆袭之后的处境依然如履薄冰。越城司令的独子徐光耀虽是众星捧月的天之骄子,却对官场的权力倾轧十分反感。因缘际会下,沐婉卿、谭玹霖和徐光耀三个年轻人结下了深厚的缘分。沐婉卿为了在沐家立足故意接近徐光耀以做靠山,而谭玹霖为了调查与沐家有关的陈年旧案提出与沐婉卿合作各取所需。三个人在经历了一系列大起大落甚至生死考验之后,谭玹霖和徐光耀在共产党人廖曦的指引之下,看透了反动军阀“只争私利,有家无国”的实质,殊途同归的投入到了大革命的洪流之中。在此过程中,三个人之间渐渐滋长的情愫也成就了一段荡气回肠的爱情传奇。
注明:整理来源网络 侵权致歉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