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并不抗拒这些接触,只是以一种观察者的姿态,平静地尝试着融入这些“普通人”会做的事情。
聿白更是如鱼得水,和方晓晓打打闹闹,享受着从未有过的校园青春。
聿白对方晓晓的碎碎念抱以极大的耐心和乐趣,他觉得听她讲那些琐碎的班级八卦,比分析复杂的防火墙代码要有趣得多。
然而,平静的校园生活也迎来了第一个小小的波澜——月考即将来临。
对于国际第一学院的大多数学生来说,月考是家常便饭,是检验阶段性学习成果的标尺。紧张自然有,但更多的是习以为常。
“月考?”聿白看着教室后面贴出的通知,挠了挠头,脸上露出一种混合着“终于来了”和“就这?”的复杂表情。
经过这一个月的“磨砺”,聿白深刻地认识到了一件事:
比起那些需要死记硬背的公式和需要绞尽脑汁的阅读理解题,还是计算机的世界对他更友好、更简单。
毕竟,能在小小年纪就被老头子看中带走,培养成在国际黑客领域都叫得上名号的人物,靠的可不是运气。
他对那些复杂的系统逻辑和数字迷宫有着天生的亲和力。
“老大,”他凑到纪微澜身边,看着窗外操场上活动的人群,语气轻松得像在讨论待会儿去哪玩,“月考嘛…咱就当来体验生活,玩玩呗?”
他对自己能考多少分毫不在意,反正他也不是真来考大学的。
纪微澜的目光从窗外收回,落在桌面上摊开的物理书上。那些对普通学生来说艰深晦涩的题目,在她眼中清晰得如同基础指令。
她没说话,只是指尖无意识地划过一道光滑的轨迹。考试?不过是另一种需要高效完成的任务罢了。跟上进度?那从来都是伪命题。
国际第一学院的月考制度严格对标高考,高三理科生连考两天,科目正是语、数、英、物、化、生。
语文考场,开考铃声犹在耳畔,聿白便已放下笔,潇洒起身。他试卷的前半部分写得满满当当,唯独最后那片作文格,一片空白,干净得刺眼。
在全场考生惊愕的目光和监考老师欲言又止的注视下,他利落地交了卷,迈着轻快的步伐溜出了考场——与其对着作文题绞尽脑汁,不如去天台吹吹风。
聿白的“壮举”很快在高三年级传开,尤其是当他的月考成绩出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这些逻辑性强的科目,分数亮眼得惊人,几乎逼近满分,展现出了令人咋舌的天赋。
然而语文和英语,尤其是作文和阅读理解。
则是一片惨淡。这种极致的偏科,让方晓晓瞪大了眼睛,发出一声夸张的惊呼:
“聿白!你这偏科也太离谱了吧!数学怪物,语文小白?”
随即是善意的哄笑。聿白本人却毫不在意,反而带着点小得意地耸肩:
“人各有长嘛!我就喜欢跟数字代码打交道,那些咬文嚼字的事,饶了我吧!”
他甚至觉得,这种极致的反差,更能凸显他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