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夜,陈钰回到自己那间整洁得近乎没有人气的公寓。
她没有开大灯,只拧亮了书桌上一盏孤零零的台灯,冷白的光晕笼罩着她没什么表情的脸。
结束了一天在律所与法典、案卷的搏杀,此刻的她卸下了所有社会性的伪装,连那层职业化的冷静也懒得维持,只剩下一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对一切包括自身的厌弃与冷眼旁观。
她打开手机,点开一个图标简约、以绝对隐私保护著称的匿名社交软件“Whisper”。
这里没有身份,没有社会关系,只有一个个随机生成的代号和漂浮在虚空中的、最真实也最不堪的思绪。
这是她唯一的、扭曲的宣泄口。
她的代号是【Lacuna】,意为空白、缺失。
她开始打字,指尖冰冷,敲击屏幕的声音在寂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清晰。
2017年 6月 2日 【Lacuna】发布:
“今天又一次利用了他人的善意。看着他感激的眼神,内心毫无波澜,甚至觉得可笑。‘帮助’这个词,不过是达成目的最廉价的工具。我大概天生就缺少感知温暖的那根神经。”
2017年6月15日 【Lacuna】发布:
“胜诉了。对方律师气得发抖,委托人握着我的手千恩万谢。我只关心尾款什么时候到账。正义?不过是规则游戏里赢家的奖杯。站在废墟上领取勋章,感觉不坏。”
2017年6月 26日 【Lacuna】发布:
“观察人类是种趣事。他们为爱情哭泣,为友情感动,为虚无的梦想热血沸腾。这些情绪像彩色的肥皂泡,脆弱而虚幻。而我,只想在旁边冷静地看着它们破灭。”
2017年 7月17日 【Lacuna】发布:
“有时会想,如果剥离去这身皮囊、这个名字、这些社会赋予的角色,‘我’还剩下什么?大概只是一团冰冷的、追逐利益的欲望,和一颗永远不会为谁跳动的心吧。”
她的帖子充斥着自我剖析式的冷漠、利己主义的直白,以及对人性阴暗面的清醒认知甚至玩味。
没有卖惨,没有寻求认同,只有一种置身事外的、近乎残忍的坦诚。
像拿着一把手术刀,冷静地解剖自己,并将那些被视为“劣根性”的内脏血淋淋地摊开,不在乎有没有观众。
通常,这些帖子会像石沉大海,湮没在无数匿名的絮语中。
偶尔有几个回复,也多是骂她“心理变态”或者表示无法理解。
陈钰从不回应。
直到某一天,她像往常一样刷新自己的主页,发现了一个新的关注者——Shadow。
一个同样简洁,带着点阴郁气息的名字。
陈钰挑了挑眉,并不在意。在这个虚拟空间,关注与被关注毫无意义。
然而,几分钟后,她最新一条关于“人类情绪如同彩色肥皂泡”的帖子下,多了一条评论。
【Shadow】评论: “肥皂泡破灭的瞬间,才是它最真实的状态。比漂浮时的虚假绚丽,有趣得多。”
陈钰的心,几不可查地动了一下。
她点开【Shadow】的主页。
他的动态很少,寥寥几条,同样充满了疏离感和对世界的冷眼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