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北京后,《春逝》的筹备工作全面展开。选角、勘景、分镜...沈南枝作为总编剧参与每一个环节,常常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
这天深夜,她卡在了全剧最关键的一场戏——女主角在得知男主死讯后的独白。反复修改了七稿,依然不满意。
"还没睡?"张凌赫的声音从书房门口传来。
他刚结束一个直播活动回来,眼中带着疲惫。
沈南枝挫败地推开键盘:"怎么写都不对劲...太煽情就显得假,太克制又没力量。"
张凌赫走到她身后,轻轻按摩她紧绷的肩膀:"试试从演员角度想。如果是你演这个角色,此刻最真实的反应是什么?"
"啊呀,想的头疼了..."沈南枝仰头看他,
张凌赫蹲下身,与她平视,"想象你最爱的人突然离世,你会怎样?"
这个假设让沈南枝心头一颤。
她看着眼前张凌赫熟悉的面容,突然有种强烈的情感涌上心头——如果有一天,他...
"不,不要宏大叙事。"张凌赫轻声引导,"最细微的感受。比如...闻到他的味道,看到他没喝完的咖啡..."
沈南枝的眼中突然有了泪光。
她转身面对电脑,手指在键盘上飞舞。这一次,文字如泉水般自然流出——不是嚎啕大哭,不是华丽辞藻,而是一个女人在清晨整理爱人遗物时,发现他常戴的那块表停在他们最后分别的时刻。
"完美。"张凌赫读完新写的场景,声音有些哽咽,"辛苦了南枝。"
第二天,沈南枝将这个版本拿给导演看。导演——一位以严苛著称的老电影人——读完沉默良久,最后摘下眼镜擦了擦眼角:"就这样拍。"
这一刻,沈南枝忽然明白自己作为编剧的成长——不再依赖技巧和套路,而是挖掘真实的情感。而这份领悟,正是张凌赫给她的最珍贵礼物。
周末,两人终于有了难得的休息时间。
张凌赫提议在家看电影,沈南枝则突发奇想要烤饼干。三小时后,厨房一片狼藉,饼干不是焦了就是硬得像石头。
"至少形状是心形的。"张凌赫勇敢地咬了一口,面部肌肉明显抽搐了一下。
沈南枝自己也尝了一块,立刻吐出来:"天啊,齁甜啊!"
两人相视大笑。张凌赫拉过她沾满面粉的手:"没关系,下次我教你。"
"张大明星还会烘焙?"
"其实做明星之前我还蛮喜欢烘焙的"他亲了亲她的指尖,"总得有一项居家技能。"
他们最终点了外卖,窝在沙发上看了一部老电影。
沈南枝靠在张凌赫胸前,任由他按摩自己因长期伏案而僵硬的肩膀。电影演了什么她根本没注意,只记得他手指的温度和身上淡淡的龙舌兰香水味。
这样平凡的时刻,却比红毯上的风光更让她心动。褪去明星和编剧的光环,他们只是两个相爱的普通人,分享着最简单的陪伴与温暖。
夜深时,沈南枝半梦半醒间感觉张凌赫轻轻将她抱上床。朦胧中,她听到他低声说:"晚安,我的编剧大人。"
她想回应,却已沉入梦乡。
梦中,她看到自己站在更大的舞台上,而张凌赫在台下,依然用那种骄傲而温柔的目光注视着她。这一次,她不再畏惧镜头和目光,因为她知道,无论飞得多高,总有一个人会稳稳接住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