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ECG战队基地,寂静得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
服务器风扇低沉的嗡鸣声,在这死一般的静谧中显得格外清晰,像是某种不详的预兆,在林野耳畔不断回响。
他坐在监控死角的角落里,指尖冰凉,掌心紧紧攥着那枚从储物柜夹层摸出的金属芯片。
铁锈的气息混杂着岁月沉淀的金属腥味,让他鼻腔一阵发涩。
芯片边缘微微凹凸的纹路贴着手心,冰冷而粗糙,仿佛握着一段无法抹去的过去。
这就是“蜂鸟”战术终端的核心,是他最大的秘密,也是连接他与顾昭过去的唯一信物。
而现在,它像一枚滚烫的烙铁,灼烧着他的掌心。
顾昭的身影早已消失,但空气中仍残留着他身上清冷的雪松气息,那种味道让林野胸口一阵紧缩——那是属于少年时代的记忆,如今却成了压迫他神经的最后一根稻草。
他的后背被冷汗浸透,布料紧贴肌肤,带来一种黏腻而不适的触感。
他猛地将芯片塞回裤兜,心脏剧烈跳动的声音几乎盖过了整个房间的安静。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飞速复盘整件事。
从他加入ECG开始,顾昭的每一次试探,每一次看似不经意的提问,都像是在一张巨大的蛛网上布置节点。
而他,就是那只自以为聪明的飞蛾,一头撞了进去。
那瓶冰镇柠檬茶,那个“赛前规矩”的借口,甚至让自己首发对阵星耀战队的决定,都可能是为了将他置于最严苛的聚光灯下,让他无所遁形。
他快步走回训练室,昏暗的房间里只有几台机器的指示灯在闪烁,红绿交替的微光投射在墙壁上,像是一双双窥视的眼睛。
他下意识地看向自己的座位,那台被调换过的旧键盘静静地躺在那里。
外壳的磨损痕迹熟悉又陌生,键帽光滑如初,每一个细节都完美复刻,但林野知道,这不是他的。
他轻轻敲击了一下空格键,声音比他惯用的键盘略轻一些,那种细微的差异让他胃部一紧。
顾昭拿走了他的键盘,留下了这台“赝品”。
目的不言而喻——取证。
“还没走?”
一个低沉的声音在门口响起,是教练孙浩然。
他手里拿着一个保温杯,热水的蒸汽在他面前缓缓升腾,带着淡淡的枸杞香气。
看到林野失魂落魄的样子,他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
“教练。”林野的声音有些沙哑,喉咙干涩,像是吞下了什么苦涩的东西。
孙浩然没有多问,只是走到饮水机旁接了杯热水,淡淡地说道:“今天比赛打得不错,那波河道反蹲,连我都没想到。但是,林野,你要记住,天赋是双刃剑,用不好,伤人也伤己。”
他的话意有所指,像是在提醒,又像是在警告。
林野心中一凛。
作为主教练,孙浩然不可能对队长的异常举动毫无察觉。
整个ECG管理层,或许都在用一种审视的目光,观察着他这个“天才新人”。
“我明白,教练。”林野低声回应。
孙浩然点了点头,转身离开前,又补了一句:“顾昭的性格你可能不了解。他认准的事情,九头牛都拉不回来。他对事不对人,只相信数据和逻辑。你好自为之。”
这句话像一盆冷水,将林野心中残存的最后一丝幻想彻底浇灭。
他曾以为,他和顾昭之间那段被尘封的过去,会成为一种特殊的羁绊。
但现在看来,在冷冰冰的数据和所谓的“战队纪律”面前,那点微不足道的少年情谊,根本不堪一击。
第二天清晨,基地的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阳光透过玻璃窗洒进来,却照不进每个人紧绷的脸庞。
罗昊看林野的眼神里,充满了幸灾乐祸和毫不掩饰的快意。
他刻意在经过林野身边时,大声对旁边的队员说:“有些人啊,尾巴藏得再好,迟早也会露出来。靠歪门邪道得来的东西,终究是要还的!”
陈宇航一把拉住他,低声喝道:“罗昊!你少说两句!事情还没定论!”
“定论?呵,队长亲自拿着他的键盘去做技术分析了,这还不够?”罗昊冷笑一声,甩开陈宇航的手,“我等着看好戏。”
林野全程面无表情,仿佛那些刺耳的言语都与他无关。
他只是沉默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用着那台陌生的“赝品”键盘进行着最基础的补刀练习。
手指机械地敲击着按键,发出单调的咔哒声,如同心跳的倒计时。
他盯着屏幕上的虚拟小兵,视线却早已模糊,思绪飘向遥远的记忆深处。
果然,上午的训练计划刚刚结束,顾昭的助理就出现在训练室门口,面无表情地对林野说:“林野,顾队让你去一趟他的办公室。”
所有人目光瞬间聚焦在林野身上,有同情,有好奇,但更多的是看热闹的期待。
林野深吸一口气,站起身,在无数道复杂的目光中,一步步走向那个决定他命运的房间。
走廊里脚步声清晰可闻,每一步都像是踩在鼓面上,震得他太阳穴隐隐作痛。
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与咖啡混合的味道,让他喉头发紧。
顾昭的办公室和他的人一样,整洁、冷静,甚至有些不近人情。
巨大的落地窗外是繁华的城市天际线,但房间里的空气却冷得像冰。
顾昭就坐在那张黑色的办公桌后,背对着他,凝视着窗外。
“坐。”
他没有回头,声音平静得听不出一丝波澜。
林野依言坐下,视线落在了桌面上。
那里放着三样东西:一份打印出来的,标题正是《关于林野选手异常战术数据的溯源报告》的文件;一台连接着电脑的精密仪器;以及,他那台被拆开了部分外壳的旧机械键盘。
顾昭缓缓转过身,深邃的眼眸像一口古井,直直地望向林野。
“报告出来了。”他用指尖轻轻敲了敲那份文件,“技术部门对你的键盘进行了全面检测。他们发现,在键盘的主控芯片旁边,有一个非原厂的、经过高度改装的插槽。虽然里面的核心芯片不见了,但根据残留的电路痕迹和数据溢出分析,可以断定,这里曾经连接过一个功能强大的外部辅助设备。”
他顿了顿,拿起那份报告,像宣读判决书一样,一字一句地说道:“报告的结论是,你在比赛中的部分操作,其反应速度和预判精度,超越了人类神经反射的理论极限。尤其是在多线程信息处理和视野盲区决策方面,你的数据模型,更接近于一个完美运行的人工智能。”
“所以,”顾昭的目光陡然变得锐利如刀,“你还有什么要解释的吗?林野,或者说……‘蜂鸟’?”
最后两个字,像一道惊雷在林野脑中炸响!
他猛地抬起头,瞳孔剧烈收缩。
这个代号,除了他和“那个人”,不可能有第三个人知道!
顾昭怎么会……
看着林野震惊的表情,顾昭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他将平板电脑转向林野,屏幕上显示的不是比赛录像,而是一张陈旧的合影。
照片上,两个穿着破旧校服的少年依偎在一起,笑得灿烂。
其中一个,是年少的顾昭,而另一个,正是林野。
在照片的角落,用歪歪扭扭的字迹写着——“昭&野,蜂鸟计划,启动!”
“我想起来了,”顾昭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复杂难明的情绪,“这个所谓的‘蜂鸟计划’,是你小时候的涂鸦。你说,要造一个最厉害的游戏机,能记住所有高手的操作,然后打败他们。我当时只当是童言无忌。”
他的手指划过屏幕,点开了另一份文件,那是一份被尘封多年的战队青训营档案。
“直到我看到你的名字,林野。我想起了那个跟在我身后,叫我‘昭哥’的小不点。我让人调阅了所有和你相关的资料,包括你被其他俱乐部拒绝的记录。他们给你的评价出奇地一致:天赋异禀,但操作……不稳定,像两个人。”顾昭的目光重新锁定林野,“现在我明白了。不是不稳定,而是你在‘用’和‘不用’那个东西之间切换,对吗?”
林野的嘴唇动了动,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所有的防线在这一刻被彻底击溃。
顾昭不仅掌握了物证,还挖出了他们之间最深的秘密。
“我再问你一次,”顾昭身体前倾,强大的压迫感扑面而来,“那个芯片,那个所谓的‘蜂鸟’终端,到底是什么?是外挂,还是别的什么?”
林野的拳头在身侧死死攥紧,指甲几乎要嵌进肉里。
沉默了足足半分钟,他才抬起头,直视着顾昭的眼睛,用一种近乎颤抖的声音说:“是……是‘记忆’。”
“记忆?”顾昭皱眉。
“是,记忆。”林野的思绪仿佛回到了那个贫瘠却充满梦想的少年时代,“昭哥,你还记得吗?那时候我们连一台像样的电脑都没有,只能去黑网吧按小时算钱。你打游戏,我就在旁边看,把你所有的操作,所有的走位,所有的技能释放时机,全都记在脑子里。”
“后来你走了,去了青训营,再也没有回来。我……我遇到了一个人,他教我编程,教我硬件。我们一起,把你留下的那台破旧电脑,改造成了一个……一个记忆存储和战术复盘的工具。我把它叫做‘蜂鸟’,因为它能像蜂鸟一样,精准地捕捉和重现每一个高速运动的瞬间。”
他从口袋里,颤抖着拿出那枚生锈的芯片,放在桌上。
“这就是它的核心。里面存储的,不是什么自动操作的脚本,而是我根据你的比赛录像,日复一日分析、拆解、重构出的……你的打野节奏,你的Gank路线,你的思维模式。我把它植入键盘,不是为了让它替我操作,而是为了在我训练的时候,能时时刻刻感受到,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它就像一个陪练,一个……永远不会离开的你。”
林野的声音越说越低,最后几乎变成了呓语:“我只是……太想追上你了,昭哥。我只是想和你站在同一个赛场上,而不是永远做那个只能在台下仰望你的小跟班。”
整个办公室陷入了死寂。
窗外的阳光照在那枚小小的芯片上,反射出斑驳的光。
顾昭的脸上,那层坚冰似乎出现了一丝裂痕。
他看着桌上的芯片,又看看眼前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青年,
数据报告的结论是冰冷的,是“非人类”。
但林野的这番话,却充满了最炽热、最偏执的人类情感。
相信数据,还是相信他?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猛地推开,教练孙浩然一脸凝重地闯了进来,他甚至来不及敲门,急声道:“顾昭,不好了!联盟技术委员会的人来了,指名要调查林野在LDL邀请赛上涉嫌使用‘违规硬件’的事情。有人……匿名举报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