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学校时,初冬的风已经带了凉意。刚走进宿舍区,就看见林宇站在香樟树下,手里捧着个纸箱,见他们过来,笑着扬了扬下巴:“恭喜啊,全国特等奖,给你们庆功。”
纸箱里是满满一箱零食,从薄荷糖到巧克力,全是他们平时爱吃的。万时砚刚想道谢,就被林宇拍了拍肩膀:“别谢我,是院里给的奖励,我只是跑腿的。”他的目光扫过两人紧握的手,又落在茱时微脖子上的槐树叶项链上,忽然笑了,“看来我这个‘情感顾问’可以退休了。”
茱时微想起那些林宇不动声色的帮忙——悄悄塞来的电影票、挑好的西装外套、深夜实验室里递来的热咖啡,忽然觉得心里暖暖的。“学长,谢谢你。”
“谢什么,”林宇摆摆手,转身时忽然回头,“对了,下学期有门人工智能与建模的选修课,你们可以一起选,教授很看好你们的组合。”
风卷着香樟叶落在纸箱上,发出沙沙的轻响。万时砚低头看着箱子里的薄荷糖,忽然想起第一次在贩卖机前遇见林宇的样子,那时他眼里的笑意,原来早就藏着善意的祝福。
期末考试周来得很快,图书馆里座无虚席。万时砚的笔记本上,除了密密麻麻的公式,还多了份“复习计划表”,精确到每小时该复习哪章内容,旁边画着小小的加油图标。
“这里的傅里叶变换公式,你上次不是说总记混吗?”他把笔记本推到茱时微面前,上面贴着张便利贴,画着个简化的波形图,“我画了个示意图,这样是不是好记点?”
她的指尖划过那张便利贴,忽然想起他总说“数学是有逻辑的,就像喜欢一个人”,原来他真的把所有的温柔,都藏在了这些细碎的逻辑里。
平安夜那天,下了场小雪。万时砚抱着个大大的礼盒站在宿舍楼下,围巾上落着薄薄的雪,像撒了层糖霜。“给你的。”礼盒里是件米色的毛衣,领口绣着片小小的银杏叶,和地坛公园的那枚书签正好呼应。
“你怎么知道我喜欢米色?”茱时微摸着领口的刺绣,指尖有点发颤。
“听你室友说的。”他挠了挠头,脸颊冻得通红,“我还织了个围巾,就是……织得不太好。”说着从背包里掏出条歪歪扭扭的围巾,毛线的颜色不太均匀,显然是拆了又织了好几次的。
她忽然想起前几天路过男生宿舍楼下,看见他坐在石凳上,手里拿着毛线针笨拙地比划,林宇站在旁边笑得直不起腰,说他“织得像蜘蛛网”。原来那些被嘲笑的笨拙,全是藏不住的心意。
“很好看,”茱时微把围巾围在脖子上,长度刚好到膝盖,“比商店里买的好看多了。”
他的眼睛瞬间亮了,像落满了星光:“真的吗?那我以后每年都给你织一条,直到……直到我织得像数学公式一样完美。”
雪越下越大,把香樟树染成了白色。万时砚伸手替她拂去发间的雪花,指尖的温度透过发丝传过来,暖得让人安心。“时微,下学期的选修课,我们一起选吧?”
“好啊。”她抬头时,刚好撞上他眼里的自己,雪花落在他的睫毛上,像撒了把碎钻。
新年钟声敲响时,他们正在实验室调试新的模型。屏幕上的数据流闪烁着,像流动的星河。万时砚忽然从背包里掏出个小蛋糕,上面插着根蜡烛,是他跑遍了学校附近的商店才买到的。
“新年快乐,时微。”他点燃蜡烛,火光在他眼里跳动,“新的一年,我想和你一起做更多的模型,解更多的题,看更多的风景。”
她闭上眼睛吹灭蜡烛,鼻尖萦绕着蛋糕的甜香和他身上的薄荷味。黑暗里,他忽然握住她的手,掌心暖暖的:“时微,我还有个公式想告诉你——我的人生=建模+你,缺一不可。”
窗外的烟花忽然炸开,把实验室照得亮如白昼。茱时微看着他眼里的光,忽然觉得那些复杂的公式、难解的题,都成了这刻最温柔的注脚。
开学后,他们果然一起选了人工智能与建模的选修课。教授在第一节课就布置了课题,让他们设计一个基于情感分析的推荐系统。万时砚的笔记本上,很快多了新的计划——“第一步:收集时微喜欢的电影类型;第二步:分析她的情感偏好;第三步:设计最优推荐算法……”
茱时微看着那些认真的字迹,忽然笑了:“万时砚,你是不是想把我们的恋爱也做成模型?”
他的耳尖红了,却认真地点头:“因为我想给你最好的,就像解数学题一样,要找到最优解。”
阳光透过窗户落在笔记本上,把那些字迹照得暖暖的。她忽然想起地坛公园的银杏叶、北京的雨、香樟树下的拥抱,原来最好的爱情,真的就像一道最优解,不需要复杂的公式,只需要两个人一起,慢慢演算,慢慢靠近,直到把所有平凡的日子,都过成最甜的模样。
就像此刻,他低头在笔记本上画了个牵手的小人,旁边写着:“解:与茱时微共度的每一天,都是最优解。”字迹依旧带着点孩子气,却比任何公式都更让人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