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翰林一听,脸色有点不自然,支支吾吾地说:"这……靖王殿下确实常来书斋,也确实……在一些书上留下过批注。只是……"
"只是什么?"简青禾追问。
老翰林叹了口气,压低声音说:"娘娘有所不知,靖王殿下的批注……有些太过直白,甚至有些……呃,离经叛道。老臣怕娘娘看了,会觉得不妥。"
简青禾心里更有底了,脸上却装作不在意的样子:"哦?还有这种事?我倒想看看,靖王殿下的批注到底有多离经叛道。"
老翰林没办法,只好带着简青禾去了二楼的史书区。他从书架上抽出几本《资治通鉴》,递给简青禾:"这几本就是靖王殿下看过的,上面有他的批注。"
简青禾接过书,翻开一看,果然,书页的空白处密密麻麻地写满了红色的批注。她随便翻了几页,就被那些批注吸引住了。蒋南浔的见解果然独到,很多历史事件,他都能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看得又深又透。
她越看越入迷,不知不觉就站在那里看了一个多时辰。香竹在旁边提醒她:"娘娘,时候不早了,咱们该回宫了。"
简青禾这才回过神来,发现自己的腿都站酸了。她合上书,对老翰林说:"这些书很有意思,我能不能借回去看看?"
老翰林有点为难:"这……按规矩,书斋的书是不能外借的。"
简青禾从头上取下一支金步摇,递给老翰林:"这点小意思,不成敬意。还请老翰林通融一下,我看完了马上就还回来。"
老翰林一看那支步摇,眼睛都直了。那可是赤金镶宝石的,值不少钱呢。他赶紧摆摆手:"娘娘这是做什么?老臣不是那个意思。既然娘娘喜欢,那就拿回去看吧,记得早点还回来就行。"
简青禾笑着点点头,把书交给香竹拿着,转身出了书斋。
刚走到书斋门口,就看见几个小太监陪着一个十几岁的少年走了过来。那少年穿着身杏黄色的衣服,长得眉清目秀的,正是三皇子。三皇子看见简青禾,愣了一下,随即阴阳怪气地说:"哟,这不是太子妃娘娘吗?怎么有空来书斋看书啊?我还以为您只知道在东宫哭鼻子呢。"
简青禾的脸色沉了下来。三皇子是林贵妃的儿子,平时就跟太子不对付,现在太子没了,更是不把她这个太子妃放在眼里。
她不想跟一个小孩子计较,就淡淡地说:"三殿下说笑了。臣妾还有事,先行告辞。"说完,就想绕开三皇子走。
可三皇子却故意挡在她前面,不让她走:"娘娘急着去哪儿啊?是不是看到什么不该看的东西了?听说昨天靖王叔叔在御花园跟娘娘说了半天话,不知道你们在说什么悄悄话啊?"
这话像是一盆冷水,浇在简青禾的头上。她心里咯噔一下,没想到她和蒋南浔在御花园见面的事这么快就传开了。看来宫里的眼睛还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