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抉择与星光林夏盯着手机屏幕上的机票信息,指尖在“取消订单”按钮上悬停。宿舍窗外的蝉鸣与剧场后台的喧闹交织,她攥着曹鹤阳给的木质书签,夹层里的赠票触感微凉,仿佛承载着另一种人生的可能性。次日清晨,她提着行李来到剧场归还道具箱。后台空荡,唯有曹鹤阳的化妆间门缝透出光亮。她犹豫片刻,轻叩门扉。屋内,曹鹤阳正对着镜子练习新段子的贯口,眼镜滑至鼻尖,手边散落着密密麻麻的笔记本。“林夏?”他转头时,林夏瞥见纸上画着相声节奏的符号,还有角落潦草的“鹤鸣剧场十周年特辑”字样。她心跳加快,话题却卡在喉咙:“曹老师,我来……还箱子。”曹鹤阳放下笔,接过道具箱时顺势抽出那张赠票:“今晚《拴娃娃》专场,位置我特意留的——要真走,总得听完再启程。”他语气轻松,却悄然将票塞回她手心。林夏鼻尖发酸,脱口而出:“外婆的病……需要我回上海照顾。我妈说,可能得几个月。”曹鹤阳沉默片刻,摘下眼镜擦拭,镜片折射的光斑落在她肩头:“人生很多事赶不上,但能攥住的,就别松手。相声讲究‘现挂’,生活不也一样?”他忽然从抽屉翻出一枚旧磁带,封皮泛黄:“十年前我攒钱买的《相声八德全集》,如今倒成古董了。听过的人说,老艺术家处理包袱的节奏,比机器还精准。”磁带转动的声音沙沙响起,他轻笑,“可我总觉得,那些老先生的腔调里,带着他们自己人生的皱褶。”林夏怔住——这分明是曹鹤阳在隐喻她的困境。磁带里的笑声渐起,她鬼使神差撕掉了机票订单。当晚专场座无虚席。林夏坐在预留的第三排,看着曹鹤阳与搭档烧饼在台上挥洒自如。当《拴娃娃》唱到“红线拴心,愿随君行”的段落,曹鹤阳突然望向观众席,眼神精准落在她身上。林夏耳畔嗡鸣,仿佛那句唱词是特意为她而设。演出结束后,曹鹤阳在后台递来一杯温茶:“磁带送你,回上海也能听。”林夏接过时,指尖相触的温度比茶水更烫,“若真留下,剧场缺个管档案的——工资不高,但能天天听相声。”她终于读懂那杯茶的深意。窗外星光流淌,林夏想起外婆总说:“人活一世,得顺着心里的光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