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后,窦雨玟抵达十一岁离开的家乡,万俟凤一行人与她告别。
“这几日多谢你们的照料。”窦雨玟行了西州礼,“期盼能有重逢的一天。”
“阿窦要是想走,可随我留在这里的队友一同会西州。山水有相逢,就此告别。”万俟凤的西州话说得越来越流利了,但这几天她又开始学习中原用语,每日早晨、晚间她都会抽空朗读中原书籍。万俟凤告诉窦雨玟,先前学西州话也是这么做的,但有些国家并没有什么书籍,他们的文字有的刻在石板上,那时候她就只能靠与当地人交流才能学语言。
直到万俟凤的队伍没了影,窦雨玟才动了动腿。尽管与朋友告别总是伤心的,兴许并不会再有那么一天,但有这样的相遇本身是令人感激的。
窦雨玟凭借记忆,走向那道鹅卵石铺就的小道,直至到达模糊的目的地,却发现屋子破败不堪、杂草丛生,空无一人。她从邻居那儿得知房屋主人前年全家搬离了小镇。
邻居看窦雨玟有几分眼熟,好心询问:“你可是木娘的亲戚?需不需要要我帮你留口信,说不定他们还会回来呢?”
窦雨玟谢过:“不必了,打扰您了。若是有一日他们回来,不必告诉我曾来过。”
或许是有缘无分,她与母亲的缘分早就尽了。即便再去打听,再等待,换来的也未必是好的,还不如停在这儿。
得知木娘这些年过得不错,还有了孩子,窦雨玟便没有什么执着的了。
这一日过去,窦雨玟在小镇多待了几天。她四处走了走,是在为自己将来的职业而烦恼。
过去,她一直在打工,因为不确定是否要留在西州。既然已经打算留在西州,最好能换个长工,或者拿先前攒的钱办个铺子。
万俟凤当初邀请窦雨玟加入商队,认为她很适合行商。窦雨玟想了想西州确实是个好地方,只是到底要做些什么,还得仔细考虑。
小镇以贩卖手作饰品为业。于是,最后一日,窦雨玟算了算路程费用,决心进些小巧饰品回西州。
窦雨玟观察,西州并没有大型的饰品铺子,只有那种小摊。西州的女子很少打扮,可能是因为风俗所致,也可能是因为其他。
跟着万氏商队留下的成员回到西州后,窦雨玟没有立刻去租摊子,她选择花半个月时间找找城内饰品摊子,看看那些摊主是如何做生意的。
在期间,窦雨玟发现饰品还是很受欢迎的,要不然这些摊主不可能一直坚持卖饰品。但为什么没有饰品铺子,窦雨玟猜想,以往西州没有平价饰品贩卖,宝石饰品都是专供皇族的;近些年豊朝和西州和平相处,不少国家的行商将他们的商品带来了西州,其中包括廉价的装饰品 那些平价饰品也在西州出现后,自然会受到男子、女子的欢迎。
此刻,饰品铺子还没出现,但随着来往的商人越多,饰品的种类越多,饰品铺子的出现会成为必然。
这样一想,窦雨玟当即用攒下来的银票买下了一家位置不错的店面,取名珍珠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