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檀健次先生生日快乐!
嘿嘿嘿,今天是檀健次的生日,作者买的檀健次专辑也到了,又去看了《震耳欲聋》。
真的是蛮幸运的一天。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
另外,本人不算是檀健次先生的粉丝,写本文的目的是隔壁写《猎罪图鉴》的时候,发现了檀先生。
后来就刷到了很多他的舞台视频,还有他们团的视频,就写了本文。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二、
先说说看《震耳欲聋》预告时候的感觉:
看预告的时候,觉得故事本身和李淇的设定,让我有点幻视《辛德勒的名单》、《我不是药神》这种“浪子回头”的戏码。
这种“浪子回头”要形成极大反差,才更好看,也更能凸显“金不换”的深刻。
只要能拍好强弱对比关系,就永远会有人为这个故事和设定买单。
看李淇的职业设定是律师,但有几个瞬间,尤其是戴着金表叼烟打牌的那个几个镜头,觉得角色更像是老港片里的黑帮。
后来看电影的时候,才发现不是这么回事。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三、
另外其他几个角色的原本印象
王砚辉 老师
老师绝对的反派人物了,《烈日灼心》的杀人犯,都很绝了。
潘斌龙 老师
潘老师这些年不演喜剧,老演这种悲情小人物,像是《第二十条》。
个人原来不是很能get到这种懦弱被欺负的老好人,不过《震耳欲聋》里的亲情线还是蛮戳人的。
迟蓬 老师
我心水迟蓬老师是在今年刚播的《生万物》里,演得实在太好,虽然大家演技都好,但她和林永健老师就像是纯本地人一样,当然也因为他们俩确实是山东的。
还有就是兰西雅,之前看《山花烂漫时》的时候就对她的演技感到惊讶,当时觉得是童星,查了才知道是二十多岁的人演高中生。
她看上去很像是一个高中生,十几岁的年纪,但本人其实是98年的。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四、
在不剧透的情况下,说说感想。
首先是电影的感受———
聋哑人是很残忍的事情,因为她们听不到,又因为她们听不到所以导致了她们又无法发声。
作者对于这种事情,是小时候看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跟着沙莉文老师学会发声时,就能明白的艰难和震撼。
檀健次演的李淇是个CODA,即“Child of Deaf Adults”,聋人成年人的健听子女。
其实,这种角色即好演又不好演,为什么呢?
因为这个角色实在太好分析人物原生家庭带来的人物性格了,然后演得刻板化了。
即便这个角色不是李淇,只要是CODA,或者只要是这种不健全家庭里的唯一健全的孩子,他们大概率的人物性格普遍会是———孤独又早熟,负有责任心,却又因为父母都沟通障碍导致的情感压抑与负担感。
有时候甚至会因此怨恨自己为什么不能拥有一个“正常”的家庭。
但这种情绪又可能因为对父母的爱和忠诚而感到内疚等等。
是复杂的底色,也是个很复杂的人物。
类比的话———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成龙和洪金宝曾经合作过的一部电影叫《龙的心》,那部电影是成龙完全走心的拍摄,提名了金像奖最佳男主。
底色和背景是很像的,只不过《龙的心》更多和《雨人》一样把主体视角放在了亲情的情感上。
而《震耳欲聋》则把视角调得更高些,关注角度也更广面。
当然能分析出来,不代表能演出来。
只要能演出来,拿奖的可能性就来了,檀健次先生就有拿奖的可能。
国庆档目前上映的最好的电影《震耳欲聋》。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所以最后再首尾呼应一下,祝檀健次先生《震耳欲聋》大卖,成功拿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