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幻想小说 > 设定集:大宁梦华录
本书标签: 幻想  oc  oc世界观   

地方权力架构

设定集:大宁梦华录

*唐宋制度大融合,大部分参考资料来源于百度百科。

*孩子不懂事写着玩的,梦到啥并说啥并不严谨也不能代入现实,经不起推敲。

————————————————

宁朝的地方权力架构以“道-州-县”三级为基础。

————————————————

一、道级权力架构

道是宁朝最高一级的地方行政区划,分为边疆五道与内地八道,权力架构略有差异。

1. 边疆五道

节度使(正三品):

军政一把手,统领道内驻军(如镇北军、安南军)。

负责边防、剿匪、镇压叛乱,但无权调动内地驻军。

任期五年,期满调任他道或回京任虚职。

观察使(正四品):

监察节度使与州县官员,直接向御史台汇报。

无权干涉军政,但可密奏节度使逾矩行为。

转运使(正五品):

直属户部,负责道内赋税征收与转运。

节度使无权截留税款,需由转运使直送中央。

提刑使(正五品):

直属刑部,负责审理重大案件(如谋逆、贪污)。

州县普通案件由推官审理,提刑使仅监督。

2. 内地八道

监察御史(正四品):

监察州县吏治,无权直接行政。

每年需进京述职,由御史台评估政绩。

转运使(正五品):

直属户部,负责道内赋税征收与转运。

地方税款八成上缴中央,二成留用州县。

提刑使(正五品):

直属刑部,负责审理重大案件。

州县普通案件由推官审理,提刑使仅监督。

————————————————

二、州级权力架构

州是宁朝中层地方行政区划。

1. 刺史(正五品):

行政一把手,主管民政(如赋税、治安、教育)。

科举出身,任期五年,不可本地任职。

需每年向观察使汇报政绩,接受御史台监察。

2. 别驾(从五品):

副职,多由世家子弟担任,牵制刺史。

负责协助刺史处理政务,主管文书、档案。

3. 长史(正六品):

主管司法,审理普通案件(如盗窃、斗殴)。

重大案件需报提刑使审理。

4. 司马(正六品):

主管军事,统领州内驻军(不超过千人)。

内地驻军由兵部直属“折冲府”管辖,无权调动。

5. 录事参军(从六品):

主管财政,负责州内赋税征收与支出。

需向转运使汇报账目,接受户部审计。

————————————————

三、县级权力架构

县是宁朝基层地方行政区划,权力架构如下:

1. 县令(正七品):

行政一把手,主管民政(如赋税、治安、教育)。

科举或荐举出身,任期三年,不可本地任职。

需每年向刺史汇报政绩,接受观察使监察。

2. 县丞(从七品):

副职,多由本地士绅担任,牵制县令。

负责协助县令处理政务,主管文书、档案。

3. 主簿(正八品):

主管财政,负责县内赋税征收与支出。

需向录事参军汇报账目,接受户部审计。

4. 县尉(正八品):

主管治安,统领县内捕快(不超过百人)。

负责缉捕盗贼,多与地方豪强合作。

5. 典史(从八品):

主管司法,审理普通案件(如盗窃、斗殴)。

重大案件需报长史审理。

————————————————

四、权力制衡机制

1. 分权制衡:

行政、财政、司法、军权分离,互相牵制。

观察使监察州县官员,提刑使监督司法,转运使控制财政。

2. 任期限制:

刺史、县令任期固定(一般为五年),期满调任他地。

防止地方官员形成势力,威胁中央集权。

3. 家族隔离:

官员不得在本地任职,直系亲属不得在同一地区任职。

防止地方豪强与官员勾结,形成割据。

4. 财政控制:

地方税款八成上缴中央,二成留用州县。

转运使直属户部,节度使、刺史无权截留税款。

5. 军权分离:

内地驻军不超过千人,由兵部直属“折冲府”管辖。

边疆驻军由节度使统领,但粮饷由户部直供,无权截留。

————————————————

五、地方与中央的关系

1. 中央集权:

地方官员由中央任命,需定期进京述职。

地方财政、司法、军权受中央直接控制。

2. 地方分权:

州县官员在职权范围内有一定自主权(如民政、治安)。

观察使、提刑使、转运使分权制衡,防止地方权力过大。

3. 江湖势力:

江湖门派需在刑部“江湖司”登记,接受官府节制。

门派弟子可参与“民兵团练”,协助官府维持治安。

————————————————

上一章 中央权力架构 设定集:大宁梦华录最新章节 下一章 自然与种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