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校园小说 > 未寄的糖纸
本书标签: 校园 

活成自己的光

未寄的糖纸

姜稚鱼的故事,在自我觉醒后继续生长,像一株终于找到阳光的植物,根系扎得更深,枝叶也舒展得更自在。

毕业后,她进了一家美术馆做策展助理。每天和画作、艺术家打交道,日子过得充实又踏实。曾经落满灰尘的画笔,成了她生活里的调味剂——加班晚归,就在出租屋的小画架前涂几笔,画布上不再有模糊的背影,而是城市的霓虹、窗台的绿植,或是某个瞬间触动她的陌生人的侧脸。

周砚成了她生活里最温暖的底色。他们没有轰轰烈烈的桥段,却有着细水长流的默契。他会陪她去老影院看修复版的黑白电影,她会耐心听他讲编程里的逻辑美学;他记得她不吃香菜,她知道他喝咖啡要加两勺糖。他们会为了一幅画的解读争得面红耳赤,也会在深夜的街头分享同一副耳机,听着她喜欢的古典乐慢慢走。

有次周砚出差,姜稚鱼整理书房时翻到高中的日记本。那些密密麻麻的字迹里,商时序的名字像个褪色的惊叹号。她忽然想起那个在操场角落偷偷看他打球的午后,想起编辑了又删除的信息,心里竟没了波澜。她给周砚发消息:“以前总觉得喜欢要拼命踮脚,现在才发现,舒服的关系是可以自然弯腰的。”很快收到回复:“因为两棵树碰头时,不需要谁把谁压弯啊。”

二十五岁生日那天,姜稚鱼举办了自己的小型画展。展出的最后一幅画,画的是两个并肩站在阳光下的身影,背景是大片的向日葵,没有清晰的面容,却能看出舒展的姿态。画的名字叫《并肩》。

开幕式上,有记者问她:“画里的故事是关于爱情吗?”

姜稚鱼笑着点头,又摇了摇头:“是关于‘爱’——爱自己,也爱那个让你更爱自己的人。”

台下,周砚举着相机,镜头里的她眼睛亮得像当年画《破茧》时的样子,只是这一次,她的光芒里没有躲闪,只有坦荡的、属于自己的亮。

至于商时序这个名字,后来偶尔在同学群里看到,听说他娶了高中时的那个前女友,日子过得不好不坏。姜稚鱼看到消息时,正和周砚在厨房煮面,蒸汽氤氲里,她笑着说了句“挺好”,然后转身接过周砚递来的煎蛋,心里再无涟漪。

原来最好的告别,不是声嘶力竭的遗忘,而是当他的名字再次出现时,你能坦然地觉得——“哦,他啊,是段不错的经历”,然后继续低头,过好自己的日子。

那些曾经以为会困住一生的黑暗,终究成了照亮前路的星火。而那个在黑暗里跌撞过的姜稚鱼,终于活成了自己故事里,最亮的那束光。

上一章 暗恋落幕 未寄的糖纸最新章节 下一章 告别独角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