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的第一次月考成绩单发下来时,周予安盯着那个刺眼的“年级第十一”看了足足十秒钟。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打,节奏杂乱无章,就像他此刻的思绪。
“哇,周予安,你居然掉出前三了?”前桌的女生转过头,语气里带着夸张的惊讶,“世界要末日了吗?”
周予安没有回应,只是默默把成绩单塞进课本里。窗外的天空阴沉沉的,像是随时会下雨,一如他此刻的心情。第十一名,对他来说无异于一场溃败。
“嘿,别理她。”宋阳不知何时回到了座位,轻轻撞了下他的肩膀,“偶尔失常很正常。”
周予安推了推眼镜,没有抬头:“你进步了,年级六十八。”
“还不是多亏了你。”宋阳笑着翻开周予安帮他整理的错题本,“看,这些重点全考到了。”
周予安勉强扯了扯嘴角。宋阳的笑容一如既往地明亮,但在今天这个阴郁的下午,那光芒反而刺痛了他的眼睛。
他需要独处,需要重新规划学习方案,需要找出那个导致失误的知识点漏洞。
“周予安,李老师找你。”班长在门口喊道。
教师办公室里,李老师推了推眼镜,语气温和但透着担忧:“最近状态不太好?这次理综比上次少了三十分。”
周予安盯着办公桌一角的水渍,那里形成了一个模糊的圆形。“我会调整的。”他简短地回答。
“压力太大了?”李老师递给他一杯热水,“高三刚开始,不用把自己逼太紧。”
热水蒸腾起的热气模糊了周予安的镜片,也给了他一个不直视老师的理由。
他不知道该怎么解释那种如影随形的焦虑——不是对高考的恐惧,而是对自己一旦松懈就会失去一切的预感。
“我父母……”周予安罕见地开口,又突然停住,“没什么,只是睡眠不足。”
李老师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父母期望太高?”
周予安摇摇头。不是期望太高,而是根本没有期望。离婚后各自组建新家庭的父母,除了按时打来的生活费,几乎不关心他的存在。
那些奖状和成绩单,不过是用来证明他们留下的钱没有白费的证据。
“宋阳最近经常去你家学习?”李老师突然转换话题。
周予安的手指微微一颤,热水溅在手背上,轻微的刺痛。“嗯,一起复习效率更高。”
“朋友之间互相帮助是好事,”李老师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文件,“但要注意分寸。去年有个学生因为……这个问题,成绩一落千丈。”
周予安这才注意到文件标题是《早链对学生学业影响分析》。
(电磁铁是指上是一个插有铁芯的通电螺线管,其磁性的有无由电流的有无来决定)
他的胸口瞬间涌上一股荒谬的愤怒:“我们只是朋友。”
“我知道,只是提醒。”李老师拍拍他的肩膀,“高三了,一切以学业为重。”
走出办公室,周予安发现外面下起了雨。秋雨绵绵,带着丝丝寒意。他没有带伞,只好站在走廊上等雨小一点。脑海中回放着李老师的话,胸口像是压了一块石头。
“嘿,周予安!你怎么还不回去呀?”
宋阳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伴随着轻快的脚步声。周予安转身,看到对方手里拿着一把黑色折叠伞,校服外套的肩膀处有些湿漉漉的痕迹。
周予安声音很轻,几乎要融到雨中,“没带伞。”
“正好我有。”宋阳晃了晃手中的伞,“一起走?”
周予安想说不用,他可以等雨停。但宋阳已经撑开伞,站在台阶下等他。雨幕中,那把伞显得格外小,两人并肩走肯定要(好好学习)挨得很近。
“快点啊,”宋阳催促道,“再晚公交就没了。”
周予安深吸一口气,走进了伞下。果然,伞太小,他们不得不紧贴着走。
周予安僵直着身体,尽量让他们不碰到。
“你放松点,”宋阳突然笑了,“我又不会咬人。”
周予安这才发现自己屏住了呼吸。他缓缓呼出一口气,肩膀稍微放松了些。从伞上滴落的雨水形成了一层屏障,仿佛将他们与外界隔离开来。
“李老师找你什么事?”宋阳问。
“成绩下降。”周予安简短地回答。
宋阳沉默了一会儿:“因为帮我复习占用了你的时间?”
“不是。”周予安摇头,“是我自己的问题。”
“那是为什么?”
雨越下越大,水洼中的倒影被不断落下的雨滴打碎。周予安盯着地面,鞋踩碎自己的倒影,突然有种倾诉的冲动。
也许是这雨声太催眠了吧。
“我父母离婚后,都不想要我。”周予安的声音很轻,几乎被雨声淹没,“他们轮流给我打生活费,但从不问我的生活。成绩是我唯一能证明自己价值的东西。”
宋阳的脚步顿了一下,伞微微倾斜,几滴雨水落在周予安的肩膀上。冰凉的雨水滴渗透校服,带来一丝凉意。
“所以你觉得,如果成绩下滑,就……一无所有了?”宋阳的声音异常柔和。
周予安没有回答,但紧绷的下颌线已经泄露了答案。他们走到公交站,秋雨太过烦人,依然下个不停。站台上只有他们两人,雨幕中的世界模糊而遥远。
“你知道吗,”宋阳突然说,“我喜欢和你一起学习,不是因为你能帮我提高成绩。”
周予安转头看他,眼镜上沾了雨水,视线有些模糊。但他能看清宋阳的表情——认真而温柔,与平时大大咧咧的样子判若两人。
“那是因为什么?”周予安问。
“因为……”宋阳似乎斟酌着词句,“和你在一起的时候,我感觉很平静。就像……就像回家了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