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东省镜州市的初夏总是裹着黏腻的热。这天下午,市政府门前的广场突然涌来几百号人,手里举着“还我血汗钱”的纸牌,吵嚷声像被烈日烤化的柏油,黏稠地糊在空气里。
清青挤在警戒线后,白衬衫被汗浸出深色的印子。她刚调入市纪委三个月,跟着老同事来维持秩序,手里的执法记录仪镜头抖得厉害——不是怕,是气。人群里有个穿褪色工装的老汉,举着一张泛黄的工资欠条,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嘴里反复念叨着“工地欠了三年的钱,儿子等着做手术”。
这是镜州“新城广场”项目的遗留问题。开发商半年前卷款跑路,留下烂尾楼和几百名讨薪民工。之前几次小规模上访,都被“正在协调”压了下来,直到今天有人爬了烂尾楼的脚手架,才算彻底引爆。
“小清,别往前凑。”老同事拽了她一把,“这事水深,市里刚来了新指示,先稳控,别扩大影响。”
清青没应声,镜头扫过人群后方——一辆黑色轿车悄无声息地停在街角,车牌号是省府的。车窗降下一角,露出半张脸,鬓角有几缕灰白,眼神隔着远远的距离,像在审视一盘复杂的棋局。
她后来才知道,那是沙瑞金。汉东省委书记,刚到任半年,以“不打招呼”调研闻名。
当天晚上,清青在纪委档案室翻到了关于“新城广场”的卷宗。厚厚的一沓,大多是会议纪要,“原则同意”“暂缓处理”的字样重复出现,最后几份文件的签字栏里,有镜州市长丁义珍的签名——那个三天前还在电视上拍着胸脯说“绝不拖欠民工一分钱”的人。
她把欠条复印件和卷宗塞进包里,指尖因为用力而发凉。老同事说得对,水很深,但水越深,越得趟趟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