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东岸某顶级写字楼内,“谦音文化”的会议室里,气氛有些凝重。
长长的会议桌旁,坐着薛之谦、经纪人周慕深,以及几位核心团队成员。桌面上散落着乐谱、歌词草稿和几版编曲Demo的U盘。
薛之谦靠在椅背上,手指无意识地、一遍遍地转着一支笔,眼神放空地看着窗外。他眼下有着淡淡的青黑,显然昨晚又没休息好。
周慕深敲了敲桌子,将众人的注意力拉回来。
周慕深“新专辑的进度已经滞后了。”
周慕深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周慕深“主打歌的编曲方向改了五版,还是没有定论。”
周慕深“阿谦,你的状态是关键。”
旁边一个穿着格子衬衫、看起来像是音乐制作人的女子推了推眼镜:
.“薛老师的要求太高了。”
.“其实第三版已经很好,市场接受度会...”
薛之谦“不是要求高,是感觉不对。”
薛之谦打断他,声音有些沙哑。他抬起头,眼下有着淡淡的黑眼圈。
薛之谦“副歌部分的弦乐编排太满了,抢了人声的情绪。”
薛之谦“我需要的是衬托,不是喧宾夺主。”
.“但现在的流行趋势...”
薛之谦“我不关心趋势。”
薛之谦的语气变得有些急躁:
薛之谦“我关心的是这首歌能不能表达出我想说的东西。”
他站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马克笔写下几个关键词:迷失、寻找、微光。
薛之谦“我要的是这种感觉!是在黑暗中的摸索,是终于看到一丝光亮时的希望和脆弱!不是华丽的交响乐伴奏!”
会议室里一片沉默。大家都看得出来,薛之谦又陷入了那种创作焦虑的状态——对完美近乎偏执的追求,对自我表达的极度苛刻。
周慕深叹了口气,缓和气氛道:
#周慕深“好了,大家都尽力了。”
#周慕深“阿谦,我知道你想要什么,但有时候放松一点,反而能找到新的灵感。”
薛之谦“放松?”
薛之谦扯了扯嘴角,露出一丝自嘲的笑,
薛之谦“老周,如果我愿意放松,就不会有今天的我了。”
这句话让周慕深一时无言,他知道薛之谦说的是事实——正是这种近乎自虐的完美主义,让薛之谦从当年的低谷中挣扎出来,走到了今天的位置。
#周慕深“还有一个问题…”
周慕深转移了话题:
#周慕深“小杨昨天提交了辞职申请,说是家里出了急事,必须回老家。”
#周慕深“我们的制作助理岗位突然空缺了。”
#周慕深“新专辑后期制作马上要进入最紧张的阶段,很多琐碎但重要的事情需要人跟进协调。”
#周慕深“缺个人手会很麻烦。”
制作助理虽然职位不高,但在专辑制作期却非常关键,负责协调各种琐碎事务,确保制作流程顺畅。突然缺人,确实是个麻烦。
薛之谦“什么时候的事?”
薛之谦皱眉:
薛之谦“小杨做得不错,怎么突然要走?”
#周慕深“说是母亲重病,需要人长期照顾。”
周慕深揉了揉太阳穴。
#周慕深“我已经让HR尽快招人了,但合适的候选人需要时间...”
#周慕深“我有一个想法。”
#周慕深“既然现有的制作人无法满足你的要求,或许我们可以寻找一些新鲜血液?”
#周慕深“不一定是知名制作人,可能是些有想法、有才华的新人。”
薛之谦“新人?”
薛之谦终于抬起头,似乎对这个提议有些兴趣。
薛之谦“哪里找?”
#周慕深“我可以问问圈内的朋友,或者看看最近有没有什么出色的独立音乐人。”
#周慕深“同时,制作助理的招聘也要抓紧。”
#周慕深“一个得力的助理也能减轻很多压力。”
薛之谦“尽快吧。”
薛之谦叹了口气,将笔扔在桌上。
薛之谦“我希望下周一能看到解决方案。”
会议结束后,薛之谦独自留在会议室里。他拿出手机,下意识地点开微博,又看了一遍自己凌晨发的那条微博下的评论。
很多粉丝都在问“零”是谁,也有很多人称赞“零”的乐评专业。他注意到“零”本人并没有在评论区出现——这个粉丝似乎很低调,从不参与粉丝间的争吵或八卦,只专注于音乐本身。
这种专注和专业,让他不由得产生了一丝好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