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零”,她听过薛之谦所有的作品,但从未有一首歌如此直接地表达最诚挚的感谢、道歉和承诺。
歌曲的情绪底色是温暖的、感恩的,但因为融入了对过往坎坷的回忆,所以又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重和释然。
她几乎要脱口而出自己就是“零”,想告诉他她完全理解这首歌对他的意义,就像理解他所有作品一样。
但理智很快拉回了她!如果承认了,现在这种默契的工作关系将不复存在。
薛之谦“怎么样?”
茯苓“这首歌...非常美。”
薛之谦“只是美吗?”
茯苓“编曲很干净,突出了人声的情感表达。”
茯苓“副歌部分的旋律线非常流畅,记忆点很强。”
她分析着技术细节,用专业的口吻掩盖内心的澎湃。说到一半,她终于鼓起勇气抬头,却发现薛之谦正静静地看着她,眼神复杂。
薛之谦“只有这些吗?”
茯苓“呃...歌词也很打动人,很真诚。”
她停顿了一下,补充道:
茯苓“特别是中间那段独白,是很大胆的尝试。”
茯苓“它打破了听众对歌曲的预期,增强了真实感和亲密感。”
茯苓“不过,如果要在商业发行中保留这段,可能需要考虑一下如何平衡艺术性和流行度。”
薛之谦眼中的光芒微微黯淡了一些。他轻轻敲击着控制台,若有所思。
薛之谦“你觉得那段独白太私人了?”
茯苓“不,不是这个意思。”
茯苓“只是...这样的处理可能会让部分听众产生距离感。”
茯苓“当然,如果这就是您想要的效果,那它非常成功。”
薛之谦“我确实是想要一种私人的感觉,这首歌...不想考虑太多商业因素。”
茯苓点点头,继续以专业制作人的角度提出建议。
茯苓“如果是这样,那目前的版本已经非常完整了。”
茯苓“不过第二段主歌进入副歌前的过渡,也许可以再加一层和声?让情绪推进得更自然一些。”
薛之谦认真考虑着她的建议,在设备上做了标记。
薛之谦“很好的建议,还有吗?”
茯苓“结尾部分弦乐渐弱的速度可以再慢一点,让那种温暖的感觉停留更久。”
他们就这样讨论了将近半小时,完全专注于音乐本身。茯苓精湛的专业知识和敏锐的乐感让薛之谦频频点头,但每当他的目光与她相遇,总会流露出一丝难以名状的探究。
讨论接近尾声时,薛之谦突然问道:
薛之谦“茯苓,你觉得这首歌应该叫什么名字?”
茯苓“取名是创作者的特权,我不太合适...”
薛之谦“我想听听你的想法!毕竟,你是第一个听众。”
茯苓犹豫了片刻,她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个名字是《爱我的人,谢谢你》。“爱我的人,谢谢你”这句反复出现的副歌,是最直白的告白。
茯苓“《爱我的人,谢谢你》怎么样?简洁,直接点题。”
薛之谦“《爱我的人,谢谢你》...”
薛之谦轻声重复着,然后笑了笑。
薛之谦“不错!”
他关掉设备,状似随意地整理着桌上的乐谱。
薛之谦“新专辑筹备马上接近尾声了,这首歌可能会作为非主打收录。”
茯苓“它值得一个更好的位置。”
薛之谦“也许吧!但有些礼物,不需要让所有人都看到它的价值。”
说完这句话,他转身离开了录音棚,留下茯苓一个人站在原地,回味着这句意味深长的话。
茯苓慢慢坐回椅子上,重新播放了那首歌的demo。当那段独白再次响起时,她的眼泪终于不受控制地滑落。
这首《爱我的人,谢谢你》的demo,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在茯苓心里漾开层层涟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