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若这边从小巷另一边出来,躲开了身后的视线,就决定先离开这里。
虽然说要离开川东,但是一时实在想不出要去的地方,她想想这里离云南也不算远,干脆去记忆中的不老长春谷看看,就是不知道这个世界,有没有长春谷存在。
宋朝时期,不老长春谷位于善巨郡之北,吐蕃以南的高山中,民国时期大约就是在丽江市内。
有了目的地,李海若就找准了方向出了城门。
这回的道路却大多不太好走,走了许多天的崎岖山路,后来还是上了茶马古道,道路才相对好起来。但是遇见的人也多了起来。时常遇见成群结队的马帮和商队,还有清脆幽远的驼铃声。
这些人基本上是青壮年男子,他们出自藏族、汉族、纳西族、白族、普米族、回族、彝族等不同民族,为着生计,冒着生命危险,穿越崇山峻岭,进行茶叶和马匹的交易。
李海若一路上还遇到许多结队的背夫,背上的茶叶用竹作的长背篓捆得结结实实,高高地堆过头,少的二百来斤,多的甚至有三百斤。
李海若看着既佩服又同情。
但他们却似乎已经习惯,并不以为意,在路上遇到了,大多喜欢豪爽地打着招呼,笑嘻嘻地交换一下消息,仿佛不将生活的重担和沿途的艰险放在心上。
看着行走在古道上的马队,李海若想起其实自己空间里面是有野马的,自己和它们已经玩的很熟了,关系处的不错,完全可以拉出来用用。
于是牵了匹最熟悉的黑色母马出来,在马队歇脚的驿站里面给它买了全套的马具配上。
取名叫不白的黑马,一开始看见要给它上道具还不肯,一个劲的伸着脖子推李海若表示抗议,李海若抱着它的头哄了半天才肯配合。它最终还是配合戴上了马具,但会偷偷用尾巴拍李海若的后背。
就这样,接下来的路程,李海若骑上了马,哒哒地开始赶路。
到了记忆中长春谷的位置,却完全不是长春谷的样貌,李海若有一些失神,扩大范围找了一大圈却还是一样结果,她忽觉自己是在刻舟求剑了,自嘲一笑,也不再找了。
经此一事,她的游玩兴致减了一半,也对,在这荒凉且普遍生计艰难的民国,在这兵荒马乱的民国,有什么好玩的呢?
她骑马去了最近的城镇,修整几天。
这个叫永胜的地方,不算繁华,小吃却不少,她买了当地特产,火腿、米花糖、水酥饼,还打包了八大碗和全羊汤收在空间里面。
有一天,出门去游湖,这个湖叫程海湖,当地人也叫做黑乌海。
李海若找当地人租了船,在湖上游玩,消耗了大半天的时光,回客栈的路上,却意外碰到了一个认识的人。
此人正是赵玫君丈夫的学生江文杰。
江文杰很惊讶在这里碰到翠翠,两人聊了一下,他说赵雪臣离开茶峒不久,就派虎子回去找过她,可惜当时翠翠已经离开。
江文杰表示,他这次是跟着学校老师来这里考察地质和风土人情的。
得知李海若接下来还没有目的地,他很热情地劝说翠翠和他们一起结伴回昆明。
离开茶峒,时间已经过去大半年,赵雪臣自从知道翠翠在他们走后不久也离开茶峒外出的消息,就一直很担心她。
他派了虎子去湘西和川东打听翠翠的下落,一直没有收获。
谁知这次好朋友江文杰从丽江回来却给他带来了好消息。
他从江文杰哪里拿到了李海若的租住地址,当天下午就找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