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后。纽约。联合国总部大厦。
巨大的会议厅内,庄严肃穆。穹顶高阔,深蓝色的背景墙上镶嵌着金色的联合国徽章,俯瞰着下方汇聚了全球目光的圆形会场。空气里弥漫着多种语言低沉的交谈声、文件翻动的沙沙声,以及一种无形的、关乎人类未来的凝重感。
一场关于全球气候治理与新兴经济体绿色技术转移的关键高级别会议正在进行。
江姜坐在代表团的核心位置。她穿着一身剪裁绝对利落的藏青色外交套装,乌发一丝不苟地挽在脑后,露出光洁的额头和线条优美的下颌。脸上妆容精致,却掩不住眼底因连日高强度磋商而泛起的淡淡青影,以及那份深入骨髓的沉稳与专注。
江姜从容起身。高跟鞋踩在光洁的地板上,发出清晰而沉稳的回响。她走到发言席前,微微调整了一下麦克风的高度。聚光灯打在她身上,将她的身影投射在巨大的屏幕上。
会场瞬间安静下来。无数道目光聚焦在她身上。
她开口。流利、精准、富有力量的英文,透过麦克风传遍会场的每一个角落。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严谨的逻辑、翔实的数据支撑和不容置疑的立场。她清晰地阐述着在应对气候变化上的坚定承诺、切实行动,以及对公平合理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的主张。她指出某些发达国家在技术转移和资金支持上的双重标准,言辞犀利却不失风度,直指要害。
江姜回到座位,神色平静如常,只是端起水杯喝水的指尖,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连续的高强度脑力输出和外交博弈,消耗巨大。
就在这时,她放在桌面下的私人手机屏幕,极其轻微地震动了一下。
趁着会议短暂休会的间隙,她不动声色地划开屏幕。
是马嘉祺发来的信息。没有文字,只有一张照片。
照片的背景是灯火辉煌的上海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后台。巨大的落地镜前,马嘉祺穿着一身缀满细碎水晶、如同将星河披在身上的演出服,正对着镜子做最后的整理。他的侧脸在璀璨的灯光下俊美得惊人,眼神专注。而镜子里清晰地映出,在他身后不远处,一个穿着工作人员黑色T恤、戴着鸭舌帽的纤细身影,正微微踮着脚,小心翼翼地帮他调整着背后一根几乎看不见的、略显歪斜的水晶流苏。
那个身影,即使帽檐压得很低,即使只是一个模糊的侧影,江姜也一眼认出——是她自己。那是上次他国内巡演上海终场,她处理完紧急公务后,连夜飞过去,以“工作人员”身份悄悄潜入后台给他惊喜时被抓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