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5年7月15日,月球背面,中国嫦娥科学考察站。
齐岳揉了揉酸胀的双眼,将视线从全息投影的数据流上移开。连续工作了十六个小时,他的视网膜上还残留着那些闪烁的数字和波形。考察站的穹顶外,永恒的黑暗笼罩着月球背面,只有远处的环形山在微弱的地光中勾勒出模糊的轮廓。
齐岳齐岳:“系统,给我一杯咖啡,双倍浓缩。”齐岳对着空气说道。
工作站角落的食品合成器发出轻微的嗡鸣,三十秒后,一杯冒着热气的黑色液体被机械臂递到他面前。他啜了一口,苦涩的液体滑过喉咙,刺激着疲惫的神经。
作为嫦娥站的首席科学家,齐岳负责分析从月球射电望远镜阵列收集的数据。这个位于月球背面的阵列是人类有史以来建造的最灵敏的无线电接收系统,不受地球电离层和无线电噪音的干扰,能够捕捉到宇宙深处最微弱的信号。
人工智能“齐博士,您应该休息了。”工作站的人工智能提醒道,“根据您的生理指标,您的认知能力已经下降了37%。”
齐岳“再等一会儿。”齐岳放下咖啡杯,调出过去72小时的数据记录。
三天前,系统检测到一个异常信号,来自TRAPPIST-1星系方向。最初他以为只是脉冲星的随机辐射或者仪器故障,但信号持续出现,而且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
齐岳放大信号的频谱图,手指在全息界面上划动。信号由一系列精确间隔的无线电脉冲组成,每个脉冲的强度和频率都经过精心调制。这绝对不是自然现象。
他的心跳加速了。三十八岁,在月球上度过了四年,可能即将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发现外星文明信号的科学家。
齐岳“系统,运行信号分析协议,优先级最高。”齐岳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
系统“正在分析...检测到信号包含重复的数字序列:3,1,4,1,5,9,2,6,5,3,5,8,9,7,9...”
齐岳的呼吸停滞了一瞬。这是圆周率π的前几位数字。宇宙中最基本的数学常数之一,任何具备基本数学能力的文明都能理解的信息。
齐岳“继续解码。”
系统“信号中包含多层编码。第二层似乎是某种数学公式...第三层包含二进制数据流...”
齐岳的手指在虚拟键盘上飞舞,将解码结果投影到工作站的主屏幕上。公式逐渐成形——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²,接着是更复杂的量子力学方程式。然后是一些他从未见过的符号和图形,结构精妙得令人窒息。
齐岳“上帝啊...”齐岳喃喃自语。他按下通讯按钮。“地面控制中心,这里是嫦娥站齐岳。我请求立即与林雨晴博士通话,最高优先级加密频道。”
林雨晴是他的妻子,也是地球上最优秀的语言学家和密码专家。如果这真的是外星文明的讯息,她将是破译它的最佳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