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骑龙巷]
王珠望着崔瀺,眸中波光流转,体内交融的温润金光,正缓缓滋养着她的神魂。那股由书院浩然气与龙珠辉光糅合的力量,似在重塑她对天地、对自身的认知。
“先生……”王珠轻声开口,声音里带着劫后余生的悸动荡漾,崔瀺抬手虚按,示意她稍安。他望向天际残留的“礼”字金芒,指尖轻轻摩挲狼毫笔杆,墨香在身旁萦绕:“龙珠本为天地灵物,你却被当作器物囚困千年。如今得书院文脉滋养,是机缘,也是你挣脱枷锁的开端。”
王珠低头,看着掌心若隐若现的温润金光,想起云烬渊的狰狞,想起逃亡时的绝望,再对比此刻书院里的宁静,忽觉天地辽阔,自身渺小却又蕴含无限可能。她缓步走到书院藏书阁前,那些曾在“礼”字巨印显化时化作金辉的古籍,此刻正散发着柔和光晕,似在与她体内的力量呼应。
踏入书阁房,浩渺书海扑面而来。王珠指尖轻触书页,泛黄纸页上的字迹竟似活了过来,与她体内交融的力量共鸣。一篇篇关于天地大道、武道真意、文脉传承的文字,如溪流汇入江河,在她神魂中奔涌。她看到了龙冢洞天的起源,知晓了龙珠诞生于天地初开时的灵气漩涡,更明白外乡人对龙珠的争夺,不过是妄图掌控天地灵脉的私心。
崔瀺立于书院最高处,望着远方若有若无的气机波动,神色沉静。他取出一卷竹简,以狼毫蘸墨,笔锋游走间,“自强不息”四字跃然其上,与天际消散未尽的“礼”字遥相呼应。王珠从书阁房走出时,正撞见这一幕,竹简上的字似有灵韵,融入她体内金光,让她对“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有了更深体悟——这不仅是对人的劝勉,更是文脉、龙珠乃至天地灵物挣脱桎梏,追寻自由本真的道途指引。
“此方天地崩塌后,龙珠封印便会解除,届时你便逃命去吧,去找寻自己的那份自由!”崔瀺负手道。
王珠躬身行礼:“谢先生!”
云烬渊被镇杀后,书院重归宁静,可王珠仍常被那日的恐惧纠缠。于是她整日守在书院外,看崔先生执笔授课。
这日,书院溢出晦涩邪气,缠上巡夜的学子。王珠感知到异常,龙珠微光一闪,她飞身入书院,正撞见崔先生以笔锋斩邪,可邪气如附骨之蛆,不断涌来。
“是‘执念秽气’,碑下镇压着前代恶人的不甘。”崔先生搁笔,神色凝重,“它们借天地变动挣脱,需以厚德化之,可……”他望着自己颤抖的手,因先前镇压外乡人,元气未复,一时难以再驱动海量浩然气。
王珠咬唇:“先生,我愿一试!”她体内龙珠虽经大战,却在这些时日与书院正气相融,有了几分温润。崔先生望着她眼中的坚定,缓缓点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你且随我来。”
碑林前,邪气聚成狰狞虚影,张牙舞爪。玉珠深吸一口气,运转体内交融的龙珠与书院气,却因力量驳杂,气息紊乱。虚影趁机扑来,崔先生以笔为盾,墨光绞碎邪祟,却也被余波震退。
王珠心疼先生,忽想起这些天听的授课——“德者,包容万物,化戾气为祥和” 。她不再强行镇压,而是敞开心扉,以龙珠为引,接纳邪气。起初,那些恶念如针砭刺魂,玉珠疼得冷汗直冒,可她咬着牙,将崔先生教的 “仁、义、礼、智、信” 化作暖流,包裹秽气。
王珠趁热打铁,轻声道:“云烬渊,你虽困于执念,可天地本就包容,何苦自囚?”渐渐的,邪气不再暴戾,幻化成无数哭号的面容,皆是被恶念吞噬的魂魄。
崔先生望着这一幕,抚须长叹,轻轻点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德之厚,能容万物苦难,化戾气为新生。”
待书院重归平静,王珠望着崔先生,笑中带泪:“先生,我懂了,从前我只知龙珠是力量,如今才明白,真正护佑的,是这份能包容、能感化的德行。”
崔瀺见此,嘴角微扬。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