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浩翔松了松领口,将身体陷进化妆间的沙发里。耳边还回荡着展厅里人群的嘈杂声和相机快门不断的咔嚓声。三个小时的展览开幕式,他几乎笑到面部肌肉僵硬。
经纪人"再坚持一下,还有三家媒体等着专访。"
经纪人李飞推门进来,手里拿着排得密密麻麻的行程表,
经纪人"《艺术前沿》的记者已经在等了。"
严浩翔(闭着眼睛,手指轻轻按压太阳穴)"让他们问快点,问题都差不多。"
经纪人"这次不一样"
李飞递过一杯冰美式
经纪人"《艺术前沿》派了个新记者来,叫宋...宋书妤?据说是主编特别看好的新人。"
严浩翔“新人?”
严浩翔睁开眼睛,嘴角勾起一抹苦笑
严浩翔"又要从头解释一遍我的创作理念了。"
经纪人"打起精神来,"
李飞整理着严浩翔的衣领
经纪人"你最近状态不太对,需要些新鲜刺激。说不定新人能带来新视角。"
严浩翔没有回答。他知道李飞说得对——近半年来,他按下快门的次数越来越少。曾经让他热血沸腾的摄影,如今变成了一场又一场的商业秀。这次的《浮光掠影》展览,大部分作品都是半年前甚至更早拍摄的。
另一边,宋书妤站在展厅角落,快速翻阅着资料。她今天特意穿了藏青色西装外套,内搭简约白衬衫,既专业又不失亲和力。这是她转正前最重要的一次采访任务。
万能人物别紧张
同行的摄影师王哥调试着设备
万能人物"严浩翔虽然名气大,但脾气还算温和。"
宋书妤点点头,目光却被墙上的一幅作品牢牢吸引。那是一张拍摄于雨后的街头照片,水洼倒映着匆匆行人,而画面角落,一个老人正弯腰捡拾散落的水果。整个构图看似随意,却蕴含着惊人的情感张力。
万能人物"那是他两年前的作品《偶遇》,"
王哥顺着她的视线解释
万能人物"那时候他的风格还很..."
宋书妤很真实
宋书妤不自觉的接话
宋书妤"你看老人的手指关节,放大后能看到泥土和皱纹的细节,还有散落水果的投影角度...他不是在拍一个老人捡水果,而是在拍一种无声的坚持。"
王哥惊讶地看了她一眼
万能人物你眼睛真毒
宋书妤突然意识到自己说多了,脸颊微热
宋书妤"抱歉,我有点职业病。在学院时写过摄影评论..."
经纪人宋记者?
李飞走过来
经纪人严老师现在可以接受采访了
宋书妤深吸一口气,跟着李飞走向后台。推开化妆间门的瞬间,她看到严浩翔正站在窗前,逆光中他的侧脸线条分明,眉头微蹙,像是在思考什么难题。
宋书妤"严老师您好,我是《艺术前沿》的宋书妤。"
她声音平稳,伸出的手没有一丝颤抖。
严浩翔转身,礼节性地握了握她的手
严浩翔"请坐。我们抓紧时间?"
接下来的十五分钟,宋书妤按照准备好的问题清单逐一提问。严浩翔的回答流畅却略显公式化,直到——
宋书妤"您这次展览名为《浮光掠影》,大部分作品捕捉的都是城市中稍纵即逝的瞬间。但我注意到,相比早期作品,近半年拍摄的照片虽然技术更加纯熟,但..."
宋书妤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斟酌用词。
严浩翔挑眉
严浩翔但什么
宋书妤"但情感距离变远了。"
宋书妤直视他的眼睛
宋书妤"就像《午夜霓虹》那组,光影构图无可挑剔,却少了您早期作品中那种...与拍摄对象的共鸣。"
化妆间突然安静下来。李飞在一旁紧张地清了清嗓子。
出乎意料的是,严浩翔没有表现出不悦。他微微前倾身体,第一次认真打量起面前的女孩
严浩翔你…学过摄影?
宋书妤"没有专业学过,"
宋书妤诚实的回答
宋书妤"但我父亲是美术老师,从小耳濡目染。大学时我主修新闻,辅修艺术史。"
严浩翔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突然问道
严浩翔你明天有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