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下午,宋书妤按照地址找到了梧桐路27号。这是一栋隐藏在闹市区的老式洋房,红砖外墙爬满了常春藤,与周围的高楼大厦形成鲜明对比。
她站在铸铁大门前,深吸一口气按下门铃。片刻后,门开了,严浩翔穿着一件简单的白色棉麻衬衫站在门口,袖子随意地卷到手肘处,露出线条分明的小臂。
严浩翔准时。
他嘴角上扬
严浩翔我喜欢守时的人
宋书妤今天换了一身休闲装扮——浅蓝色衬衫配白色九分裤,头发简单地扎成马尾,比昨天采访时显得随意许多。
她递过一个纸袋
宋书妤"路过咖啡店买的,不知道你喜欢什么口味。"
严浩翔挑了挑眉,似乎对这个举动有些意外。
他接过纸袋,侧身让宋书妤进门
严浩翔"美式,正好。进来吧。"
工作室内部空间开阔,挑高的天花板下悬挂着几盏工业风格的吊灯。左侧整面墙都是书架,塞满了书籍和档案盒;右侧则是一张巨大的工作台,上面散落着各种摄影器材;最引人注目的是后墙上悬挂的巨幅照片——一片荒芜的雪原上,一棵孤树倔强地挺立着。
严浩翔"《孤独守望》,我最喜欢的作品之一。"
严浩翔注意到宋书妤的目光
严浩翔"在内蒙古零下三十度的雪原上等了三天才拍到理想的光线。"
宋书妤走近那幅作品,不由自主地伸手触碰相框边缘:"那种孤独感...几乎能让人窒息。"
严浩翔端着两杯咖啡走过来,递给她一杯
严浩翔昨天你说我近期的作品缺乏情感共鸣。我想知道,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宋书妤喝过咖啡,思索片刻
宋书妤就像这首交响乐
她指向角落里正在播放的唱片
宋书妤技巧完美,但演奏者没有投入感情。你的近作就像这样——
宋书妤“构图、光影、主题都无可挑剔,但少了...心跳。”
严浩翔的眼神变得深邃,他放下咖啡杯,走向一个上锁的柜子
严浩翔跟我来。
柜子里是几十本装帧精美的相册。严浩翔抽出其中一本,翻开第一页——那是一个笑容灿烂的年轻女子,在阳光下回眸的瞬间。
严浩翔我母亲。
他声音低沉
严浩翔"五年前去世的。从那时起,我的镜头就失去了温度。"
宋书妤屏住呼吸,不敢打断。严浩翔继续翻动相册,里面全是生活化的瞬间——早餐桌上的阳光、雨中撑伞的背影、窗台上打盹的猫...
严浩翔“这些才是真实的我”
他苦笑
严浩翔"而不是杂志上那个'光影魔术师'严浩翔。"
宋书妤小心翼翼的开口道
宋书妤那为什么不出版这些作品呢?
严浩翔太私人了。
严浩翔缓缓合上相册
严浩翔"而且...我还没准备好面对公众对我私生活的窥探。"
一阵沉默后,严浩翔突然站起身
严浩翔"想出去走走吗?我最近在构思一个关于城市角落的新项目。"
宋书妤看了看窗外晴朗的天空,点点头。
他们步行来到附近的老城区,严浩翔带着她穿梭在狭窄的巷弄间,不时停下拍摄——斑驳的砖墙、生锈的自行车、晾晒在阳光下的被单...他的动作敏捷而精准,像一只伺机而动的猎豹。
严浩翔"试试看?"
严浩翔突然将相机递给宋书妤。
宋书妤“我?”
宋书妤惊讶地接过沉甸甸的专业相机
宋书妤“我不太会…”
严浩翔"没关系,就当是玩具。"
严浩翔站到她身后,指导她如何取景,
严浩翔"摄影最重要的是感觉,不是技术。"
宋书妤透过取景器观察世界,突然发现一切都变得不同了——光线、阴影、构图,每个元素都有了新的意义。她按下快门,捕捉到一个老人坐在门槛上读报的瞬间。
严浩翔查看照片,赞赏地点头
严浩翔“可以。”
严浩翔“你有天赋。”
就在这时,天**然阴沉下来,豆大的雨点毫无预兆地砸落。严浩翔一把拉起宋书妤的手腕
严浩翔“这儿!”
他们躲进一条狭窄的屋檐下,雨水已经打湿了两人的肩膀。严浩翔迅速脱下外套罩在相机上,自己却淋在雨中。
宋书妤“你会感冒的。”
宋书妤担心的说,身体往旁边挪了挪
宋书妤“过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