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城最繁华的商业街尽头,有一家不起眼的绣坊,牌匾上“锦绣阁”三个烫金大字,在日光下泛着温润的光。绣坊里,绣娘们飞针走线,绣着各式精美的图案,空气中弥漫着丝线的清香。而绣坊的主人,正是苏苏。
苏苏轻抚着手中那匹绣着并蒂莲的锦缎,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顾若的面容。想起曾经深陷困境,被人肆意欺凌,满心绝望之时,是顾若向她伸出了援手。那时候的苏苏,觉得自己就像一只被困在蛛网中的飞蛾,无助又绝望。顾若的出现,如同破晓的曙光,照亮了她黑暗的世界。
在顾若的帮助下,苏苏离开了那个让她痛苦不堪的地方,来到江南。初到江南时,苏苏满心都是迷茫与恐惧,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让她觉得自己格格不入。她躲在狭小的房间里,不敢与外界接触,每天靠着刺绣来麻痹自己。
一次偶然的机会,苏苏绣的手帕被一位路过的夫人看中。那位夫人惊叹于手帕上精致的绣工,当即出高价买下,还询问手帕出自谁手。苏苏被绣坊老板推到夫人面前时,紧张得说不出话来。夫人看着她怯懦的样子,温柔地笑了:“小姑娘,别害怕,你的绣工这么好,以后肯定能成为有名的绣娘。”
夫人的话,像一颗种子,种在了苏苏的心里。从那以后,苏苏开始努力钻研刺绣技巧。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坐在窗前,一绣就是一整天。手指被针扎得千疮百孔,她也毫不在意。有时候遇到难题,她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吃不喝,直到找到解决的办法。
在这期间,她结识了一位书生。书生名叫沈逸,生得温润如玉,总是穿着一袭素色长袍,手里拿着书卷。他经常路过苏苏的绣坊,被苏苏专注刺绣的样子吸引。有一次,苏苏不小心把绣线弄乱了,急得眼眶泛红。沈逸恰好路过,见状,主动上前帮忙。他的手指修长灵活,不一会儿就把绣线整理好了。苏苏抬头看着他,眼中满是感激。从那以后,沈逸时常来绣坊找苏苏,有时是送她一些书籍,有时是带她去郊外散步。在沈逸的陪伴下,苏苏渐渐变得开朗起来,笑容也越来越多。
随着时间的推移,苏苏的绣工越发精湛,绣坊的生意也越来越好。可流言蜚语也随之而来,有人嫉妒她的才华,四处散播谣言,说她的绣品是偷学别人的,还说她与沈逸的关系不清不楚。绣坊的生意一落千丈,苏苏也陷入了痛苦之中。
就在苏苏快要撑不下去的时候,沈逸坚定地站在了她身边。他四处为苏苏辩解,还帮她举办了一场绣品展览。展览那天,苏苏的绣品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那些精美的刺绣,或灵动的花鸟鱼虫,或栩栩如生的人物风景,让人们惊叹不已。一位来自京城的富商当场下了大额订单,还邀请苏苏去京城开绣坊。苏苏婉拒了,她已经爱上了江南这片土地,这里有她的回忆,有她的沈逸。
后来,苏苏收到了顾若的来信,得知她过得幸福,苏苏由衷地为她高兴。她精心绣制了一匹锦缎,寄给顾若,希望她与丞相能永结同心。
婚礼那天,苏苏穿着一袭红色嫁衣,美得如同仙子。沈逸牵着她的手,走过长长的红毯。看着周围亲朋好友的祝福,苏苏眼中闪烁着幸福的泪花。她知道,自己终于从过去的阴影中走了出来,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婚后的日子平淡而温馨,苏苏继续经营着绣坊,沈逸则在私塾教书。闲暇时,两人会一起漫步在江南的小巷,感受着微风拂面的惬意;或者坐在庭院里,品茶赏月,畅谈人生。苏苏时常会想,若没有顾若,就没有现在的自己。她在心里默默祈祷,希望顾若也能一直幸福下去。
许多年过去了,苏苏的绣坊成了江南最有名的绣坊,她的名字也被人们传颂。而她与沈逸的爱情故事,也成了江南的一段佳话,激励着那些在困境中挣扎的人们,相信爱与希望,终能迎来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