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漫过实验室的窗台时,沈芷烟正把那枚年轮书签夹进母亲的实验日志。纸页间滑落一张泛黄的便签,是行娟秀的字迹:“等‘回响’能在露天过冬,就带小烟去看长白山的高山花园。”
宋亚轩端着两杯热牛奶走进来,视线落在便签上时顿了顿。
宋亚轩“下周生态协会有个长白山考察项目,”
他把牛奶放在桌沿,指尖无意识地蹭过杯壁
宋亚轩“林野说缺个植物分类的助手。”
沈芷烟抬头时,正撞见他眼底跳动的期待,像温室里刚破土的新芽。她忽然想起夜市老太太说的婚礼,新娘捧花里的“回响”沾着晨露,照片背景里的旋转木马,栏杆上爬满了粉紫色的蔷薇——原来那些被时光埋下的伏笔,早已在不经意间连成了线。
沈芷烟抬头时,正撞见他眼底跳动的期待,像温室里刚破土的新芽。她忽然想起夜市老太太说的婚礼,新娘捧花里的“回响”沾着晨露,照片背景里的旋转木马,栏杆上爬满了粉紫色的蔷薇——原来那些被时光埋下的伏笔,早已在不经意间连成了线。
去长白山的前一天,CX-7公园的向日葵田迎来了今年最后一波花期。林野带着一群孩子在田埂上插木牌,每个牌子上都写着认养人的名字。穿校服的少年蹲在自己的木牌前,给向日葵测量株高,笔记本上的生长日志画满了歪歪扭扭的笑脸。
林野“沈姐,宋哥,你们的牌子在最东边!”
林野举着个写着两人名字的木牌朝他们挥手,阳光穿过她的马尾辫,在草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那木牌边缘被打磨得圆润,像是怕硌着花茎,牌底还刻了行小字:“花期往复,约定如初。
宋亚轩蹲下身埋木牌时,沈芷烟注意到他裤脚沾着的泥土里,混着几粒虞美人的种子——是上个月生态展互动区剩下的,他当时说要收集起来,播在公园的边角地。此刻那些种子正借着泥土的湿润,悄悄酝酿着下一个春天。
出发去长白山的清晨,旋转木马的新图案终于全部上色完毕。粉紫色的蔷薇缠绕着钢架,花蕊里的五角星在阳光下闪着微光,像是无数双眼睛,见证着这里的变迁。梳马尾的女孩举着相机跑来,镜头里,沈芷烟和宋亚轩站在旋转木马前,手里各握着一枝“回响”,花瓣上的露珠正顺着纹路滑落,滴进脚下的泥土里。
沈芷烟“等我们回来,”
沈芷烟转头看向身边的人,声音里带着笑意
沈芷烟“该给‘回响’培育抗寒品种了。”
宋亚轩点头时,耳尖的红晕混着晨光,成了此刻最温柔的颜色。他忽然从背包里拿出个密封袋,里面是片干燥的高山雪莲标本,是从母亲的旧物箱里找到的。
宋亚轩“我查过日志,”
他把标本递给她,指尖相触时像有电流划过
宋亚轩“你母亲当年的研究,早就为‘回响’埋下了抗寒基因的伏笔。”
飞机起飞时,沈芷烟望着舷窗外渐远的城市。CX-7公园的方向,旋转木马的灯光还没熄灭,和过山车的金色弧线在晨雾里交织,像个未完待续的符号。她低头翻开母亲的日志,最新的一页空白处,宋亚轩不知何时写下了一行字:
“所有未完的约定,都会在花期里重逢。”
机舱外,云层之上的阳光铺成金色的海洋。沈芷烟把脸颊贴在舷窗上,仿佛能闻到长白山的风里,混着高山草甸的清香。她知道,那里有母亲未竟的梦,有“回响”即将扎根的土壤,更有两个人要一起走过的,漫长又明亮的时光。
而实验室的恒温培养箱里,新一批“回响”的幼苗正舒展着子叶,叶片上的绒毛沾着细密的水汽,像在等待一场跨越山海的奔赴。
作者宝宝们,就是林野的设定我改了一下,林野是女生哦,这几天我想了想这个角色应该是个女生更为合适,而且之前因为这个角色是男生跟我另一部作品皮相撞了,所以我决定将林野改为女生,这个对后面的剧情没多大影响
作者希望宝宝们开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