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影天涯之风云逆世
断云崖的硝烟尚未散尽,截获的粮草已分三批运往江南灾区。
苏逸并未急于启程,而是留在峡谷中休整三日,一面清点物资、整编队伍,一面让林风带着归降的禁军探路,摸清徐州城外的布防虚实。
第三日傍晚,林风带回了消息:“
徐州城四门紧闭,赵炎已下令全城戒严,城外三十里设了三道关卡,盘查极严。
更麻烦的是,他似乎料到我们会来,竟从青州调了五千骑兵驻守城西的卧牛坡,那里是通往徐州的必经之路。”
水镜先生在临时搭建的营帐中铺开新的地图,指尖点在卧牛坡的位置:“卧牛坡地势开阔,骑兵在此地最能发挥优势,赵炎这是想以逸待劳,让我们强攻吃亏。”
苏逸看着地图上蜿蜒的河流,忽然问道:“徐州城外可有水路?”
“有一条泗水支流,从城南绕过,直通城外的芦苇荡。
”林风立刻答道,“只是河道狭窄,水流湍急,大船无法通行,而且赵炎派了船队巡逻,想从水路靠近难如登天。”
慕容雪却眼前一亮:“未必。水流急才好隐藏踪迹,我们可以用小木筏分批渡河,避开巡逻船队。
芦苇荡茂密,正好能藏身,等入夜后再突袭关卡。”
正说着,帐外传来一阵马蹄声,周猛掀帘而入,身后跟着一个身着粗布短打的汉子,脸上带着一道刀疤,眼神却很亮。
“苏兄,这位是‘过江龙’秦峰,徐州本地的义士,带了三百弟兄来投奔我们!”
那汉子抱拳行礼,声音洪亮:“苏公子‘替天行道’的义旗都插到断云崖了,我秦峰在徐州城外啸聚山林,早看赵炎的禁军不顺眼!听闻公子要打徐州,特来效犬马之劳!”
苏逸起身还礼:“秦兄仗义相助,苏某感激不尽。不知徐州城内的情况如何?百姓对赵炎的怨气深吗?”
“深!怎么不深!”秦峰一拍大腿,“赵炎为了筹军饷,在城里设了‘人头税’,连刚满月的娃娃都要交钱,稍有反抗就是一顿毒打。
城西的贫民窟里,饿死的百姓能堆成山!我们几次想劫狱救人,都被禁军打了回来。
”他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张纸条,“这是城里的密道图,是我一个在牢里当差的兄弟画的,能直通禁军粮仓和地牢。”
水镜先生接过密道图,与布防图比对后笑道:“真是天助我也!
有了这密道,我们不仅能奇袭粮仓,还能救出被关押的百姓和义士,里应外合,拿下徐州城不难!”
苏逸却眉头微蹙:“赵炎老奸巨猾,密道会不会是陷阱?”
“苏公子放心!”秦峰拍着胸脯,“画图纸的兄弟是我发小,他爹就是被赵炎活活打死的,绝不会出卖我们。
而且我已派人核实过,密道入口确实在城南的破庙里,出口直通粮仓地窖。”
帐内众人商议至深夜,终于定下计策:周猛带主力从正面强攻卧牛坡。
吸引禁军注意力;苏逸、慕容雪与秦峰率精锐,乘夜从水路潜入,通过密道进入徐州城,先烧粮仓、救百姓,再打开城门接应主力。
莫言长老则带着药营和俘虏殿后,防备追兵。
五日后,卧牛坡下尘土飞扬。周猛骑着战马,玄铁刀直指坡上的骑兵阵:“
弟兄们,让这些狗官看看咱们的厉害!冲啊!”
数百名江湖人士高举“替天行道”的旗帜,呐喊着冲向坡顶。
赵炎的骑兵果然如预料般冲锋而下,铁蹄踏地的声响震得地面发颤,长刀在阳光下闪着寒光。
周猛却不硬碰,指挥众人散开队形,利用坡下的矮树丛躲避骑兵冲击,玄铁刀专砍马腿,很快便有数十匹战马栽倒在地。
坡上的骑兵将领见状大怒,亲自带队冲锋,却被周猛缠住厮杀。
两人刀来刀往,激起漫天尘土,周猛虽内力稍逊,却胜在招式灵活,一时间竟难分高下。
与此同时,城南的泗水河面上,十艘小木筏正借着夜色顺流而下。
苏逸蹲在筏头,借着月光观察两岸动静,慕容雪握紧软剑,警惕地盯着水面——巡逻船队的灯笼在远处晃动,如鬼火般忽明忽暗。
“屏住呼吸,躲进芦苇丛!”秦峰低喝一声,众人立刻俯身趴在筏上。
木筏悄无声息地滑入茂密的芦苇荡,叶片划过筏身,发出沙沙轻响,正好掩盖了动静。
巡逻船的灯光从头顶扫过,却没发现芦苇深处的异常。
半个时辰后,木筏抵达城南的破庙附近。苏逸率先跃上岸,借着庙墙的阴影摸到破庙后门,按秦峰所说的暗号轻叩三下。
庙门“吱呀”一声开了条缝,一个瘦小的身影探出头来,正是画密道图的牢卒阿福。
“苏公子?快进来!”阿福将众人引进庙内,指着神像后的暗门,“密道就在下面,能通到粮仓地窖,只是里面黑得很,要小心脚下的积水。”
慕容雪点亮火折子,率先走进暗门。密道果然狭窄潮湿,仅容一人通行,墙壁上渗出的水珠滴落在积水里,发出叮咚声响。
众人深一脚浅一脚地前行,约摸半个时辰后,前方出现一丝光亮。
“到了!”秦峰拨开地窖的木板,一股粮食的香气扑面而来。
粮仓里堆放着小山般的稻谷和面粉,只有两名禁军在打瞌睡。
苏逸与慕容雪对视一眼,同时跃出地窖,剑光闪过,两名禁军还没反应过来便被击晕在地。
“放火!”秦峰一声令下,带来的弟兄立刻将煤油泼在粮堆上。
火折子扔出的瞬间,火光冲天而起,浓烟顺着粮仓的气窗蔓延出去。
“着火了!粮仓着火了!”城外的禁军发现火光,顿时乱作一团。
守城的士兵纷纷涌向粮仓方向,城门的守卫瞬间空虚。
苏逸趁机带着人冲出地窖,直奔城门。慕容雪的软剑如灵蛇般缠住守城校尉的长刀,苏逸的归燕剑则挑飞了门闩,大喊道:“‘替天行道’的弟兄到了!开门接应主力!”
城门内的百姓本就对禁军怨声载道,见状纷纷拿起锄头扁担,堵住赶来增援的禁军。
秦峰的弟兄则合力推开沉重的城门,城外的周猛见状大喜,挥刀喊道:“城门开了!冲进城去!”
卧牛坡的骑兵得知城门被破,阵脚大乱。周猛趁机击溃敌阵,与苏逸的队伍在城内汇合。
赵炎在府衙中听闻消息,吓得魂飞魄散,带着亲信从后门逃跑,却被赶来的莫言长老截住。
迷烟弥漫中,这位作威作福的徐州守将瘫倒在地,被轻易擒获。
天亮时,徐州城已被完全控制。苏逸站在城楼上。
看着百姓们在街道上奔走相告,孩子们举着“替天行道”的小旗欢呼,心中百感交集。
秦峰走上前来,递给他一面新的旗帜——粗布上除了“替天行道”四个字,还多了一行小字:“还我河山,以安万民”。
“苏公子,”秦峰望着城外陆续赶来投奔的义士,眼中闪烁着光芒。
“徐州城只是开始,接下来,该轮到江宁府了!”
苏逸握紧手中的旗帜,望向东方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