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节的消息像春风一样吹遍了校园,各班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
作为文科一班和理科一班的联合代表,两个林初夏自然而然地肩负起了组织工作的重任。
第一次筹备会上,两个班级的文艺委员争论不休。
“应该表演音乐剧,展现文科班的艺术修养!”
文科文艺委员坚持。
“应该搞科技展示,体现理科班的创新精神!”
理科文艺委员不甘示弱。
会议室里气氛紧张,两个林初夏交换了一个无奈的眼神。
“为什么不结合呢?”
林初夏突然开口,“艺术与科学从来不是对立的。”
男林初夏点头接话:“我们可以做一个沉浸式舞台剧,讲述宇宙的故事,同时展示科学原理。”
这个创意立刻获得了两班同学的支持。
最终决定表演一个名为《星途》的科幻舞台剧,讲述一群少年探索宇宙的故事。
分工时,男林初夏负责科学顾问和特效设计,林初夏负责剧本改编和服装道具。
李薇自告奋勇担任导演,理由是“我最懂怎么展现你俩的默契”。
排练第一天就遇到了难题——主演人选。
“我觉得男林初夏应该演男主角,”文科班一个女生提议,“他懂天文,形象也好。”
“那女林初夏演女主角正好,”理科班一个男生接话,“两人同名,多有意思。”
两个林初夏同时拒绝:“不行!”
最终主演由其他同学担任,但他们需要协助指导科学细节和表演技巧。
排练过程中,两个林初夏的默契让所有人惊叹。
经常是一个刚提出想法,另一个就已经着手实施;
一个遇到难题,另一个立即能提供解决方案。
“你俩是不是共用大脑啊?”
李薇有一次忍不住问。
最挑战的是特效部分。
男林初夏想做一个星空投影系统,但预算有限。
林初夏提出可以用镜面纸和LED灯手工制作简易效果。
周五放学后,空教室里只剩下他们两人,忙着制作星空背景。
地上铺满了银色和蓝色的材料,宛如一个小小的银河系。
“这里需要更多小星星,”林初夏指着背景板的一角,“显得深邃一些。”
男林初夏调整着LED灯的分布:“这样呢?”
“完美。”
她微笑点头。
工作到很晚,两人叫了外卖在教室吃。
饭后,林初夏拿出一个小盒子:“新做的‘星尘饼干’,补充能量。”
饼干上洒着可食用亮粉,在灯光下像闪烁的星空。
男林初夏拿起一块,仔细观察:“你总是能把普通的东西变得特别。”
“你也是啊,”她软软地回应,“把普通的夜空变成神奇的宇宙。”
排练第二周,遇到了更大的挑战——音乐选择。
原定的伴奏带突然无法使用,需要重新选曲。
“我知道一首歌,”林初夏突然说,“《星光》那首,歌词和旋律都很适合。”
男林初夏眼睛一亮:“那首的编曲其实可以加入天文元素。比如用行星运行的声音样本...”
两人再次一拍即合,决定重新编曲。
男林初夏负责科技音效,林初夏负责旋律调整。
编曲过程需要长时间待在音乐教室。
一个周六的下午,两人独自在教室里工作。
“这里加入脉冲星的声音样本,”男林初夏戴着耳机调试,“然后过渡到这段旋律。”
林初夏聆听后提出建议:“脉冲声之后可以接一段柔和的钢琴,像星光渐渐明亮。”
工作到傍晚,基本编曲完成。
试听时,音乐仿佛真的带领听众遨游在星际之间。
“成功了!”
林初夏兴奋地转身,不小心被电线绊到。
男林初夏及时扶住她,两人瞬间近在咫尺。
音乐还在播放,星光般的音符在空气中流淌。
“谢谢。”
林初夏轻声说,没有立即离开他的怀抱。
“不客气。”他的声音比平时低沉,手依然轻轻扶在她的腰侧。
那一刻,音乐教室仿佛变成了宇宙中心,只有星光和彼此。
文化节前三天,突发状况再次出现——主演同学生病住院,无法参演。
“怎么办?只剩三天了!”
李薇急得团团转,“台词那么多,没人能短时间内记熟。”
所有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两个林初夏。
“你俩最熟悉剧本,”文艺委员说,“而且默契十足,根本不需要排练。”
无奈之下,他们只能接手主演工作。
表演当天,后台一片忙碌。
林初夏换上银色演出服,紧张地复习台词。
男林初夏则一边检查特效设备,一边安慰她:“别紧张,就像平时一样。”
“但台下有全校师生...”
林初夏的手微微发抖。
男林初夏轻轻握住她的手:“看着我就好。就像在天台看星星那样。”
演出开始,帷幕缓缓拉开。
舞台上,星空效果如梦似幻,两个林初夏站在中央,开始讲述宇宙的故事。
过程中,特效偶尔出些小问题,但他们的临场发挥让表演更加生动。
当男林初夏解释行星运行规律时,林初夏自然地配合演示;
当林初夏讲述星座传说时,男林初夏适时添加星光效果。
高潮部分,原创音乐响起,两人并肩站在舞台中央,仿佛真的在星际间航行。
“看,那是地球,”男林初夏指向远方,“我们的家园。”
“那么小,却又那么重要。”
林初夏轻声回应,“就像每个人,在宇宙中渺小却独特。”
最后一幕,所有演员上台,星空效果达到巅峰。
按照剧本,男女主角应该握手谢幕,但男林初夏自然地伸出手,与林初夏十指相扣。
帷幕在掌声中缓缓落下。
后台,同学们兴奋地拥抱庆祝。
“你俩太棒了!”
李薇冲过来,“特别是最后即兴牵手,太自然了!”
两个林初夏这才意识到他们还牵着手,急忙松开,各自脸红。
文化节结束后,他们的表演获得最佳创意奖。
领奖时,校长特别表扬了“文科与理科的完美结合”。
周五放学后,两人习惯性地走到天台。
春风和煦,夕阳温暖。
“终于结束了。”
林初夏放松地靠在栏杆上,“虽然很累,但很有意思。”
男林初夏点头:“和你一起工作总是很愉快。”
他从书包里拿出一个小盒子:“纪念礼物。”
里面是一个精致的星空模型,底座刻着“给最闪亮的星——林初夏”。
林初夏从包里拿出一个同样大小的盒子:“我也准备了。”
盒子里是手工制作的星球巧克力套装,每个巧克力都精细地绘制成不同天体,包装上手写着“给最懂星空的人——林初夏”。
他们为这默契笑出声,交换礼物。
“下学期就高二下了,”男林初夏突然说,“很快就要考虑未来了。”
林初夏点头:“你想好要考哪所大学了吗?”
“北大或者中科大,天文专业。”
他回答,然后犹豫了一下,“你呢?”
“我想考北师大,教育学或者文学。”
她轻声说,“但北京好大,学校之间距离好远。”
男林初夏沉默了一会儿:“距离不是问题。重要的是心有多近。”
夕阳渐渐沉入地平线,第一颗星星在天边闪烁。
他轻轻握住她的手,星球手链轻轻相碰。
“无论未来如何,”他认真地看着她,“你永远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林初夏。”
林初夏感觉眼眶微微发热:“你也是。我最重要的林初夏。”
夜幕降临,校园灯火渐亮。
他们并肩站在天台,望着星空和灯火交融的地平线。
高一的日子在文化节的欢笑声中悄然落幕,但属于两个林初夏的故事,依然在继续。
在不同的轨道上,他们依然彼此照耀,如同夜空中最亮的双星,在青春的银河里书写着属于他们的传奇。
——卡卡卡卡卡卡——
加更规则:
1.100朵鲜花可以加更一章
2.20个金币可以加更一章,50个金币可以加更4章
3.一个月会员可以加更2章,两个月是四章,就是依次双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