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叶蓁,或者说,亲爱的十四岁的我自己:
当你翻开这页纸,墨香之下流淌的,是我们共有的、带着细密伤痕与微弱光芒的青春。叶蓁,这个在虚构故事里奔跑、哭泣、抗争的女孩,她的心跳与你我同步。她身上背负的,不只是奇幻的冒险,更是我们真实存在过的重量——那份在阳光下也挥之不去的自卑,那个在人群中低头行走的侧影,以及胸腔里,为某个身影(让我们称他为“陆屿”)毫无预兆地、剧烈又无声地跳动过的瞬间。
你的记忆里,一定也刻着这样一幅画面:家。
不是灯火可亲的暖色,而是带着陈旧气息的家具,是父母疲惫面容下无声的叹息,是经济压力像一层看不见的薄纱,笼罩着每一次开口索要的勇气。这份原生家庭赋予的底色,并非恶意,却足以让一个敏感少女的内心,过早地学会掂量与退缩。它像一层无形的茧,包裹着叶蓁包裹着你我,让她在人群中习惯性后退半步,让她在那些家境优渥、谈笑自若的同学面前,感到一种深入骨髓的“不配得感”。那份自卑,是刻在骨子里的谨慎,是害怕被看穿的羞赧,是连接受一份普通的善意,都要在心里反复思量是否逾矩的忐忑。
然而,青春的火焰,即使在阴翳下也未曾真正熄灭。悸动,是其中最不期然的星火。陆屿的存在,像一道猝不及防的光。也许是他在篮球场上跃起时划过的弧线,是他解出难题时微微上扬的嘴角,是他无意间递过一块橡皮时指尖的温度……那些微不足道的细节,在叶蓁在你我的心里,被无限放大、反复描摹,编织成一个盛大而隐秘的剧本。每一次眼神的闪躲,每一次擦肩而过时加速的心跳,都混合着甜蜜的眩晕和更深的自卑——“他那样明亮,而我,只是角落里的影子。”这份悸动,是十四岁最甜蜜的毒药,也是最无力的奢望。
竞选的冲动,则是另一种更复杂、更“勇敢”的挣扎。它源于内心深处不甘于永远沉默的呐喊。当班长职位空缺的消息传来,那个瞬间,叶蓁(那个被自卑压着的自己)心里是否也“咯噔”了一下?是否也有一股微弱却执拗的热流涌上?渴望被看见,渴望证明自己并非一无是处,渴望挣脱那层茧,哪怕只是一点点。报名表填写的指尖在颤抖,站在讲台上准备发言时手心沁满冷汗,台下任何一点细微的骚动都可能被解读为嘲笑……这场小小的竞选,对叶蓁而言,不亚于一场灵魂的战争。它关乎勇气,更关乎对自我价值的试探与确认。那份冲动,是试图撕开茧壳的触角,是向世界发出的、微弱的“我在这里”的信号。
而文舒青,那个如同夏日晴空般明媚、爽朗的女孩,她是叶蓁是你我青春里不可或缺的参照系,是向往的光,也是刺痛的光。她的存在,让自卑更加清晰,也让那份渴望靠近、渴望拥有同样坦荡笑容的心情更加炽烈。她是叶蓁想要守护的纯粹,也是未来悲剧里最尖锐的那根刺。
《禁忌的时间》由此诞生。它不仅仅是一个关于时间按钮与未来自己的玄幻故事,它是我为自己,也为所有曾在青春里挣扎的灵魂,竖起的一面镜子,敲响的一记警钟。
故事的核心,源于一个深植骨髓的“如果”——如果我能回到过去,改变那个让我自卑的出身,鼓起勇气对陆屿说出那句话,在竞选台上不再结巴,或者,永远留住文舒夏毫无保留的笑容……如果我能修正这些“错误”和“遗憾”,现在的我,是不是就会更快乐、更圆满?
于是,我赋予了叶蓁那个“禁忌的时间按钮”。当她为了追查文舒青的异常,踏入旧教室的阴影,目睹挚友如同被操控的木偶交出那枚流转着幽蓝光晕的钥匙时,她不仅踏入了时空的陷阱,更踏入了自己内心执念所化的深渊。
在时间破碎的裂痕里,叶蓁看到了无数个“未来”。有的苍白病弱,有的在血与火中面目狰狞,有的站在文明的废墟上癫狂大笑……每一个“可能”,都像一记冰冷的耳光,抽打在“改变过去就能拥有完美未来”的幻想上。而最终的噩梦,是当那个操纵全局、冷酷无情的幕后黑手终于揭晓——斗篷之下,是叶蓁自己,一个被时间彻底扭曲、被悔恨和偏执吞噬殆尽的“未来”。
这个未来的“叶蓁”,正是我们执念的终极化身。她为了改变那个充满自卑、错失悸动、竞选失败、友情破裂(或任何让她痛彻心扉的节点)的“过去”,付出了灵魂的代价。她变得不择手段,牺牲了珍视的一切:文舒青的信任、内心残存的纯真、对陆屿那份朦胧美好的情愫,甚至泯灭了人性的底线。她以为在修正错误,实则是在用更深的黑暗去覆盖旧日的阴影。她失去了爱的能力,只剩下疯狂的执念。她变得强大,却也变得面目全非,成了自己曾经最恐惧也最鄙夷的模样——一个被“过去”囚禁,并亲手摧毁了“现在”和“未来”的怪物。
写下这个故事,是我最痛也最深的自我救赎。叶蓁的每一次犹豫、每一次自卑、每一次悸动、每一次冲动,都映照着我们曾有的脆弱与渴望。而未来叶蓁的悲剧,则是一声振聋发聩的呐喊:
青春的本质,就是带着瑕疵前行。那些原生家庭带来的烙印,那些无人知晓的悸动与自卑,那些失败后火辣辣的脸颊,那些没说出口的话、没抓住的手……它们不是需要被抹去的污点,而是塑造你我独特轮廓的刻痕,是生命最真实、最有力的注脚。
沉迷于用“如果”去篡改过去,无异于饮鸩止渴。每一次试图逆转时间的指针,都只会让未来的自己,在无尽的悔恨中变得愈加冷酷与疯狂。真正的勇敢,不是沉溺于改变无法挽回的昨日,而是带着昨日的伤痕、遗憾与未尽的悸动,去拥抱此刻的阳光,去珍视眼前的人,去鼓起勇气,在下一个“竞选”时刻,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哪怕声音微弱,哪怕结局未知。
叶蓁的故事,是一个关于时间的禁忌寓言,更是一封写给过去的自己的情书与和解书。愿我们都能明白:
最强大的力量,不是逆转时间,而是在时光的洪流中,学会接纳那个不完美的自己,珍惜此刻跳动的心,并勇敢地,向未来走去——即使带着伤,也要带着光。
—— 永远在路上的,另一个叶乔&娴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