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短剧:溪光入怀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第70章:新的起点

短剧:溪光入怀

庆功宴的香槟气泡散尽后的第三天,林溪坐在公寓的地板上,指尖划过一摞摞剧本。阳光透过百叶窗,在《烟火里的尘埃》的剧本封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那上面还留着她拍夜戏时不小心蹭上的咖啡渍,像个温暖的勋章。

岳雨婷推门进来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画面:林溪抱着膝盖,身后堆着从出道到现在的所有剧本,从龙套时只有三句台词的《宫墙雪》,到让她提名金翎奖的《烟火》,每本都写满了批注,有的页脚都被翻卷了边。

“还在琢磨呢?”岳雨婷把早餐放在茶几上,“金翎奖影后在家啃旧剧本,传出去得让多少人惊掉下巴。”

林溪抬头笑了笑,拿起最底下那本《宫墙雪》,指尖划过“宫女乙”三个字:“你看,当时我连名字都没有,却在这句‘喏’旁边写了三行批注,分析她低头时该看鞋尖还是地面。”

“那时候多傻啊。”岳雨婷在她身边坐下,想起两人挤在地下室改台词的日子,眼眶有点热,“现在不一样了,递过来的剧本都是女主角,还是大制作。”

林溪却摇了摇头,把剧本放回原处:“是不一样了,但也更清楚局限在哪里。”她顿了顿,声音轻下来,“以前总觉得,能拿到好角色就够了,可这次风波让我明白,演员能决定的太少了——剧本被改、宣传被操控、甚至私人生活被入侵,我们像被推在轨道上的车,只能跟着走。”

岳雨婷握着牛奶杯的手顿了顿。她懂林溪的意思。这次周倩的恶意攻击能发酵到全网狂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们缺乏话语权,只能被动应对;之前谈好的几个剧本,因为资方突然换角,说黄就黄了;连宣传方向,都要看平台和品牌的脸色。

“我想成立个人工作室。”林溪忽然说,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自己做主控,选想拍的剧本,用认可的团队,甚至……给像我当年一样的新人,多些机会。”

岳雨婷猛地抬起头,眼里先是惊讶,随即被狂喜取代:“我早就等着这天了!”她从包里掏出个笔记本,翻开全是密密麻麻的字迹,“你看,我早就查过流程了,注册、选址、团队架构,连税务登记都标了重点!”

林溪看着笔记本上熟悉的字迹——岳雨婷总爱用红笔标紧急事项,蓝笔写细节,和她改剧本的习惯如出一辙——忽然笑了,眼眶有点热。原来她不是一个人在想这件事,这个陪她从地下室走到金翎奖舞台的姑娘,早就把她的未来,放进了自己的规划里。

“不是为了赚更多钱。”林溪翻到笔记本里“创作方向”那页,岳雨婷已经空出了大半,等着她填,“我想拍些真正有温度的故事,像《烟火》那样,能让观众看到自己的故事。不用大制作,不用流量明星,只要剧本扎实,团队认真。”

她想起苏念在天桥下说的“我想有间自己的舞蹈室”,忽然觉得,成立工作室的念头,和苏念的梦想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想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有一块属于自己的、能说了算的地方。

“我还想签几个新人。”林溪继续说,指尖在笔记本上轻轻点着,“上次在《烟火》剧组遇到的那个场记,剧本写得特别好,就是没人肯给机会;还有舞蹈学院的小师妹,跳得比我当年好,却因为没背景,总被换角。”

岳雨婷听得眼睛发亮,在“团队架构”那栏添了个“新人扶持计划”:“这个好!咱们自己淋过雨,就给别人撑把伞。”

两人趴在地板上,对着笔记本一画就是一下午。从工作室名字“溪木影视”(取“林溪”的“溪”,“草木”的“木”,寓意“向阳而生”),到核心方向“现实题材+新人孵化”,再到初期团队的组建,连选址都圈定了三个备选——离老城区近的文创园,租金不高,还能常去巷子里找灵感。

傍晚时,迪丽热巴带着王格格和王奕然闯了进来,手里还提着火锅底料。“听说影后有新动向?”王格格一眼就看到了地板上的规划图,扑过去抢过笔记本,“成立工作室?这主意太棒了!”

王奕然翻到“法务支持”那页,立刻掏出手机:“我爸认识最好的文娱法律师,明天就让他过来对接!”

迪丽热巴则盯着“办公区设计”那栏,眼睛亮晶晶的:“我认识个设计师,特别擅长做温暖的空间,保证让你们在里面改剧本都觉得舒服!”

林溪看着她们七嘴八舌地出主意,忽然觉得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这就是她想要的“新起点”——不是孤军奋战,是和一群懂她、信她的人,一起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不过有个问题。”岳雨婷忽然皱起眉,“咱们现在的资源,撑不起独立制作。大导的本子、好的发行渠道,还是得靠资方。”

林溪却不担心,她拿起手机,翻出陈添祥昨天发来的消息。他说:“如果想做自己的事,我认识几个专注现实题材的投资人,他们只看剧本,不干涉创作。”

“陈老师说可以帮忙牵线。”林溪笑着说,“他还说,‘真正的主动权,不是对抗规则,是建立自己的规则’。”

这句话像把钥匙,打开了林溪心里最后一点犹豫。她知道,成立工作室不是为了和谁较劲,是为了守住创作的初心——让好故事被看见,让认真的人有机会,让演员能真正为角色负责。

一周后,林溪在文创园签下了一间两百平米的办公室。签约那天,阳光正好,她站在空荡荡的空间里,看着墙上的白漆,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样子:靠窗的位置放着沙发,供大家讨论剧本;角落里有个小小的舞蹈区,方便她和演员找感觉;墙上会贴满剧本大纲和演员试镜照,每一张都带着温度。

岳雨婷拿着卷尺量尺寸,嘴里念叨着“这里放书架,那里放咖啡角”;迪丽热巴和王格格在讨论墙漆的颜色,一个说米白温柔,一个说浅灰专业;王奕然则在和律师视频,确认注册流程。

林溪走到窗边,看着楼下巷子里晒太阳的老人,想起苏念在火锅店擦桌子的样子,想起自己跑龙套时在片场啃冷饭的日子。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瞬间,此刻都成了脚下的基石。

手机震动了,是陈添祥发来的消息,附带一个剧本大纲:“这个本子讲山村教师的,导演是新人,但镜头语言很扎实,你们或许会感兴趣。”

林溪点开大纲,第一页就写着:“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是点燃一团火。”她忽然想起自己在金翎奖上说的“坚持做对的事,值得”,此刻才真正明白这句话的重量——所谓值得,不是站在领奖台上的瞬间,是你有能力,把光传递给更多人。

她回头看向忙碌的朋友们,她们的笑声在空荡的办公室里回荡,像一串清脆的风铃。林溪的嘴角扬起一抹坚定的笑,拿出手机,给陈添祥回了条消息:“谢谢,我们约个时间聊聊吧。”

新的起点,从来不是从零开始,是带着过往的沉淀,朝着更清晰的方向出发。林溪知道,未来不会一帆风顺,资金的压力、创作的瓶颈、市场的考验,都会是路上的坎。但她不怕,因为身后有最靠谱的团队,心里有最笃定的方向,手里有改写命运的勇气。

就像苏念在天桥下跳完舞后,转身走向便利店的背影,疲惫却坚定。林溪转身走出办公室,阳光落在她的肩上,把影子拉得很长。她知道,属于她的故事,才刚刚翻开新的一章——这一章里,没有“被选择”,只有“我想做”;没有“被动承受”,只有“主动创造”。

而这,或许就是成长最好的模样:穿过风雨,见过彩虹,最终明白,真正的巅峰不是某个奖杯,是你终于有能力,为自己、为更多人,搭建一座通往理想的桥。

上一章 第69章:叶浩然的退场 短剧:溪光入怀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71章:溪光初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