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若在此处,那莞儿是否也近在咫尺?她绝不可能轻易离开莞儿,除非是身不由己,抑或是莞儿特许她出门游玩,这也并非毫无可能。上官嘉欣努力维持最后一丝冷静,打算先让姑祖母看完病,再去询问茯苓的情况,这样更为妥当。眼下着急也无济于事,反倒可能打草惊蛇。
秦莞微微倾身向前,手指自风池穴轻缓起始,再逐一按压肩髃与曲池两穴。她动作娴熟,继续为老夫人仔细检查身体状况。随着时间推移,老夫人额头上的薄汗越发密集,秦莞这才缓缓抬眼扫视周围。
就在这片刻间,上官嘉欣悄悄瞄了秦莞几眼。之前听闻秦家九娘子回府,可茯苓并未跟随她,反而与一名陌生女子同行,这其中定有隐情。这女子显然不是秦莞本人,但贸然上前问话或许会害了这位姑娘,不论她的意图如何。上官嘉欣正思忖间,却见茯苓急匆匆地跑到秦莞身边。
不远处正好有一家茶馆,秦莞轻声吩咐茯苓道:
秦莞去讨要些纸笔来。
待茯苓离去后,上官嘉欣走近姑祖母身旁,特意向秦莞表达谢意,同时也借机探查对方。
上官嘉欣多谢你救了我姑祖母!
上官嘉欣目光微动,试探性地观察着秦莞的反应。只听秦莞语气平和地回应,并未显出过多紧张。
秦莞这应是你家的老祖宗吧?日后还需多加小心才是。我刚让茯苓去取纸笔,等她回来,我便可为你家老祖宗写下药方,以便尽快康复。
上官嘉欣顺势追问,试图确认对方身份。
上官嘉欣在下上官嘉欣,今日在此谢过娘子相助之恩。不知娘子贵姓?日后定当登门拜访,以表谢意!
秦莞依旧神色淡然,仿佛并未对上官嘉欣的身份表现出特别关注。
秦莞不必客气。方才见老人家倒地,联想到自己家中也有长辈,医者仁心,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
话音刚落,茯苓便带着纸笔从茶馆返回。她一见到眼前场面,心顿时提到了嗓子眼——长公主竟然在此!但她即便心中再乱,也不敢有丝毫失态,将纸笔恭敬递交给秦莞后,迅速退至其身后。
秦莞接过纸笔,随即蹲下身,将纸铺展在地,提笔写下流利而隽秀的药名。趁着她书写药方之际,周围众人目光复杂,茯苓更是屏息凝神。尽管老夫人尚未苏醒,但见秦莞镇定自若,胸有成竹的模样,众人皆不敢再小觑她分毫。
片刻后,秦莞搁笔抬头,语气平静却透着几分威严:
秦莞现在可以将老夫人搬动,速速送回家中。一个时辰内煎药热服,方才我的手法你都记清了吗?
上官嘉欣忙点头作答,声音略显急促。
上官嘉欣小桃?
身旁的小桃赶忙应道:
小桃看清了,娘子。
秦莞继续叮嘱道:
秦莞服药之后,按照此顺序继续施术按压。倘若家中有人精通针灸,那便更佳,只需施针即可事半功倍。若天黑前老夫人能发一次大汗,这一劫便算渡过了;否则……
她顿了顿,目光微沉,语气低缓却带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
秦莞七日内,老夫人必死无疑。
上官嘉欣听得心神一紧,连忙点头应承:
上官嘉欣我记住了,真是多谢娘子今日指点。
随后,她飞快转向小桃,催促道:
上官嘉欣小桃,速速回家!
又喊了一句:
上官嘉欣让凝姐姐去请大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