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恒盯着邮箱里的新邮件,眉头紧锁。发件人是校团委,主题赫然写着《关于校庆文艺汇演节目安排的补充通知》。他点开邮件,一行字刺入眼帘:
"经校庆筹备委员会研究决定,为更好体现'传承与创新'主题,要求文学社与音乐社联合筹备一个节目,请两社负责人于今日下午到团委办公室领取详细要求。"
"这算什么?"丹恒喃喃自语。
手机震动起来,三月七的消息跳出来:[看到邮件了吧?(≧▽≦) 我就说我们的想法很棒!今天下午一起去团委?]
丹恒叹了口气,回复道:[是你做了什么吗?]
[才没有呢!不过...卡芙卡学姐昨天确实问了我一些关于你和刃的事...]
卡芙卡。音乐社社长。
丹恒回忆着那个总是面带神秘微笑的高年级学姐。一种被算计的感觉油然而生。
下午的团委会议比想象中更令人不快。团委老师宣布的联合创作要求细致到令人发指——必须同时包含历史叙事和原创音乐,时长控制在12到15分钟,还要有"互动创新元素"。
"考虑到节目性质,我们建议由文学社负责内容策划的丹恒同学,和音乐社负责作曲的刃同学共同担任主创。"团委老师推了推眼镜,"两社其他成员配合完成。筹备期间,每周需要提交进度报告。"
刃靠在墙边,闻言冷笑一声:"强制合作能出什么好作品?"
"这是校庆筹备委员会的决定。"老师的语气不容置疑,"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退出校庆演出。"
会议室一片寂静。退出校庆?那等于让整个社团成为全校笑柄。
走出团委办公室,丹恒发现刃挡在自己面前。红眸居高临下地俯视着他:"听着,我不在乎你有多爱那些发霉的历史。但既然必须合作,就别用你那些枯燥的资料拖后腿。"
"同样的话送还给你。"丹恒平静地回视,"不要用你那些吵闹的音乐掩盖内容的贫乏。"
两人剑拔弩张地对视着,直到卡芙卡的声音插进来:"哎呀,两位这么快就'惺惺相惜'了?"她笑眯眯地递过一张纸,"这是我和三月七拟定的工作时间表。考虑到你们的...特殊关系,特意安排了独立研讨室。"
三月七在一旁点头如捣蒜:"图书馆三楼东侧的小研讨室!超级安静,平时都没人用!"
丹恒扫了一眼时间表——每周一、三、五下午四点至六点,周六上午。密密麻麻的安排让他太阳穴突突直跳。
"明天见,搭档。"刃丢下这句话,转身离开。
——
第二天下午三点五十五分,丹恒推开研讨室的门,意外地发现刃已经坐在里面。黑发男子正低头在五线谱上写着什么,听到开门声也没有抬头。
丹恒默默走到对面坐下,取出笔记本电脑和几本厚重的史料。一时间,房间里只有笔尖划过纸面和键盘敲击的声音。
四点半,刃突然推过来一张纸:"看这个。"
纸上是一段旋律,下方潦草地写着"历史之河"几个字。
丹恒皱眉:"什么意思?"
"主题动机。"刃不耐烦地解释,"你不是要讲校史吗?这是主线旋律,可以根据不同时期变奏。"
丹恒仔细看着那些音符,虽然不懂乐理,但排列的形状似乎确实像流动的河水。他犹豫了一下,推过去自己的笔记本:"这是我梳理的五个关键时期。"
刃扫了一眼,突然轻哼出声。那调子赫然是刚才旋律的变奏,但节奏更为铿锵。丹恒惊讶地发现,这简短的音乐确实契合笔记本上"建校初期"那段艰难岁月的描述。
"你...即兴改编的?"丹恒忍不住问。
刃挑眉:"不然呢?"他拿起笔,在丹恒的本子上圈出几个词,"这些节点适合音乐高潮。观众需要情绪引导,不是年代罗列。"
本该令人恼火的傲慢语气,却因为刚才展示的才华而显得不那么讨厌了。丹恒沉思片刻,突然打开一个文件夹:"如果是情绪引导...这些历史人物的私人信件可能比官方记载更有用。"
这次轮到刃露出惊讶的表情。丹恒找到的信件中,建校校长写给妻子的家书里提到"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决心;战乱时期的学生日记记录了在防空洞中坚持学习的细节...鲜活的历史碎片让刃的红眸微微闪动。
"可以做成音乐主题对应人物。"刃的声音不再那么冷硬,"校长的决心用低音弦乐,学生的坚持用钢琴..."
不知不觉中,两人的头越靠越近,讨论越来越热烈。当图书馆的闭馆铃声响起时,他们才惊觉已经工作了近三小时。
"周三继续。"刃收拾乐谱时说,语气比昨天平和许多。
丹恒点点头,心里奇怪地没有往常被占用时间的不快。
——
周三中午,丹恒在食堂打包了两份便当。他告诉自己这只是因为今天特供的红烧排骨限量,多买一份以防晚上饿了。绝不是因为他周一注意到刃的抽屉里只有能量棒和速溶咖啡。
下午的研讨比周一顺利许多。刃听完丹恒对"学术复兴期"的讲述,很快创作出一段明亮跃动的旋律。
"这比我想象的还要贴切。"丹恒诚实地评价。
刃哼了一声,但嘴角微微上扬:"你讲得也比周一清楚。"他顿了顿,"至少今天没听到你肚子叫的声音。"
丹恒一愣,随即从包里拿出两个便当盒:"...正好多带了一份。"
刃盯着便当看了几秒,突然伸手接过:"谢了。"他打开盒子,咬了一口排骨,"...不错。"
简单的评价却让丹恒感到一丝莫名的满足。他低头吃着自己那份,掩饰微微发热的耳尖。
周五,研讨室窗外下起大雨。丹恒全身湿透赶到时,发现桌上放着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刃背对着他站在窗边,头也不回地说:"自动贩卖机的。难喝,但总比感冒耽误进度强。"
丹恒双手捧住温暖的纸杯,雨水带来的寒意似乎一下子消散了。
---
周六上午,他们决定实地考察校园历史建筑寻找灵感。在钟楼下的长廊,丹恒详细讲解着墙上斑驳的铭文含义,刃则用手机录下钟声作为素材。
"你对这些了解得真详细。"刃难得地主动开口,"不像那些只会背课本的学霸。"
丹恒有些意外:"...谢谢。你的音乐也很...不一样。不是教科书式的完美,但有生命力。"
刃看了他一眼,突然问:"为什么研究历史?"
"因为..."丹恒轻触墙上铭文,"真相很容易被遗忘。有人需要记住它们。"
刃沉默片刻:"音乐正好相反。转瞬即逝,但能在被遗忘前触动人心。"
两人站在长廊中,雨后的阳光透过石柱在地上投下斑驳光影。丹恒第一次感到,他们或许没有想象中那么不同。
——
周末晚上,丹恒在宿舍整理资料时,手机弹出三月七的消息:[快看校园论坛!有人发帖黑你!]
他点开链接,看到一个匿名帖子《质疑历史系"学霸"的真实水平》,文中暗示丹恒的学术成果有水分,是靠关系获得的。跟帖中还有人提到他"性格孤僻,难以合作"。
丹恒的手指悬在屏幕上方,胸口发紧。这时,另一条消息跳出来——是刃发来的一段音频文件,备注只有三个字:"新变奏"。
他戴上耳机点击播放。大提琴低沉的声音流淌而出,如同一个古老的故事缓缓展开。中段转为钢琴独奏,清澈而坚定,最后弦乐与钢琴交织,形成奇妙的和谐。
丹恒反复听了三遍,才回复道:[很棒的旋律。适合"传承"的主题。]
刃很快回道:[明早图书馆见。别理那些闲话。]
丹恒惊讶地看着这条消息——刃怎么知道论坛的事?他点开论坛首页,发现还有一个热帖是关于刃的:《音乐社的"天才"有不光彩的过去》,匿名发帖人称刃曾参与打架斗殴,甚至可能被警方调查过。
丹恒皱眉,回翻与刃的聊天窗口,想说什么又删掉了。最后只发了一句:[明天见。]
放下手机,他望向窗外。月光下的校园静谧安详,却仿佛有什么无形的阴影正在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