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朱墙雪:凤钗与蟒带
本书标签: 古代  先虐后爱  摄政王   

第三章

朱墙雪:凤钗与蟒带

《朱墙雪:凤钗与蟒带》第三章

铁料的事刚了,江南又起了风波。六百里加急的奏折送进宫时,宋今禾正在给小皇帝讲《资治通鉴》,奏折上的朱砂印戳刺得她眼疼——江南巡抚奏报,漕运总督私吞粮米三十万石,灾民已在运河沿岸聚众闹事。

“漕运总督……”宋今禾捏着奏折的边角,指节泛白,“那是陆温辞去年举荐的人。”

青禾端着药碗进来,药气里混着淡淡的苦杏仁味:“娘娘,太医说这安神汤得趁热喝。”她瞥了眼奏折,“要不要传摄政王进宫商议?”

“不必。”宋今禾放下奏折,药碗在案上磕出轻响,“他现在怕是正忙着给漕运总督擦屁股。”

话虽如此,她还是让人备了车。车驶出神武门时,宋今禾掀起车帘一角,看见摄政王府的烟囱正冒着黑烟,像是在烧什么要紧东西。

陆温辞确实在烧账册。那些账册记着漕运总督这半年来的进项,每一笔都连着他的名字——当年他力排众议举荐此人,如今东窗事发,这些账册就是催命符。

“王爷,宫里来人了。”管家在门外低声禀报。

陆温辞将最后一页账册扔进火盆,火星舔着纸页,映得他眼底一片赤红:“让她进来。”

宋今禾走进书房时,烟火气呛得她咳嗽起来。她看着满地灰烬,忽然想起二十年前,他们在太学的藏书阁偷烧过期的考卷,也是这样呛得直抹眼泪,他却笑着往她嘴里塞了颗蜜饯:“甜吧?等将来我当了大官,天天给你买。”

“蜜饯呢?”她忽然问。

陆温辞一愣,随即明白过来,喉结滚了滚:“早没了。”

“是啊,早没了。”宋今禾捡起地上一块没烧透的账册残片,上面“陆温辞”三个字被火舌舔得只剩半边,“就像你当年说的,要做个清廉的官。”

陆温辞的手猛地攥紧,指节捏得发白:“漕运总督是我看走了眼,臣愿辞去摄政王一职,领罪查办。”

“辞职就完了?”宋今禾将残片扔进火盆,“那三十万石粮米,是江南百姓半年的口粮。你让他们喝西北风去?”她上前一步,鼻尖几乎碰到他的衣襟,“陆温辞,你告诉我,你到底收了他多少好处?”

陆温辞猛地抬头,眼底的红血丝像蛛网般蔓延:“我没有!”他从怀里掏出个油布包,层层打开,是半块发霉的麦饼,“这是前几日江南来的信使带给我的,他说灾民就靠这个活命。我若收了好处,对得起这块麦饼吗?”

宋今禾看着那块发黑的麦饼,忽然想起二十年前,他们在太学读书,他总把省下的干粮分给窗外讨饭的孩子。那时他说:“今禾你看,等我当了官,就再也不让人饿肚子。”

“那你打算怎么办?”她的声音软了下来。

“臣已让人把漕运总督押进京了。”陆温辞的声音带着疲惫,“只是粮米被他转运到了私仓,现在找不到……”

“找不到?”宋今禾忽然笑了,从袖中取出张地图,“这是锦衣卫查到的,他在苏州城外有座别院,地窖深三丈。”她指着地图上的红点,“粮米八成在这儿。”

陆温辞看着那张标注详尽的地图,忽然低低地笑了:“原来娘娘早就查到了。”

“我总得防着你些。”宋今禾将地图折起来,塞进他怀里,“派你的人去查,动静小些,别惊了百姓。”她顿了顿,又说,“查到后,让户部侍郎亲自押送,直接发往灾区。”

陆温辞接过地图,指尖触到她的温度,像触电般缩了缩:“谢娘娘。”

他转身要走时,被宋今禾叫住。她从妆匣里取出支玉簪,簪头雕着朵梅花:“这个……你带着。”那是当年他送她凤钗时,她回赠的礼物,后来他说在战场上弄丢了。

陆温辞看着那支梅花簪,眼眶忽然红了。他接过簪子,攥在手心,簪尖硌得掌心生疼:“臣……告退。”

马车驶出摄政王府时,宋今禾又掀起帘角。这次她看见陆温辞站在门口,手里捏着那支梅花簪,鬓角的白发在夕阳下泛着金光,像极了当年在太学门口等她的少年。

青禾在一旁轻声说:“娘娘,其实摄政王也不容易,既要顾着边关,又要盯着朝堂……”

“谁容易呢?”宋今禾放下车帘,车厢里瞬间暗了下来,“这朱墙里的人,哪个不是踩着刀尖过日子。”

车窗外,卖糖画的小贩吆喝着走过,甜香顺着窗缝钻进来。宋今禾忽然想起,当年他总买糖画给她,说要把所有甜的都给她。

只是那时的甜,早被岁月熬成了现在的苦。

上一章 第二章 朱墙雪:凤钗与蟒带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