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近乎疯狂的念头攫住了她。
许言若“Lily,”
许言若的声音忽然变得异常冷静,
许言若“你立刻去跟负责老师说明情况,建议不要取消,争取五分钟时间。我……我或许有办法。”
Lily愕然地看着她。
许言若已经转身,快步走向相对安静的紧急出口楼梯间。
她深吸一口气,从口袋里掏出那个纯白色的无线耳麦,指尖微颤地戴上,调整到频道3。
许言若“严浩翔。”
她对着空气,声音压得极低,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急切,
许言若“听得到吗?紧急情况。格林教授无法出席茶歇分享。我需要……需要你笔记第47页,关于生物仿生智能表皮构想的要点,用最简洁、最能引发讨论的方式,三分钟,英文。现在就要。”
频道那头,是短暂的、令人窒息的沉默。
只有极轻微的电流嘶声。
许言若的心跳在胸腔里狂擂。
她知道自己这个要求有多么离谱,多么异想天开。
他在哪里?在做什么?他会不会觉得她疯了
几秒钟后,那个低沉、冷静、毫无波澜的声音,透过耳麦清晰地传入她的耳中,像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瞬间定住了她所有的慌乱。
严浩翔“第47页,左上草图,核心是模仿王莲叶脉结构的多层级承重与自适应通风系统。
严浩翔结合形状记忆合金和光伏薄膜,实现能源自洽与形态微调。
严浩翔切入点:从格林三年前那篇《仿生材料的局限性》的结论反向推导,指出非材料之限,乃系统整合之失。
严浩翔重点:提问式结尾,开放讨论。”
他的语速比平时稍快,但每个词都精准无比,逻辑链条清晰得像预先排练过无数遍。
没有疑问,没有惊讶,只有全然的信任和最高效的支持。
严浩翔“记下了吗?”
他问。
许言若“记下了!”
许言若飞快地重复了一遍核心要点,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着,将他的冰冷术语转化为稍显口语化、适合茶歇氛围的表达。
严浩翔“足够。”
严浩翔的声音依旧平稳,
严浩翔“去吧。”
通话切断。
许言若猛地推开楼梯间的门,几乎是小跑着冲向茶歇区。
负责老师正焦头烂额,看到她,像是抓住救命稻草:
“言若!Lily说你有办法?”
许言若“老师,如果可以,我想尝试做一个三分钟左右的替代分享,主题紧扣峰会‘跨界融合’,或许能抛砖引玉,甚至……引发比原定计划更开放的讨论。”
许言若语速很快,但眼神镇定,带着一种被逼到绝境后反而生出的破釜沉舟的勇气。
负责老师看着她,又看了看时间,一咬牙:
“好!就三分钟!千万把握好分寸!”
茶歇铃声响彻会场。
人流开始向休息区涌动。
许言若站在小小的分享台前,手指紧紧攥着那张写着几个关键词的卡片,手心全是汗。
腕间的绷带似乎也在隐隐发烫。
她看着台下那些端着咖啡、彼此交谈的学者、设计师、业界精英,其中不乏她只在教科书和杂志上见过的面孔。心跳如鼓。
她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人群。
然后,在会场最后方的阴影里,她看到了一个熟悉的高大身影。
他依旧穿着那件不合身的志愿者马甲,斜倚在墙边,双臂环胸,远远地看着她。
看不清表情,但她能感受到那道沉静的目光,像定海神针,瞬间锚定了她漂浮不定的心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