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星烬天元
本书标签: 古代  双强  古言     

烽火与护符

星烬天元

五更时分,林静渊被急促的叩门声惊醒。

"陛下!八百里加急!"青岚的声音透过殿门传来,带着罕见的惊慌。

林静渊一把掀开锦被,赤足踩在冰凉的金砖上。她扯过屏风上的外袍披在肩上:"进来。"

青岚跌跌撞撞地冲进来,手中捧着插有红翎的急报。林静渊挑开火漆,薄如蝉翼的军报上只有寥寥数字:"南疆犯境,连破三城,镇南王重伤。"

她手指一颤,军报飘落在地。镇南王林焕是她堂叔,也是边疆最坚固的屏障。

"传枢密院众臣,立刻到紫宸宫议事!"

天色未明,紫宸宫内已吵得不可开交。枢密使吴振拍案而起:"必须立刻调兵增援!南疆狼子野心,此番来势汹汹,绝不可示弱!"

"吴大人此言差矣。"赵明德捋着花白胡须,慢条斯理道,"眼下国库空虚,河朔大旱刚过,再起战事恐伤国本。不如派使者议和,许以金银..."

"放屁!"老将军程勇须发皆张,"南疆人要的是我大周疆土!今日割一城,明日就要十城!"

林静渊冷眼旁观,注意到文官大多附和赵明德,武将则主战。她轻叩龙椅扶手,殿内顿时安静下来。

"兵部,现有可调之兵几何?"

兵部尚书急忙出列:"回陛下,京师周边有精兵五万,北疆可抽调三万,但需半月才能抵达南境。"

"粮草呢?"

户部侍郎面露难色:"存粮勉强够五万大军三月之用,若战事延长..."

林静渊闭目沉思。南疆此次突袭,时机拿捏得极准——正值河朔旱灾,朝廷财力吃紧。若出兵,确实风险极大;但若不出兵...

"报——"殿外侍卫高声通报,"钦天监宁大人求见!"

林静渊眉头一皱。宁殊虽为国师,但向来不参与军政议事,今日为何破例?

"宣。"

宁殊一袭白衣踏入殿中,手中捧着一卷星图。群臣纷纷侧目,文官中已有人露出不屑之色——在这些读书人眼中,占星卜卦终究是方外之术。

"陛下。"宁殊行礼后直接道,"昨夜天象异变,紫微星旁出现将星,主帝王亲征大吉。"

殿内哗然。赵明德冷笑:"国师此言差矣。陛下万金之躯,岂可轻赴险地?"

宁殊不卑不亢:"南疆巫蛊之术诡谲,寻常将领难以应对。唯有真龙天子亲临,方可压制。"

林静渊凝视宁殊,后者目光坦然与她相对。那双异瞳今日格外明亮,左眼紫芒流转如星河。

"退朝。"她突然起身,"国师留下。"

群臣面面相觑,却不敢违逆,纷纷退出。待殿门关闭,林静渊一步跨下龙阶,几乎贴着宁殊站定:"说实话。"

宁殊呼吸微滞。女帝仅着素白中衣,墨发披散,身上还带着寝殿中的安神香气息。这般近的距离,他能看清她睫毛投下的阴影。

"南疆此次进犯,背后有人指点。"他低声道,"他们熟知我军布防,连破三城皆是最薄弱处。"

林静渊瞳孔骤缩:"内奸?"

"不止。"宁殊展开星图,"臣观星象,南疆此次动用了禁忌巫术。普通将领去了,只会白白送死。"

"所以你要朕亲征?"林静渊冷笑,"国师莫非忘了,先帝正是死于南疆奇毒?"

宁殊手腕一翻,露出那道火焰疤痕:"正因如此,臣才请求随驾同行。"

林静渊盯着那道疤,忽然想起十年前。先帝秋猎遇刺,她被围困在着火的行宫中,是一个银发少年冲入火海将她救出。那少年右臂被烧伤,却不顾疼痛,背着她穿越浓烟...

"今夜子时,御书房。"她转身,"带上你的证据。"

是夜,林静渊在御书房等到烛芯结了两次灯花,宁殊才翻窗而入。他今日换了夜行衣,银发束在黑色头巾里,显得那张清俊的脸越发苍白。

"陛下。"他单膝跪地,从怀中取出一封密信,"这是从南疆使节身上截获的。"

林静渊展开信笺,上面详细记载了大周边境驻军的换防时间、兵力配置,甚至还有各城守将的性格弱点分析。最令她震惊的是,信末盖着一个模糊的印章——"赵府"。

"赵明德..."她指尖发冷,"他竟敢通敌卖国?"

"证据尚不充分。"宁殊谨慎道,"但南疆此次进犯,确实有人里应外合。"

林静渊将信纸拍在案上:"所以你要朕亲征?"

"一则可振奋军心,二则..."宁殊抬起异色双眸,"引蛇出洞。"

两人对视一眼,心照不宣。若朝中真有内奸,女帝离京必会逼其行动。

"你有几成把握?"

"星象显示七成。"宁殊顿了顿,"但臣有一套阵法,可克南疆巫术,再加两成。"

林静渊挑眉:"国师还懂兵法?"

宁殊从袖中取出一卷绢布,在案上铺开。那是一幅精妙的阵图,以五行八卦为基,融入星宿变化,看得林静渊眼前一亮。

"这是..."

"天罡北斗阵。"宁殊指着图上变幻的线条,"南疆巫术依赖天地阴气,此阵可引北斗七星之力,破其邪祟。"

林静渊越看越心惊。这阵法构思之精妙,远超兵部那些老将的套路。她不禁重新打量眼前这个看似文弱的国师:"你从何处学得这等兵法?"

宁殊垂眸:"家师所授。"

"令师是?"

"山野之人,不足挂齿。"宁殊明显回避。他指向阵图一角:"此处需三千精兵,由陛下亲自统领,最为关键。"

两人讨论至东方泛白。当林静渊终于拍板亲征之计时,宁殊已经嗓音沙哑,眼下浮现青影。

"回去休息吧。"林静渊难得温和,"三日后大军开拔,国师随行。"

宁殊行礼退下,却在门口驻足:"陛下...小心赵明德。"

三日后,校场点兵。五万精兵列阵以待,旌旗蔽空。林静渊一身玄铁铠甲,腰间佩剑寒光凛凛。她登台誓师时,台下将士山呼万岁,声震九霄。

宁殊站在文官队列中,依旧一袭白衣,在铠甲鲜明的武将群中显得格格不入。赵明德不时向他投来阴冷的目光,他却恍若未觉。

誓师毕,林静渊回到营帐,发现案上多了一个锦盒。打开后,她呼吸一滞——里面是一枚火焰纹护身符,与她儿时佩戴的那枚几乎一模一样。

护身符下压着一张字条:"愿陛下旗开得胜,臣必生死相随。——宁殊"

林静渊指尖轻抚过护身符上的纹路,胸口泛起奇异的热流。十年前那场大火后,她将随身护身符赠予救命恩人,难道...

"陛下,该启程了。"帐外传来青岚的声音。

她深吸一口气,将护身符挂在颈间,藏入铠甲之内。符牌贴着心口,微微发烫。

大军行至南境用了二十日。这期间,林静渊每晚都与宁殊密谈,研习天罡北斗阵。令她惊讶的是,宁殊对行军布阵的了解不亚于老将,甚至能预判南疆军可能的战术。

"你当真只是国师?"一次深夜讨论后,林静渊忍不住问。

宁殊正在沙盘上调整旗帜,闻言手指一顿:"臣还当过三年戍边小卒。"

"何时的事?"

"先帝在位时。"宁殊轻描淡写,"后来被师父找回,继承了国师之位。"

林静渊想追问,但前线急报打断了谈话——南疆军已攻至潼水关,守军伤亡惨重。

次日黎明,林静渊亲率前锋部队驰援潼水关。宁殊执意随行,换上了一身轻甲。铠甲掩去了他文人的气质,反倒凸显出挺拔如松的身姿。

潼水关城墙已有多处坍塌,关内守军见援兵到来,欢呼声响彻云霄。林静渊登上城楼,只见关外黑压压的南疆大军中,竖着一面诡异的紫色大旗,旗上绣着狰狞的骷髅图案。

"那就是巫术旗。"宁殊在她身侧低语,"旗不倒,巫术不破。"

林静渊眯起眼睛:"射下来便是。"

"寻常箭矢近不得旗身。"宁殊从怀中取出三支刻满符文的银箭,"此箭浸过朱砂,可破邪气。"

林静渊接过银箭,挽弓搭箭。第一箭破空而去,却在距旗杆三尺处突然坠地。城下一片哗然,南疆军中传来嘲笑声。

"风向变了。"宁殊观察着天空,"陛下稍等。"

片刻后,乌云蔽日,狂风骤起。宁殊银发在风中飞舞:"就是现在!"

林静渊屏息凝神,连发两箭。第二箭击中旗杆,却未能折断;第三箭紧随而至,正中旗杆顶端。紫色大旗应声而落,南疆军阵中顿时一片混乱。

"天罡北斗阵,起!"宁殊高声喝道。

城下大军迅速变阵,按照预先演练的位置移动。说也奇怪,大旗一倒,南疆军中那些诡异的黑雾便消散了大半。林静渊亲率精锐冲入敌阵,所向披靡。

战至黄昏,南疆军溃败而逃。林静渊下令追击三十里,斩敌万余,俘虏无数。回营时,将士们看她的眼神已不仅是敬畏,更添了几分狂热崇拜。

"陛下神武!"老将军程勇激动得胡子乱颤,"老臣征战四十载,从未见过如此精妙的阵法!"

林静渊环顾四周:"国师呢?"

众人这才发现,宁殊不知何时已不见踪影。林静渊心头一紧,正欲派人寻找,却见一队亲兵抬着担架匆匆而来。

宁殊躺在担架上,脸色惨白如纸,胸前一道伤口触目惊心。林静渊心脏猛地一缩,几乎是从马上滚落下来,冲到担架前。

"怎么回事?"

"回国公话,"一名士兵跪下,"国师大人独自潜入敌营破坏祭坛,被南疆巫师所伤..."

林静渊双手微微发抖。她亲自将宁殊送入大帐,召来随军御医。御医查验伤口后,面露难色:"陛下,此伤染有巫毒,寻常药物难解..."

"那就用不寻常的!"林静渊厉声道,"救不活他,你们提头来见!"

御医们战战兢兢地退下配药。林静渊坐在榻边,看着宁殊因痛苦而紧皱的眉头。他白衣已被血染红,唯有手腕上那道火焰疤痕依然清晰。

她轻轻握住宁殊的手,发现他掌心全是掐痕——想必是忍痛时自己掐的。这个认知让她心头一酸。

"为什么冒险?"她低声问,明知他听不见,"朕可以派死士去..."

宁殊的睫毛颤了颤,竟缓缓睁开了眼睛。那双异瞳因高热而显得格外明亮,直直望进她心里。

"因为..."他气若游丝,"只有我能破那祭坛..."

林静渊握紧他的手:"别说话,留着力气。"

宁殊却微微摇头:"陛下...赵明德与南疆往来密函...在我怀中..."

林静渊从他衣襟内摸出一封染血的信笺,上面详细记载了赵明德如何向南疆透露军情,换取未来割地的承诺。最令人心惊的是,信中提及一种名为"凤凰泣"的奇毒——正是害死先帝的毒药。

"好好休息。"她将信笺收入袖中,声音罕见地柔和,"朕守着你。"

宁殊嘴角微微上扬,又陷入昏迷。林静渊凝视他良久,忽然惊觉——不知何时起,这个清冷孤高的国师,已经在她心里占据了如此重要的位置。

帐外,胜利的欢呼声此起彼伏。而帐内,大周女帝紧紧握着重伤国师的手,一夜未松。

上一章 刺客与伤疤 星烬天元最新章节 下一章 病榻藏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