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五年,“光斑工作室”培养出了多位崭露头角的新人,其中最受瞩目的是一对校园情侣组合——男生弹吉他,女生弹钢琴,曲风像极了当年的林悦和朴灿烈。
在工作室年度音乐会上,这对组合演唱了原创歌曲《追光》,歌词里写着“琴房的光斑落在谱上,像有人曾为我照亮方向”。演出结束后,女生红着眼眶对林悦和朴灿烈说:“我们就是听着《光斑》开始一起写歌的,你们是我们的榜样。”
林悦笑着递过曲谱本:“这是当年我和灿烈改《光斑》时的手稿,给你们做纪念。记住,音乐里最珍贵的,永远是彼此陪伴的真心。”朴灿烈则拿出两把定制吉他拨片:“遇到分歧时别着急,像我们当年那样,把两种想法都试试,好音乐总会在碰撞里诞生。”
那天晚上,林悦和朴灿烈坐在工作室的露台上,看着远处舞台上新人的身影,手里握着温热的奶茶。“你看,我们的光斑,真的照亮别人了。”林悦靠在朴灿烈肩头,声音里满是感慨。朴灿烈轻轻点头,指尖划过手机里的照片——那是他们女儿刚学会弹《光斑》片段的视频,小丫头坐在迷你钢琴前,奶声奶气地哼着旋律。
次年春天,他们带着女儿回到母校。琴房翻新后多了一间“音乐纪念馆”,里面陈列着《光斑》的原始手稿、当年的吉他和钢琴,还有他们历年合作的专辑海报。女儿指着海报上年轻的父母,好奇地问:“爸爸妈妈,你们当年也在这里唱歌吗?”
林悦抱起女儿,坐在当年的钢琴前,弹出《光斑》的前奏:“对呀,这里是爸爸妈妈故事开始的地方,以后也是你的音乐起点哦。”朴灿烈则拿起吉他,坐在旁边伴奏,一家三口的声音交织在琴房里,与窗外的樱花飘落声相映成趣。
后来,在女儿十岁那年,林悦和朴灿烈共同创作了亲子单曲《小光斑》,把女儿练琴时的童言童语、琴房里的笑声都融进旋律里。歌曲发布后,不仅登上了亲子音乐榜榜首,还被选为校园音乐启蒙教材——当年照亮他们的光斑,如今成了更多孩子音乐梦想的起点。
在一次访谈中,主持人问:“这么多年过去,《光斑》对你们来说,意义有没有变?”林悦看着身边的朴灿烈,笑着回答:“没变的是初心,变的是它从我们两个人的故事,变成了一群人的回忆,甚至是一代人的音乐启蒙。”朴灿烈补充道:“它更像一个约定——对我们,是相伴一生的约定;对音乐,是永远传递温暖的约定。”
采访结束时,镜头扫过他们身后的书架——上面摆满了这些年的专辑、奖杯,最显眼的位置放着那本泛黄的《光斑》手稿,旁边是女儿画的全家福:爸爸弹吉他,妈妈弹钢琴,小丫头站在中间,手里举着小小的音符。
窗外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书架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和多年前琴房里的那片光,一模一样。时光流转,旋律更迭,但属于他们的“光斑”,永远明亮,永远温暖,在岁月里续写着一场关于音乐、陪伴与传承的,永不落幕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