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翎倚在门框边,手指轻轻敲了下木质表面,“咚”的一声显得格外清脆。她微微仰头,声音清亮却不失柔和地唤道:“林瑶,许知夏,你们几个来一下。”语气像是随口招呼,却带着让人无法拒绝的笃定。
“好的,陈老师!”林瑶几乎是立刻应答,鞋底踩在地板上发出“哒哒”声,脚步轻快又利落。许知夏和其他人也紧跟着,鞋底与地板摩擦时拉出细碎的“嚓嚓”音,混合着几人的低语,填满了走廊的安静。
陈翎扫了一眼站成一排的学生,目光平和却透着某种审视。“学校这周星期天下午有场辩论赛,我看过资料了,你们的语言表达和知识储备都不错。现在呢,我想先问一句——愿意参加吗?别担心,不强求。”她顿了顿,嘴角勾起一个鼓励的弧度。
空气中瞬间浮现出微妙的静默,四个人眼神交汇间,既有迟疑也有跃跃欲试。许知夏抿了抿嘴,试探地开口:“陈老师,我们当然愿意!不过……辩论赛的题目是什么呀?早点知道能准备得更充分一点。”
陈翎眉梢微挑,笑意更深了些,“太好了。这次的辩题是‘钱是不是万恶之源’,我们抽到的是反方。老实说,这个题目对高一来说有点挑战,但我相信你们可以做到。”她的语调里藏着信任,仿佛在传递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林瑶握拳在胸口轻轻一捶,声音不大,但满是决心。“嗯,陈老师,我们会全力以赴的。”她的话像是给自己鼓劲,又像是为同伴立下承诺,字句间隐约泛着热意。
---
比赛当天,礼堂内灯光亮得刺眼,评委席上的身影端坐如雕塑。主持人清了清嗓子,朗声道:“钱,自古以来便伴随争议。今晚,我们将围绕‘钱是否为万恶之源’展开辩论。请双方入场!”
正方一辩率先站起来,气场全开,字字铿锵:“尊敬的评委、对方辩友,我方认为,钱作为一般等价物,其本质属性注定了它必然是万恶之源。”
反方一辩周楷皓则平静回应,语气沉稳而坚定:“尊敬的评委、对方辩友,我方认为,钱是一种中性媒介,其道德属性取决于使用方式。恶行的真正根源,在于人性弱点与制度缺陷的共振,而非金钱本身。”
话音刚落,正方二辩接过了接力棒:“钱打破了物物交换的局限,使罪恶以指数级速度扩张。比如1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用300枚银币换走了曼哈顿岛,直接导致北美原住民文明的覆灭。再看现代暗网,比特币交易使得人口贩卖规模较十年前激增600%。这些事实无不证明,金钱的匿名性与流通性为犯罪提供了温床。”他越说越激动,拳头不自觉攥紧,关节发出轻微的咯吱声。
反方二辩林瑶接过话筒,嗓音清澈如溪流:“金钱如同电力,可点亮手术室的无影灯,也能成为电椅的刑具。然而方向由谁决定?阿玛蒂亚·森的研究表明,在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时期,货币经济虽催生童工剥削,却同样孕育了工人互助组织。由此可见,关键并非金钱,而是社会制度的设计。新加坡贪污调查局的数据显示,通过反腐体系完善,该国公务员贪腐率从1960年的23%降至2022年的0.02%。这就说明,好的制度完全可以约束金钱的影响。”
正方三辩随即反击:“对方辩友提到‘刀可杀人也可切菜’,但金钱与刀具的本质不同。刀具功能单一,而金钱具有价值增值属性。当300枚银币足以换取整个岛屿时,这种扭曲的价值必然引发掠夺。明代白银资本流入导致江南士绅阶层道德崩坏,顾炎武曾感慨:‘今之君子,聚钱盈室而不觉其多。’即便在中国传统礼教社会,金钱亦能突破制度束缚。”
反方三辩许慕妍针锋相对:“对方所提的殖民掠夺,根源在于帝国主义制度与枪炮的结合。若真因金钱导致系统性掠夺,为何中国数百年来的白银流通并未掀起类似惨剧?问题核心在于制度差异,而非金钱本身。另外,神经科学研究显示,当受试者用自己的资金帮助他人时,前额叶皮层与边缘系统会出现协同激活,证明金钱甚至能增强道德判断力。至于暗网犯罪,那更多依赖技术漏洞,而非金钱属性。”
随着双方争锋相对逐渐进入高潮,正方四辩总结陈词时几乎是一口气说完:“从巴比伦王国的土地兼并到次贷危机的金融欺诈,从三角贸易的血腥积累到数字货币的洗钱狂潮,历史一次次证明,当人类将价值抽象化为金钱符号时,就开启了灾难的大门。金钱不是简单的工具,而是吞噬人性、扭曲制度、制造祸端的怪兽。我方坚持认为,钱是万恶之源。”
反方四辩许知夏则冷静收尾,语气平稳却充满力量:“从雅典学院的哲学讨论到硅谷的科技慈善,从《汉谟拉比法典》的债务规范到区块链的智能合约,人类一直在努力驾驭金钱这匹烈马。当我们看到北欧国家利用高税收缩小贫富差距,中国扶贫基金借助数字化实现精准救助时,我们看到的不只是资本流动,更是文明进步的台阶。因此,我方坚持认为,钱非万恶之源,真正的危险在于放弃对制度的改进与对人性的引导。”
最终,评委们经过短暂商议宣布结果:“双方表现旗鼓相当,胜负难分,本场比赛为平局!希望你们继续努力,未来还有更多值得期待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