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午休铃声刚响,刘耀文就抓起饭盒冲向音乐教室。他昨天给宋亚轩发了三条微信,只收到一条简短回复:"明天中午可以。"
推开音乐教室门时,宋亚轩已经坐在钢琴前,修长的手指正轻轻敲击琴键,没有发出声音,像是在脑海中练习。
"等很久了?"刘耀文把饭盒往桌上一放,顺手抄起靠在墙边的吉他。
宋亚轩摇摇头:"刚到。"
刘耀文咧嘴一笑,从书包里掏出一叠皱巴巴的乐谱:"我昨晚把你昨天弹的那段旋律记下来了,还加了些改编。你听听看?"
不等宋亚轩回应,他就拨动琴弦。吉他的声音明亮而跳跃,与宋亚轩昨天弹奏的忧郁旋律截然不同,却奇妙地保留了原曲的骨架。
宋亚轩微微睁大眼睛,手指不自觉地跟着在膝盖上敲打节奏。
"怎么样?"弹完后,刘耀文期待地问。
"你把第三小节的4/4拍改成了6/8拍。"宋亚轩指出。
刘耀文眼睛一亮:"你听出来了!我还怕改得太突兀。"他凑近钢琴,"来,我们一起试试。你弹原版,我配合你。"
宋亚轩犹豫了一下,手指悬在琴键上方几厘米处,像是在与什么无形的力量抗争。最终,他深吸一口气,按下了第一个音符。
清澈的钢琴声流淌而出,刘耀文立刻用吉他跟上。两种截然不同的音色交织在一起,钢琴如月光般清冷,吉他似阳光般热烈,却意外地和谐。
弹到一半,刘耀文突然即兴加入了一段变奏。宋亚轩的手指顿了顿,随即跟上他的节奏,两人的眼神在空中短暂相接,同时露出微笑。
最后一个音符余韵未消,教室门被推开。
"我就知道是你们俩。"音乐老师林教授走了进来,手里捧着一摞乐谱。他年近五十,灰白的头发扎成一个小马尾,眼睛却亮得像年轻人。"隔着两层楼就听到你们的合奏了。"
刘耀文笑嘻嘻地打招呼:"林老师好!我们在玩即兴创作。"
"听出来了。"林教授走到钢琴旁,目光在两人之间来回打量,"有意思的组合。古典与流行的碰撞,却能找到平衡点。"他放下乐谱,突然问,"你们听说过全国青少年音乐创作大赛吗?"
刘耀文立刻坐直了身体:"是那个每年在中央音乐学院举办的比赛?冠军有机会出个人专辑的?"
林教授点点头:"今年赛制有变化,鼓励跨风格合作。我看你们俩挺合适。"
"太棒了!我们参加!"刘耀文兴奋地转向宋亚轩,"对吧?"
宋亚轩的手指无意识地蜷缩起来,在琴键上投下细长的阴影。他嘴唇微微颤动,却没发出声音。
林教授敏锐地注意到他的异常:"宋亚轩,你去年在省钢琴比赛中获得过第二名吧?为什么后来没参加全国赛?"
宋亚轩的身体明显僵硬了一瞬。刘耀文惊讶地看着他:"你这么厉害?怎么从来没提过?"
"过去的事了。"宋亚轩低声说,眼神飘向窗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