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离的目光落在李知之手中古朴的鼎上,语气带着几分好奇与敬畏:“御主,这便是那位老先生留下的宝物?”
他能隐约感觉到鼎身散发出的晦涩气息,绝非寻常法器可比。
李知之指尖轻轻摩挲着鼎壁上的纹路,纹路凹凸不平,带着远古混沌的沧桑感,她淡淡应道:“嗯,知道。这鼎是他特意留下的,看来从一开始,他就知道我需要此物。”
那位老者的身份始终是个谜,但能随手拿出混沌时期的至宝,绝非等闲之辈。
千离犹豫了片刻,还是忍不住问道:“不知天羽的这位师父,究竟是哪位高人?看其气度与手段,怕是上古仙神级别的存在。”
天羽能得此机缘,他既为这孩子高兴,又忍不住好奇其师父的来历。
李知之抬眸望向窗外,阳光穿过云层洒在殿檐上,折射出金色的光晕,她轻声念道:“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不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空寂自然随变化,真如本性任为之。与天同寿庄严体,历劫明心大法师。”
千离听得一头雾水,眉头紧锁,这些诗句晦涩难懂,也想不出对应之人。“御主,这……”
李知之见他茫然的模样,忍不住笑了笑,指尖轻点他的额头:“日后有机会,你亲自问问天羽便知。那位老先生的身份,说出来反而不妥。”
祖师向来隐于世间,不轻易显露真身,她自然不会贸然点破。
说完,李知之不再多言,转身踏入了空间。
刚一进入,浓郁的灵气便扑面而来,灵泉潺潺流淌,灵果园的枝叶间挂满了熟透的灵果,可她此刻无心欣赏,径直走到空地上,将混沌琨髓鼎轻轻放在地面。
鼎身瞬间发出嗡鸣,周身泛起淡金色的光晕,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不断膨胀,从巴掌大小涨到一人多高,最终停在三丈见方的规模,鼎壁上的纹路在光晕映照下愈发清晰,像是有流光在纹路中游走。
可让她皱眉的是,原本鼎内盛着的那汪不洒之水,在鼎身变大后竟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光滑的鼎底,别说水了,连一丝湿润的痕迹都没有。
“怎么回事?” 李知之绕着鼎走了两圈,伸手敲了敲鼎壁,发出沉闷的声响,“没有那水,这鼎怎么用?”
她原本打算直接将哪吒放入鼎中,借鼎内特殊的水滋养其神魂,如今水没了,计划彻底被打乱。
无奈之下,李知之只能转身走向藏书阁。
藏书阁内依旧是书山书海的景象,万年来收集的古籍堆积如山,空气中弥漫着纸张的陈旧气息。
她从书架上翻出专门记载上古法器的典籍,一本本仔细查阅。
第一天, 她翻遍了所有标注 “鼎类法器” 的典籍,只找到一些普通宝鼎的用法,与混沌琨髓鼎毫无关联;
第二天, 她扩大范围,查阅记载混沌时期宝物的残卷,依旧一无所获;
直到第五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藏书阁的窗棂照进来时,她终于在一本几乎散架的兽皮古籍中找到了关于混沌琨髓鼎的记载。
古籍的字迹模糊不清,李知之只能借助灵力勉强辨认。
开篇便写着混沌琨髓鼎的来历,乃是混沌初开时,由琨髓之精凝聚而成,可净化神魂、重塑仙体,但其用法极为苛刻,需以特殊之水为引。
看到 “特殊之水” 四个字,李知之精神一振,连忙往下看。
可越看,她的脸色越黑,到最后甚至忍不住爆了粗口。
古籍上写着:“欲启鼎之神力,需融天露三滴、仙丹三枚、灵果九颗、仙草十二株,辅以仙藕一截,熬制七七四十九日,方成养魂仙汤,此汤不仅能滋养神魂,更能美容养颜、驻颜不老……”
“美容养颜?驻颜不老?” 李知之直接将手中的法器 “寻书镜” 扔在地上,镜面发出清脆的响声,“你大爷的!我要的是救哪吒的方法,不是找食谱!”
这寻书镜是=能根据需求筛选典籍,这次竟给她找了这么一本不伦不类的东西。
发泄完怒火,李知之看着地上的寻书镜,又气又笑。
她弯腰捡起寻书镜,轻轻擦拭掉镜面上的灰尘。
寻书镜似乎感受到了她的急切,镜面泛起一阵青光,快速在书架间扫描。
片刻后,青光停留在最高层的一个书架上,那里放着一本用锁链锁住的黑色古籍,古籍封面没有任何文字,只刻着一个狰狞的煞字。
李知之小心翼翼地取下古籍。
锁链上布满了上古符文,她注入应龙神力,锁链才缓缓松开,发出 “咔哒” 的声响。
翻开古籍,一股阴冷的气息扑面而来,书页上用鲜血般的红色字迹写着三个大字 ——《混沌煞水篇》。
“混沌煞水……” 李知之默念着这名字,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这种水她只在最古老的传说他好像依稀记得,乃是先天凶煞与天地灵脉交织而成的至凶之水,寻常生灵触之即腐,草木遇之即枯,若是落入凡界,眨眼间便能形成 “煞水炼狱”,威力无穷。
古籍中详细记载着混沌煞水的特性:此水呈墨黑色,表面看似平静,实则暗藏吞噬一切的凶性,能腐蚀仙骨、吞噬神魂,却也能在特定条件下,淬炼仙体、净化邪祟。
而居李知之记忆里,如今天庭的天河,并非普通仙水,而是混沌初开时未被净化的 “先天煞灵” 所化,也就是混沌煞水的本源。
当年盘古大神开天辟地,将混沌中的先天煞灵劈出,封印于九霄之上,形成天河的雏形。
后来天帝继位,又以无上仙法加固封印,将天河改造成看似平静的仙水之河,表面供天庭仙卿灌溉仙草、洗涤法器,实则是为了镇压其中的凶煞之力。
若是天河的封印出现一丝裂痕,混沌煞水便会泄漏,落入凡界后,会迅速污染土地,形成 “煞沼”。
届时,草木枯萎、河水变黑,鱼虾死绝,凡人吸入煞水蒸发的毒气,会变得狂躁不安,相互撕咬,最终化为没有神智的煞灵,危害一方。
也正因如此,天河一直由天庭重兵看守,由专门的仙官定期检查封印,任何仙卿未经允许,不得私自靠近天河核心区域,更不许私自取用天河之水。
李知之合上古籍,心中五味杂陈。
可问题是且封印着如此凶险的力量,想要取到混沌煞水,简直比登天还难。
一旦触动封印,不仅会引起天庭的注意,还可能导致混沌煞水泄漏,酿成大祸。
“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 李知之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走到灵泉边,看着清澈的泉水潺潺流淌。
灵泉虽蕴含精纯灵力,却太过温和,根本无法与混沌煞水相比,无法启动混沌琨髓鼎。
她低头看向手腕上的黑莲印记,印记似乎感应到她的思绪,微微发烫。
千离的目光落在李知之手中古朴的鼎上,语气带着几分好奇与敬畏:“御主,这便是那位老先生留下的宝物?” 他能隐约感觉到鼎身散发出的晦涩气息,绝非寻常法器可比。
李知之指尖轻轻摩挲着鼎壁上的纹路,纹路凹凸不平,带着远古混沌的沧桑感,她淡淡应道:“嗯,知道。这鼎是他特意留下的,看来从一开始,他就知道我需要此物。” 那位老者的身份始终是个谜,但能随手拿出混沌时期的至宝,绝非等闲之辈。
千离犹豫了片刻,还是忍不住问道:“不知天羽姑娘的这位师父,究竟是哪位高人?看其气度与手段,怕是上古仙神级别的存在。” 天羽能得此机缘,他既为这孩子高兴,又忍不住好奇其师父的来历。
李知之抬眸望向窗外,阳光穿过云层洒在殿檐上,折射出金色的光晕,她轻声念道:
“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
不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
空寂自然随变化,真如本性任为之。
与天同寿庄严体,历劫明心大法师。”
千离听得一头雾水,眉头紧锁,这些诗句晦涩难懂,他搜遍脑海中的仙神名录,也想不出对应之人。“御主,这……”
李知之见他茫然的模样,忍不住笑了笑,指尖轻点他的额头:“日后有机会,你亲自问问天羽便知。那位老先生的身份,说出来反而不妥。” 菩提祖师向来隐于世间,不轻易显露真身,她自然不会贸然点破。
说完,李知之不再多言,转身踏入了空间。刚一进入,浓郁的灵气便扑面而来,灵泉潺潺流淌,灵果园的枝叶间挂满了熟透的灵果,可她此刻无心欣赏,径直走到空地上,将混沌琨髓鼎轻轻放在地面。
“变大。” 李知之轻声吩咐,同时注入一缕灵力。鼎身瞬间发出嗡鸣,周身泛起淡金色的光晕,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不断膨胀,从巴掌大小涨到一人多高,最终停在三丈见方的规模,鼎壁上的纹路在光晕映照下愈发清晰,像是有流光在纹路中游走。
可让她皱眉的是,原本鼎内盛着的那汪不洒之水,在鼎身变大后竟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光滑的鼎底,别说水了,连一丝湿润的痕迹都没有。
“怎么回事?” 李知之绕着鼎走了两圈,伸手敲了敲鼎壁,发出沉闷的声响,“没有那水,这鼎怎么用?” 她原本打算直接将哪吒放入鼎中,借鼎内特殊的水滋养其神魂,如今水没了,计划彻底被打乱。
无奈之下,李知之只能转身走向藏书阁。藏书阁内依旧是书山书海的景象,万年来收集的古籍堆积如山,空气中弥漫着纸张的陈旧气息。
她从书架上翻出专门记载上古法器的典籍,一本本仔细查阅。
第一天,她翻遍了所有标注 “鼎类法器” 的典籍,只找到一些普通宝鼎的用法,与混沌琨髓鼎毫无关联;
第二天,她扩大范围,查阅记载混沌时期宝物的残卷,依旧一无所获;
直到第五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藏书阁的窗棂照进来时,她终于在一本几乎散架的兽皮古籍中找到了关于混沌琨髓鼎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