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蝶途
念响的探险队在三个月后正式成立。
除了她,还有三个孩子:档案馆管理员的孙子小安,能看懂老地图上的古文字;李响的远房侄女小满,力气大得能举起半人高的石头,腰间总挂着个和李响同款的铜环;张默的侄子小默,继承了收集标本的爱好,背包里永远装着镊子和密封袋。
出发那天,老槐树下的荻花开得正盛。念响将那半块金属螺旋分给大家:小安拿螺旋的星轨部分,小满拿铜环接口,小默拿最中心的圆点,自己留着剩下的部分。“合在一起,就是完整的钥匙。”她学着陈野当年的样子,举起手里的螺旋,“林建军的蝶窟地图说,蝶途有三关,过了关,才能见记忆之蝶的真身。”
第一关在片沼泽地,水面漂浮着无数紫色的浮萍,每个浮萍上都趴着只幼虫,和火山口的相似,却长着蝴蝶的翅膀。小安翻开祖传的旧地图,指着沼泽中央的土丘:“地图说,‘浮蝶识路,忌直走’,得跟着幼虫飞的方向绕着走。”
小满刚迈出一步,脚下的浮萍突然下沉,幼虫展开翅膀飞起来,在她头顶盘旋,翅膀扇出的风带着股奇异的香,闻着让人头晕。“别呼吸!”念响想起苏芮本子里的话,“这是‘迷蝶香’,会让人看见最害怕的幻象。”
小默突然蹲下身,用镊子夹起一只幼虫,放在密封袋里:“它们不是在拦路,是在给我们带路。”果然,被带走的幼虫在袋里扑腾,翅膀指向左前方的土丘,其他幼虫也跟着调整方向,在水面铺出条蜿蜒的路。
走到土丘顶,他们发现块石碑,上面刻着“镜渊之影”,碑后藏着面铜镜,照出的不是他们的样子,而是五个模糊的人影——是陈野他们年轻时的模样,正对着镜外的孩子们挥手,然后慢慢消散,化作紫色的蝶翅,贴在铜镜上。
“是前辈们在帮我们。”小安摸着蝶翅,铜镜突然亮起,沼泽的水面分开,露出通往第二关的石阶。
第二关是片石林,每块石头都像蝴蝶的翅膀,层层叠叠,挡住去路。石头上的纹路会动,组成各种复杂的图案,看得久了,眼睛会发花。小满试着用石头砸向石林,石块刚碰到石翅,就被弹回来,石翅上的纹路突然亮起,组成李响的脸:“‘石蝶认力,忌蛮力’,得用巧劲。”
念响想起衔尾环的提示,将金属螺旋的碎片拼在一起,放在最中间的石翅上。螺旋亮起蓝光,石翅突然展开,像蝴蝶振翅,其他石翅也跟着层层打开,让出条通道,通道两侧的石翅上,慢慢显现出张默父亲采集标本的画面、林建军研究蝶翅的身影,还有李响挥刀劈开藤蔓的瞬间。
“是过去的记忆在给我们指路。”小默用相机拍下这些画面,“它们怕我们走弯路。”
第三关在个山洞里,洞顶倒挂着无数蛹,像钟乳石,每个蛹里都有微弱的心跳声。洞中央的石台上,放着个巨大的蛹,比蝶窟里的那个还大,表面的衔尾环纹路正在发光,与念响手腕上的环产生共鸣。
“记忆之蝶就在里面。”念响刚要靠近,蛹突然裂开条缝,里面飞出无数紫色的蝴蝶,围着他们盘旋,翅膀上的星图与终响之地的一模一样,只是多出了五个新的星位,正好对应着他们五个孩子。
“我们是新的星。”小安指着星图,“前辈们的星还在,只是多了我们的位置。”
最大的蛹彻底裂开,一只通体金黄的蝴蝶飞了出来,比记忆之蝶更大,翅膀上的星图清晰得能看见每个名字,从林建军到他们,连在一起,像条无尽的锁链。蝴蝶落在念响的肩上,翅尖碰了碰她眼角的痣,然后振翅飞出山洞,往更远的山脉飞去。
“它在等我们跟上。”念响举起拼合的螺旋,孩子们跟在她身后,走出山洞时,发现外面的世界豁然开朗——不是森林,而是片广阔的草原,紫色的蝴蝶在草原上飞舞,组成条通往天边的路,路的尽头,隐约能看见陈野他们的身影,正对着他们挥手。
周棠的摄像机不知何时出现在念响的背包里,自动开机,拍下了这一幕:五个孩子的身影追着金色的蝴蝶,背后是无数透明的影子,像所有在回响里停留过的人,都在陪着他们,走向新的远方。
后来,念响在探险日记里写道:“蝶途没有终点,就像记忆不会结束。前辈们走过的路,我们继续走;他们没见过的风景,我们替他们看。因为我们知道,不管走多远,背后都有无数双眼睛,在看着我们,笑着说——
‘加油啊,新的冒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