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枭秘档”事件如同一道无形的惊雷,在极少数知情的宗室和重臣心中炸响。他们终于彻底看清了这位年轻太后的手段和狠厉——她不仅能洞察一切,更能将一切威胁扼杀于无形,甚至将对手的底牌当作诛心的武器。
朝堂之上,再无一丝杂音。原本蠢蠢欲动的势力偃旗息鼓,心怀鬼胎者噤若寒蝉。温悦的政令畅通无阻。她以铁腕整顿吏治,提拔寒门干吏,平衡各方势力;她大力支持西北边军,稳固边防;她削减宫廷用度,充盈国库,同时不动声色地安插自己的心腹,牢牢掌控着内务府和禁军。
幼帝沈珩在温悦的教导下,日渐沉稳聪慧。他亲眼目睹了母后是如何在这惊涛骇浪的权力场中运筹帷幄,睥睨四方。他对温悦的依赖中,逐渐增添了深深的敬畏与崇拜。
时间一晃,又是三年。
承平二十六年春,皇帝沈珩年满十五。温悦于大朝会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宣布撤帘归政。她将象征最高权力的玉玺,亲手交到了沈珩手中。
“皇帝已长成,明理睿智,可担社稷之重。哀家垂帘之责已尽,自今日起,还政于君。望皇帝勤政爱民,不负祖宗基业,不负天下所望。”温悦的声音响彻金銮殿,平静而有力。
沈珩跪地,双手高举接过玉玺,眼中含泪,声音铿锵:“儿臣定不负母后教诲,励精图治,守我大胤江山!”
群臣山呼万岁,声震寰宇。
温悦走下丹陛,玄色凤袍在阳光下流淌着威严的光泽。她没有再看龙椅上的儿子,也没有看那些匍匐的臣子。她的目光似乎穿透了朱红的宫墙,投向了更远的地方。
任务,完成了。
原主孝懿太后的怨气——保护幼子登基、稳固帝位、报复那些造成她悲剧的阴影,先帝的势力已被她剪除,沈辞已废,此刻如同冰雪消融,化为一股温暖而强大的力量,融入温悦的灵魂深处。她能清晰地感觉到,原主最后的执念消散了,带着释然与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