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魂》第十章:过期的杂志与少年的梦想
初秋的江户带着一丝凉意,姜筱帮银时整理杂物时,从柜子底下翻出一摞过期的《少年 JUMP》,最上面的一本封面都已经泛黄,角落写着 “银时 珍藏”。
“这些还要吗?” 姜筱拿着杂志问正在吃泡面的银时,“都发霉了。”
银时一口汤差点喷出来:“当然要!这可是我的青春!” 他抢过杂志,小心翼翼地擦去上面的灰尘,“你知道这上面连载的《龙珠》有多经典吗?当年为了买最新一期,我可是饿了三天肚子!”
新八推了推眼镜:“银桑,这都多少年前的杂志了,早就过时了。”
“你懂什么!” 银时瞪了他一眼,“经典是不会过时的!就像红豆饭,不管过多少年,都是最好吃的!”
神乐抱着小白,凑过来看杂志:“这个孙悟空好厉害啊,比银桑厉害多了。”
“喂!” 银时不满地说,“我可比他帅多了!”
姜筱的感知里,这些旧杂志上残留着银时过去的能量 —— 有少年时的热血,有战斗后的疲惫,有独自一人的孤独,还有遇到新八和神乐后的温暖。这些能量像拼图一样,拼凑出银时看似懒散背后的故事。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学生制服的少年冲进万事屋,手里拿着一本崭新的《少年 JUMP》,脸上满是焦急:“坂田先生!请帮帮我!”
少年叫田中,是附近中学的学生,也是《少年 JUMP》的忠实读者。他哭着说,自己投稿的漫画被编辑部退回来了,理由是 “不够有梦想”,他觉得自己的漫画家梦想破灭了,不知道该怎么办。
“就这点小事?” 银时放下泡面,拿起田中的漫画稿,漫不经心地翻着,“画得确实不怎么样,人物比例都不对。”
“银桑!” 新八赶紧阻止他,“怎么能这么说!”
田中听到银时的话,哭得更厉害了:“我就知道…… 我果然不适合当漫画家……”
姜筱的感知里,田中的能量像被雨水打湿的火柴,明明还带着对梦想的热情,却因为一次失败就失去了燃烧的勇气。她想起银时刚才说的话,突然明白,这个总是吊儿郎当的武士,或许比谁都懂梦想的重量。
银时突然把漫画稿扔回给田中:“哭什么哭?被退稿一次就放弃了?你以为梦想是那么容易实现的吗?” 他指着自己珍藏的旧杂志,“你知道这些漫画家为了连载,熬了多少夜,被退了多少次稿吗?”
“可是……” 田中咬着嘴唇,“他们都很有天赋,我没有……”
“天赋?” 银时嗤笑一声,“那玩意儿有个屁用!真正重要的是坚持!是就算被全世界否定,就算饿肚子,就算所有人都嘲笑你,也还能拿起画笔的勇气!” 他的声音突然变得严肃,能量像被点燃的火焰,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我年轻的时候,也想过要成为一个厉害的武士,结果呢?打了无数次败仗,输得一塌糊涂,可是我从来没想过放弃!因为那是我自己选的路!”
田中的哭声渐渐停了,他看着银时,眼睛里重新燃起一丝光芒。姜筱的感知里,他的能量像被风吹过的灰烬,重新有了温度。
“可是…… 我还是不知道该怎么画……” 田中小声说。
银时叹了口气,从角落里翻出一支铅笔:“过来,我教你。虽然我画画也不怎么样,但至少比你强。”
接下来的一下午,万事屋变成了漫画教室。银时拿着铅笔,笨拙地给田中的漫画稿修改,嘴里还念念有词:“这里的战斗场景太弱了,要更热血一点!还有这个女主角,表情太呆了,要可爱一点!”
新八和神乐也凑过来帮忙,新八负责修改人物比例,神乐则给漫画涂上奇怪的颜色,结果越涂越乱。姜筱坐在旁边,看着这四个围着漫画稿忙碌的人,突然觉得,这个总是被赤字困扰的万事屋,充满了比金钱更珍贵的东西。
傍晚时分,田中的漫画稿终于修改完成。虽然还是有些粗糙,却比之前生动了许多,充满了少年人的热血和热情。田中看着修改后的漫画稿,激动得说不出话来,眼泪又流了下来,这次却是喜悦的泪水。
“谢谢坂田先生!谢谢大家!” 田中深深鞠了一躬,“我不会放弃的!我一定会成为漫画家的!”
“赶紧走吧,别耽误我看《少年 JUMP》。” 银时挥挥手,脸上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
田中跑出门时,突然停下,回头说:“坂田先生,您年轻的时候,一定是个很厉害的武士!”
银时的动作顿了顿,没有说话,只是拿起一本旧杂志,挡住了自己的脸。姜筱的感知里,他的能量泛起温柔的涟漪,像被阳光晒暖的湖水,带着一丝怀念,一丝骄傲。
田中的身影消失在街角后,新八突然说:“银桑,你刚才好帅啊。”
“那是当然。” 银时放下杂志,得意地说,“我可是坂田银时。”
神乐突然指着银时的泡面碗:“银桑,你的泡面凉了。”
“啊!我的泡面!” 银时哀嚎一声,赶紧端起碗,却发现里面的汤已经凝固了。
姜筱看着他懊恼的样子,突然觉得,这个总是说自己没有梦想的武士,其实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别人的梦想。他或许没有成为传说中最厉害的武士,却成为了能在别人迷茫时,推一把、拉一把的人,成为了万事屋这个奇怪家庭的支柱,成为了很多人生命里的光。
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洒进来,照在那摞旧杂志上,泛着温暖的光。姜筱知道,这些过期的杂志里,藏着的不仅是银时的青春,还有那些关于梦想、关于坚持、关于永不放弃的故事,而这些故事,会像红豆饭的香味一样,永远留在这个小小的万事屋里,温暖着每一个来过这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