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校园小说 > 麦克风下的星辰
本书标签: 校园  听见你的声音  高考 

老槐树的震颤里,新旧手掌在年轮上相握

麦克风下的星辰

老槐树的年轮突然渗出透明的汁液,顺着树干往下淌,在联欢会的场地积成个小小的水洼。林野蹲下去看,水洼里的倒影竟不是新楼,而是1998年的老巷子——张婆婆的糖罐摆在青石板上,李叔的算盘正往下掉珠子,每个珠子落水的瞬间,新楼七户人家的窗台上就多了粒红糖。

“是老日子在给新日子搭梯子。”吴师傅的拐杖头刚碰到水洼,倒影里突然伸出只手,和他的手在水面重合。拐杖上的红绳突然变长,缠在七户人家的晾衣绳上,把阳台飘着的旧物全串成了串:实验服的袖口蹭着搪瓷杯的边缘,评剧唱片的纹路卡进修鞋机的齿轮,每蹭一下,空气里就多一缕甜香,像无数根看不见的线,把新旧时光缝在了一起。

赵姨往油锅里撒了把新磨的芝麻,油星溅在水洼里,竟炸出七个小小的油花,每个油花里都浮着张脸:是七户人家的孩子,正举着糖人往老槐树上爬。“当年小雅总说要摘最高的槐花。”她突然指着701室的阳台,小雅的女儿正趴在栏杆上,手里举着支粉色蜡笔,在玻璃上画槐花,画痕和水洼里小雅的笔迹分毫不差。

省城调音师的频谱仪突然收到个奇怪的频率,屏幕上的声轨网正在收缩,网眼里的声纹慢慢沉淀,在底部凝成七个小小的硬块,像没化完的红糖。他把硬块倒在手心,突然认出是七枚邮票,上面印着老巷子的风景,邮戳日期都是搬家那天,收件人写着“新楼里的老邻居”。

小马骑着自行车往邮局跑,车筐里的糖人随着颠簸轻轻摇晃,每个糖人的脸都在慢慢变化,变成新楼里孩子们的模样。到邮局门口时,他发现邮箱上缠着段红绳,和吴师傅拐杖上的是同一段。投邮票的瞬间,邮箱突然“咔嗒”响了声,吐出七张明信片,背面的邮票位置,刚好嵌着水洼里掉出来的算盘珠。

“是李叔的账册数!”林野翻到明信片正面,每张都印着新社区的地图,七个红点连成个圈,圈中心标着行字:“槐花开时,该分新糖了。”他突然想起采访机里的录音,父亲说过张婆婆每年都要把新收的红糖分给巷子里的孩子,“甜要分着吃,才够甜一辈子”。

老周的手语翻译器在联欢会现场突然震动,屏幕上跳出段实时画面:七个玻璃罐正在新楼的储藏室里发光,罐底的新地图纹路慢慢浮上来,和明信片上的圈完美重合。他拽着林野往储藏室跑,推开门的刹那,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罐口的槐树叶正在发芽,根须顺着地面爬,在瓷砖上拼出七个字:“该熬新糖了”。

刘叔抱着今年新收的红糖往砂锅倒,糖浆刚冒泡,就有无数细小的影子从里面钻出来:是1998年的孩子们,正围着新楼的孩子教他们怎么用糖浆画槐花。赵姨的油锅“滋啦”声中,新旧孩子的手叠在起,在糖人上画圈,每个圈里都多了个新名字,和老账本上的名字并排站着。

省城调音师把频谱仪对准砂锅,金红色的声轨突然往天上冲,在云端炸开朵巨大的槐花,花瓣上印着无数名字:有老巷子的,有新社区的,还有些歪歪扭扭的,一看就是刚学会写字的孩子写的。他突然笑着指给林野看,最高的那片花瓣上,父亲的名字旁边,多了行小小的字:“林野也在这儿”。

采访机突然自动循环播放所有录音,老的笑声混着新的欢闹,在槐树下绕成个环。林野低头看手心,淡去的槐花印突然又清晰起来,只是这次,印记里多了无数个小小的点,像无数双手叠在一起。他把掌心贴在老槐树上,树干突然轻轻震动,像在回应七年前那个除夕夜的温度。

散场时,孩子们举着新做的糖人往新楼跑,糖人的影子在地上拖得很长,像无数条红绳,一头拴着老槐树,一头拴着新楼的窗。林野发现水洼里的老巷子倒影正在慢慢变淡,最后变成张透明的糖纸,被风吹起,贴在新楼的墙面上,和壁画里的糖人融在了一起。

夜风吹过新社区,带来刚熬好的红糖香。林野摸了摸口袋里的明信片,背面的算盘珠正在发烫,像揣着颗小小的太阳。他知道,只要这甜味还在,老巷子就永远不会走——它只是换了个地方,在新日子里,继续熬着热热闹闹的甜。

上一章 联欢会的糖人排着队,把旧日子请进新窗 麦克风下的星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