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凭什么不染尘埃,凭什么干干净净一身白,凭什么置身风波里,又在水火之外。你别坐高台,你要掉下来,你这么好的人啊,就该跟我一样坏】

佛说,万法皆生,皆系缘分,三日前,渡小南辰王过江之人,三日后再相逢
船夫我与你们这对小夫妻真是有缘,去时是我送的,现在回来又是我接的
沈云朝淡然一笑,并不言语
周生辰(小南辰王)船家,你日日在此处渡人,可有听过什么有趣的故事么?
船夫这江河畔啊,故事多着呢,长江上游的支流乌江就有项羽别虞姬,还有西施救国之后被沉了江
沈云朝(星月神女)也有人说她是和相爱之人泛舟五湖了
她私心里还想让这个虚构的故事有一个圆满的结局吧
船夫小娘子喜欢欢喜的结局
沈云朝(星月神女)总比沉江好
周生辰(小南辰王)结局遗憾的不必讲了
船夫那就讲英雄
沈云朝(星月神女)船家,给我讲讲定疆楼的故事吧
船夫四年前,北面的小南辰王,挥兵南下,打到了这个江岸边就驻了军,他与南萧的一位郡王共同携手打造了一座小楼,就是定疆楼。其后,盛邀西南部族,西面和北面的首领前来此小楼议和……
沈云朝(星月神女)他们当夜依图定疆,翌日,五人毁楼而去,留下了十年互不相犯的君子之约
这个英雄,她太熟悉了……这些年他的每一场战事,每一笔功绩,她都清清楚楚,牢牢记住。那一年,他回去对她说的话,也记忆犹新
周生辰(小南辰王)这一次,我让人搭了一座定疆楼,只可惜他们已经拆了,应该带你去看看才是
沈云朝(星月神女)定疆楼?
周生辰(小南辰王)定疆十年,互不侵犯
没想到,四年后的今天,他真的带她来了这里。在这江畔,定疆楼已毁,但她亲眼见到了南萧百姓的安居乐业,是他曾做下的利国利民利天下的大功德
她还记得,当时的他,曾对她说过
周生辰(小南辰王)本王给你准备了数年的生辰礼,你却一次也没给本王备过。下次回来的时候,试着叫一声殿下好不好?或者叫一句周生辰也可以
是因为曾经的他这样说过,所以她才那么那么努力,在他出征离开的日复一日里,她一次又一次地练习开口说话,从艰难的发音,到渐渐清晰地吐字……她心心念念的殿下,心心念念的周生辰,是她心心念念深深爱恋着的人……此刻,就坐在她的对面,这样近在眼前,却又那样遥不可及
心中的心弦无意间又被轻微的就撩动,泛起的不再是丝丝缕缕的细雨,而是江河湖海,奔向心海,不急不缓,一点一点的浸湿了整颗心
而他看着云朝,听着她这样骄傲而完整地讲述关于他的故事。这一次,他看懂了她眼底的深情……他也终于深深体会到了,人世间有一种爱,叫愿得一心人,白首不分离,只是此生,他身已许国,难再许卿。他无法给她名分,也无法给她承诺。他只能把这份爱,深深地掩藏在心底,但他可以倾尽他所有的温柔与珍爱,只愿她日日欢喜,开心幸福,他便也知足……
船很快便到江水之北,即将靠岸,船家认出了南辰王军的王旗,王军众人皆在岸边恭迎殿下,船家才知道,他两次所渡之人,竟是小南辰王!!殿下先下了船,伸手扶云朝也下了船……这一程梦入江南烟水路的故事,也终于落下了帷幕……而这一趟旅程,不仅仅只是让他们做了一场梦,还让云朝见到了师父一直坚守的“国土之上再无百里硝烟,百姓炊烟不断”的真实世界
周生辰(小南辰王)听闻你为本王,过了江
萧晏(凤阳王)听闻殿下为我,险些得罪南萧皇帝
两位莫逆之交无需多言,会心一笑,惺惺相惜,至诚相待之人,必报之以赤诚
崔风也赶来了,这是崔将军成婚之后与宏将军的初次重逢……短暂的对视,又迅速回避眼神,令人心疼的晓誉
南辰王府的兄弟姐妹,又难得齐聚一起,这一支精锐之师,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都是心怀百姓最亮的星,都是为点亮万家灯火而甘愿舍弃自己的幸福、人生,甚至生命,坚守信念,一生奋斗不息的,最闪亮的星星!!每一个人,都是那么温暖,那么好,又那么让人心疼
周生辰(小南辰王)既然王军已经到这儿了,不如我们一起去一趟寿阳吧,去看一看崔将军以命守护的城池
周生辰(小南辰王)去寿阳,也是朝朝一直以来的心愿
从这一刻起,在他有生之年,要把云朝的心愿一一实现,去寿阳,游西州……只要是云朝心之所愿,他都愿意为她去做,这是他唯一能给云朝的,无声的爱……
而真真切切确认了自己眼前之人,便是小南辰王,船夫郑重地上前跪谢殿下,他所在半个村子的人,当年都是由王军护送,南迁避难才活下来的,如今能见到殿下,他也是此生无憾了,小南辰王俯身扶起船夫
周生辰(小南辰王)多谢船家,渡本王过江
龙亢书院的雨夜,他站了一夜,想了一夜,没能得到的答案,此时在船家的话中,他得到了。那条横跨在心中奔腾翻滚惊涛骇浪的大江,终于得渡……舟不渡人人自渡。再问自己,殿前立誓,一生无妻无子,后悔吗?此刻,心中的答案已经逐渐清晰……他所行之路,如同昨夜的雨中山路,虽道路泥泞,步履维艰……也坚定信念地走到底,因为他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无情不似多情苦,只有相思无尽处。如果世界上曾经有那个人出现过,其他人就会变成将就,我们都可以选择不将就,而身处那个乱世中的人,别无选择
南辰王府的兄弟姐妹难得不为战事,第一次齐聚崔将军以命守护的寿阳,却直面了一场崔将军与幸华公主的家庭纠纷……中州宫城中的执念之人,为了一己之私,又开始密谋诡计,刘子行给幸华公主来信,声称只要她回中州,便有办法帮她摆脱这场有名无实的赐婚。表面上是为青梅竹马的妹妹着想,声称只要她回中州,便有办法帮她摆脱这场有名无实的赐婚,实则包藏祸心,旨在意图瓦解崔风与皇室的联姻,为自己重新请求赐婚崔时宜找一个契机。幸华公主虽知崔风是个好人,却不愿意将就这一场没有感情基础的婚姻,千方百计一心只想回中州,而崔风无论她如何吵闹,都执意留在寿阳守城
小南辰王刚进将军府,便直接成了皇叔长辈,不得不为幸华公主主持这场“家务事”。崔风过得并不幸福,云朝担心晓誉心中难过,但宏将军更是识大体之人,知道幸华公主会在小南辰王面前如此取闹,不只是私事这么简单,她不便在场,云朝既然是师娘,让她进去替自己和军师听一听,有什么情况,也好应对
见是云朝端着茶水进来,公主问府内婢女呢?云朝说在王府,都是她为殿下端茶送水的,怕婢女做不好,为殿下端茶送水这样的小事,她都要亲力亲为,她想为他做每一件事,哪怕是再小的日常琐事……洗手做羹汤,只为君一人。倘若,他们不是生在这乱世,不是生于王侯世家。倘若,他们生于太平盛世,只是寻常人家。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哪怕没有王府大院,不住高门豪宅,只是过过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的娴静生活,也是妙哉……时有美人,宜家宜室。也只有等下一世,才能圆此简单而美好的梦,而这一世,他们依然要面对这人世间的家国纷争诸多扰攘
崔风执意不愿去中州,幸华公主恼怒,质问他守了寿阳这么久,也算尽忠职守了,难道还要守一辈子吗?崔风铿锵坚定,对,他要守一辈子!!他对寿阳的感情,比对崔家,对西州还要深!!他从军以来,就守在此城。昔日未娶公主之时,他便立下誓言,守此城,直到拔不动剑,上不了马的那一日
这就是每一个坚守初心的南辰王军将士,为自己既定的人生。就像晓誉在军营跟云朝说过,此生,或战死沙场,或老死军营!!他们,都是志同道合,意志坚定之人,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见崔风如此坚定,幸华公主只能无奈谎称自己已有身孕,逼迫崔风不得不送她回中州。闻此消息,崔风十分震惊,他深知自己婚后冷落公主,公主不可能怀了他的孩子。他为将刚正不阿,但为子为夫大气容忍。为了两族名声,这孩子只能姓崔,孩子父亲是谁,他不会过问。孩子生下之后,公主想和离还是继续住在中州崔府,都可以……叹二人皆受命运捉弄,错结姻缘。日后,一人寿阳,一人中州,此生不必再见!!这一番话,是儒将的胸襟气魄,虽无奈而理性,宽容且威严,既要维护家族名声,又不能失掉男人的尊严
这样的良婿,只叹无缘……而这一场交错复杂的感情纠葛,牵连其中的几个人,有人深情不悔,有人隐忍克制。有人放手成全,有人无奈容忍。也有人执迷不悟,有人飞蛾扑火……心怀宽广无私大爱之人,对待爱情,懂得爱人也懂得自爱,懂得尊重也懂得包容,而心胸狭隘自私自利之人,对待爱情,盲目而偏执,扭曲而疯狂,由爱而生恨,害人亦伤己
事已至此,崔风决定,先送公主回中州安胎,然后再想办法回来。而萧晏提醒崔将军想得太简单了,如让公主一人在京安胎,恐怕太后和戚氏都不会善罢甘休,殿下也同意萧晏看法,让崔风先回军师,回程日子再议。寿阳便暂时由晓誉留下守城,让晓誉留下守寿阳,是因她曾和崔风一起驻守过这里,比较熟悉。也是他了解,此城,对于崔风和晓誉,有着怎样的意义。慧眼如炬之人,旁观了这段感情这么久,推己及人,又怎会不懂?
守了这么多年的寿阳,突然要离开,崔风站在将军府门前,看着这片他倾注了许多心血的土地,百感丛生……他虽投身南辰王军,但在西州住的时日并不多,反而寿阳,更像他的第二故乡。第一次来寿阳,是殿下刚刚收复此城,他和晓誉一起来,在这里住了三年,晓誉才离开……三年的朝夕相处,两颗本就互相吸引的心,结下了那么深的情谊,这份情谊,有同袍的相知相惜,也有深埋心中对彼此的心动不已。他们一起见证过寿阳这座城池的变化,寿阳也见证过他们对彼此的深情
一直以来,都是崔风像温柔的月色,呵护着云朝。这一次,换云朝倾听挚亲挚友崔风的心事,他一直憋着,无人可说的话,终于有一个出口。只是让挚友也跟着自己难受了,他依然不舍……云朝感同身受崔风的苦闷,难得她在,想让崔风多说一些。而崔风看到了不知什么时候悄悄躲在一旁的晓誉,微微笑了,他的深情,有人懂,便已足够。更多的苦闷,他都可以默默承担,他最好的挚友,他深爱的人,都无需为他承受……他让云朝替他转告宏将军,若有捷报,送一份到中州崔府,读到捷报,他才会安心。而躲在一旁的宏将军,早已红了双眼,湿润了眼眶
真爱,是爱而不得时,只愿彼此安好,崔风与晓誉,云朝与殿下,都是如此。这样的爱,是中州宫城那个人,所不懂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