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又是下的什么残局,纵然是国手,也破不了至亲骨肉离心离德的坚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世间种种苦,你救不了世间所有人,他们不会让你去,除非你得到那个无人可阻挡你的位置,可你又不肯。你终究被“忠”、“义”二字困死在自己的棋局里;自古权利、利益最为纠缠人心,因为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得到的越多,想要的就越多,害怕失去的也就越多,偏偏人最大的恶便是见不得别人好。那个位置上的人,很少有人能做到“不以人之所得为己失”,即使对方是自己的亲皇叔】

昙花一现抵为缘,魂梦相依情难宣。似乎世间太过美好的事物,总是易逝,昙花一现,刹那烟火。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时宜和广陵王的婚期提前了,刘子行知道,如果让小南辰王继续像这样留在中州整肃朝纲,待万事大定,他便再也不可能得到皇位了!!所以他将婚期提前到下个月,迎娶时宜之日,便是与金荣约定起兵之日,江山美人他都想尽快得到手。这个人,灵魂与身体一样,已是药石无救
小南辰王费心筹谋看似稍稍稳定的朝局,又开始暗流涌动……刘子行已将元武出收为己用,暗中掌控了皇宫禁卫军,并以此为诚意开始拉拢崔征,他知道崔征有意寻新主,而他有意寻心腹,各有目的却是蛇鼠一窝臭气相投
云朝继续住在宣光殿,暂时照顾那个被太后抱来的孤儿,小南辰王牵着小陛下进来时,宫女们赶紧跪下行礼,不敢抬头。小陛下说他要和老师说话,让宫女们都退下,经过了皇叔公的调教,那说话的派头,倒真有了皇帝的样子,只是等宫女都退下之后,他又还是那个天真可爱的孩子,先跑过去看小弟弟
看着他可爱模样,小南辰王既宠溺又无奈
周生辰(小南辰王)教他背书,背了没两页,便说要来看弟弟
沈云朝(星月神女)都让你教了,我这个老师没用了
小陛下一听,急忙转头澄清
刘子贞老师有用,老师昨日还教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一副生怕老师不教他了的有趣样子,听了陛下的话,殿下也满眼笑意地夸奖云朝
周生辰(小南辰王)教的不错
又是多么温馨美好的一幕啊!!像极了一家四口其乐融融的样子,父母智慧,孩子乖巧,令人艳羡不已。只是这如诗如画,依然是命运故布的迷障……依然,是梦幻泡影
小南辰王的苦心孤诣,为北陈新帝幼主安排的老师,看起来十分理想主义。未来的日子,他回西州继续守疆土,云朝留在中州教导小皇帝,他们只是在不同的地方恪尽职守,同心协力……若真能如此,他希望国土之上再无百里硝烟,百姓炊烟不断,千里绵延的宏愿,也可实现!!只是,这样的理想主义,与这浮华乱世叵测人心,与这藏污纳垢蛇鼠藏匿的朝堂宫廷,与这早已蠹众木折隙大墙坏的北陈江山,扦格难通!!终,是天不遂人愿,事常逆己心
都说人生如戏,全靠演技。戚太后自知大势已去,又开始上演了一台“削发”的好戏,而这样演技拙劣的戏码,又怎么能骗得过慧眼如炬的小南辰王。他知道,是时候,让她认罪伏法了……但一个能从后妃一跃变成太后,令曾经盛极一时在朝中掌握着生杀大权的高氏,一夜之间如大厦倾倒,这么多年窃取皇权,把持朝政权倾天下的女人,岂会简简单单俯首认罪?一见到小南辰王,先楚楚可怜跪求皇叔饶命,再涕泪俱下痛诉亲生儿子要毒杀自己的罪状,还说周生辰没有子嗣,不懂她的心情。虽说最毒妇人心,可虎毒食子,枉为人母!!别说周生辰不懂她的心,只怕任何一个正常人,都无法理解她穷凶极恶毒杀亲子的荒唐行径
小南辰王丝毫没有理会她的巧言善辩,直切主题,问她是否已经承认,是她杀了陛下?
但这个女人,诡计多端,把罪责直接推到了秦严身上,她没有亲自动手,是秦严下的毒。秦严是南辰王府的人,此事若传出去,他也脱不了干系……她想把小南辰王也拖下水
而小南辰王向来严于律己心怀坦荡,王军军纪严明,法不徇情
周生辰(小南辰王)南辰王军的叛徒,自有军法处置!!秦严迟早会死,但你的罪罚,一分都不会少!!
对待罔顾法纪之人,他一向秉公执法,从不徇私偏袒。不管她如何狡辩,陛下突然驾崩的真相,已是水落石出……接下来,便是谢太傅之死
她以为,只要说出谢崇是高家姻亲,还是周生辰亲哥哥派去监视他的真相,她便能得到原谅。可她并不懂,人与人之间,是可以以真心换真心的。谢太傅与先帝和姜嫔相处的时间并不算长,都已生出诚挚真情。更何况,谢太傅自小南辰王十三岁离开中州,便生死相随,诚心相待,他与殿下,早已生出亲如骨血的舐犊情深,而她是连自己亲生儿子都能痛下毒手的禽兽不如,又怎会懂得这样的人间真情
见自己无论如何巧舌如簧强词夺理,都无法动摇周生辰要她认罪伏法的决心,她又变回了最开始地可怜楚楚,冷血绝情之人却涕泪如雨打起了亲情牌。说自己是他的皇嫂,后宫嫔妃众多,只有她冒死为他哥哥生下了皇子,又说他哥哥自幼疼他,让他看在他哥哥份上,饶她一命
饶是他一向宽厚耐心,也不愿再继续看她如此假惺惺摇尾乞怜的虚伪嘴脸。弑君之罪,谋逆之罪,残害忠臣之罪,三罪已定,劝告她事到如今,与其为自己狡辩,倒不如为戚氏求情
而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女人,竟还敢在他面前语带威胁质问他
戚真真你敢?!
周生辰(小南辰王)本王有什么不敢的?毒杀先帝,必以死谢罪!!你死,才能让戚氏九族活命!!来人!!太后自愿削发,为北陈祈愿,从今日起,朝中再无太皇太后!!
他的王者霸气令人不容置疑!!只是最后,他还是顾念了皇兄的亲情,没能狠下心来,让这个女人,为侄儿为太傅,为宫中那么多无辜之人偿命,也没有株连戚氏的族人,他始终还是那个重情慈悲的小南辰王。也罢,善恶到头终有报,恶人自有天来收
不杀戚氏,是念亲情!!但军纪不可乱,这是他这么多年治军之道,晓誉即刻出发,将逃至南萧的秦严亲手斩杀于剑下!!手刃叛变小人,绝不手软!!是执法严明,也是告慰先帝与太傅的在天之灵
随着戚氏落发,太后已废。戚氏掌权已成为过去,这天下,还是刘氏皇族的天下
殿下所有的付出,所有的牺牲,都是为了守护百姓的炊烟!!为了这个宏愿,他可以不要皇姓,永守西州,甘愿一生无妻无子。所以,她也想要为他守护陛下,守护北陈江山,甘愿留在中州,让他可以继续领兵在外,守护疆土,完成心中的远大抱负
萧晏与凤俏带领援军已至中州城下,又一次看着中州城门,萧晏发出了感慨
萧晏(凤阳王)此处是殿下的故土,又何尝不是最危险的地方?
萧晏此时的感叹,只是他对于这个与自己一样出身皇族,又同样命运多舛人生坎坷的莫逆之交,浓浓的惺惺相惜之情!只是他没有料到自己的这一声叹息,却更像是一种不祥的预兆。他们并不知道此时的南辰王军光芒正盛,大放异彩,却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新帝登基,下召各地藩王和刺史回京,只有太原郡迟迟不归,他已经预料金荣会有所异动,崔风才会守着太原郡不动。这也是他暂时无法离开中州,让凤俏与萧晏带领王军增援的原因。而让谢云守边关,大概也是以防万一。国内若起战乱,也要预防外敌乘机来犯……内忧外患都不可不防,为国为民,小南辰王总是殚思竭虑、鞠躬尽瘁
南辰王军与太原军必有一战,是时候召崔风回来了。时宜写封六字家书给他,用私事召他回京。这也是南辰王军讨伐太原郡的讯息。因为南辰王军里的任何一个将军,都不会因为私事离开战场!!太原郡是崔风的战场,而现在,王军已擂鼓三声,召他回营了
桃花好,朱颜巧,凤袍霞帔鸳鸯袄。绣着金丝线的红色嫁衣,对于世间女子来说,都是多么特别的意义。许你凤冠霞帔一生无忧,此生清风明月常伴,在最好的年华,得遇良人,共度余生
中州宫城,因天子年幼,小南辰王又无意摄政,以崔征为首的朝臣们,私下议出了一个合适的摄政人选,就是自幼入宫,与先帝情同手足的广陵王。崔氏和日后摄政王之间的联姻,成了坊间朝堂,乃至各世家最在意的事。宣光殿中,也是人来客往,时宜与母亲整日应付着那些世家夫人的阿谀奉承,也是身心疲惫
小南辰王与朝中大臣,除了早已与广陵王朋比为奸的崔征,没有人知道,这一切,都是刘子行处心积虑蓄谋已久欲夺皇权的发轫之始
而小南辰王无意摄政,其原因自然也是他领兵在外始终未变的初心,守护苍生烟火的鸿鹄之志!!他无意过多涉入朝堂。自古以来,帝王治国,除了要有治民之法典,驭吏之权术,还需要有巩己之权势。他守西州一城,治下安定,是因他王军法纪严明,家臣个个忠心,加上他自身慎独修身的品性,震慑人心的能力,但守一城容易,治一国却不易。皇权虽只属一家,却受多方牵制,他向来随性洒脱又胸怀坦荡,见不惯党同伐异也做不到笼络人心。所以朝中事他也只能交给朝中大臣,交给愿意留在天子身边辅佐之人,而无意摄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