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便饮东风齐揽月,春不许,再回头;一逢一面许誓言,一转一念神女现,世间法理万千,难敌心中甘愿,苦海远舟,自困于囚;他偏要同她,不错过,不放手,不忘情,不参透,一生一世,至死方休】

他折下天下最令人惊艳的花,然后捧在掌心里呵护了一辈子
这浩渺世界,广袤无垠。九州之地,如星辰点缀中央,人烟稠密,城郭相连,文明璀璨。然大隋崩殂后,九州烽烟千年不息,直至近世,陇西李氏雄主李渊,承六世遗烈,奋武扬威,终以铁腕扫平八荒,御六合定天下,一统寰宇,立国号大唐
宫廷,华丽富贵的表面下,隐藏着勾心斗角、腐朽肮脏
唐天宝十二年,奸相杨国忠一手遮天,栽赃太子妃兄弟韦坚拥立太子谋反,欺君罔上,陷害忠良,意欲把太子一党全部拉下马。陛下误信杨国忠,认为太子妃真的设计谋反,下令杨国忠全权办理彻查此事。杨国忠心狠手辣,铲除异己,凡是和太子归为一党的大臣们都遭到残忍的屠杀。陛下被杨国忠蒙蔽,加之宠爱杨贵妃,听任杨国忠将太子定罪。为了避免陛下最疼爱的皇太孙广平王李俶回京求情,杨国忠命人在李俶回京必经之地埋伏阻拦李俶回京
虽然韦家是被杨国忠参奏有拥立太子的心思,而且证据确凿被陛下下令处死。但是那些证据太过牵强,虽然韦家是太子的外戚,但韦坚对陛下也是忠心耿耿,陛下好歹当了那么多年的皇帝,难道看不出来这是杨国忠在构陷太子,所以这才诬陷韦坚想要拥立太子登位的?或许有人认为太子虽然平庸,但再怎么也是陛下的儿子,陛下怎么可能任由杨国忠诬陷太子呢?虽然李亨平庸,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但再怎么样也是陛下的亲儿子,这既然是陛下的儿子,陛下怎么可能会任由一介臣子诬陷自己的儿子,致自己儿子于死地呢?话说回来,虽然太子是陛下的儿子,但陛下绝对不知太子一个儿子,这皇室当中骨肉相残的故事,谢氏听的还少吗?而且当年陛下连杀三子的事,这都是全天下都知道的事,这前太子,鄂王与光王不都是陛下的儿子吗?但陛下杀他们的时候连眼都不眨一下,可见陛下的冷漠。这李亨确实是陛下的儿子,但陛下不只李亨这一个儿子,他还有许多儿子。而且这皇室中谁与谁不是手足,谁与谁不是父子,但那把椅子虽然有无上的权利,但却有诸多的猜忌。这让父子与兄弟之间充满了算计与猜忌,毕竟天下人谁不想做那把椅子,而且当年陛下连杀三子,那三子何尝不是他的儿子,但却因为武惠妃想要自己的儿子当太子,去蛊惑陛下杀了他们,而且陛下再杀他们的时候根本没有想到他们是自己的儿子,而且连眼都没眨一下
广平王李俶正带领侍卫骑马飞奔在回京的路上,意外突生,周围赫然出现许多杀手跃然而起,将他们包围在其中,打了李俶等人一个措手不及。这时,忽听一声剑啸响遏行云,远处一道银光疾飞而来,剑气凌厉逼人,霎时间整个空中狂风大作,远处剑锋划破空气,寒光一闪,剑回鞘。黑衣人们齐齐低头,时间仿佛在一瞬间被延长了,周围的景色变得缓慢而模糊,他们的喉间皆出现了一道剑痕
李俶回头一看,在道路的尽头,有人鲜衣怒马而来,衣袂飘飘,姿态优雅却热烈。那人超凡而孤高,冰凉而淡漠,温润如玉又云淡风清,仙姿秀逸,孤冷出尘,长发如瀑,眼落星辰,风采翩翩绝世。这世上,怕是再无一画,可以装得下她的仙姿,她的容貌,她的风采,她的气质。墨玄的袍子襟摆上绣着银色的流动的花纹,巧夺天工,精美绝伦,长及膝的漆黑的云发华丽而隆重的倾泄了一身。惊为天人的眉宇面貌间掩不住的清高傲岸,略有些单薄的唇比常人少了些血色,淡然而带着冰冷的目光,流泄如水如月华。只是那样的清雅,那样的淡漠,那样冰凉如水一样的眼睛,还有远远的骨子里就透露出来的清冷,却把她隔绝在尘世之外,圣洁的让人半点都不敢心生向往,半点都不敢亵渎。那惊为天人的绝世容颜,一身翩翩风采盖世无双,尤以那双仿佛盛装着整片银河般的黑眸,清冷而璀璨,其声若珠落玉盘般清冷空灵,又似林籁泉韵般淡雅恬寂,煞是悦耳动听为最。杏霭流玉,就好像云雾流动的玉,给人一种幽深渺茫的感觉,触摸不到只能远远的欣赏
谢卓君(武安侯)这位公子,你没事吧?
谢卓君(武安侯)
李俶(广平王)多谢这位仁兄出手相助,不知仁兄名讳?
空灵且温柔的声音响起,犹如清泉流过山涧般清脆好听,回荡在谢卓君心间,他本就生的唇红齿白,剑眉星目,那双眸子里似乎有漫天星辰。李一,李俶……作为皇太孙的他心性澄明,君子之道,光风霁月,心怀大爱,悲悯众生,永远考虑大局,永远努力保护所有人,总是把自己放在所有人之后
美人芙蓉面,笑如百花开,身若惊鸿翩翩舞,饶是才子亦动情
谢卓君(武安侯)卓君
少女要做这世间最肆意的风,最炽热的火,最灿烂的星辰,她要这世间再无人将她束缚
李俶(广平王)原来是卓君公子,在下李一,今日之恩,他日必涌泉相报,今日在下有急事在身,先行告辞
谢卓君(武安侯)李兄,后会有期
两人分道扬镳,卓君走了一炷香后,拔下头上的寰谛凤翎,淡淡的银色光晕笼罩周身,整个人赫然发生了变化。少女身着一袭绣有金色梅纹的灼灼红衣劲装款款而来,梳着一头中分高马尾,头戴一顶银月鎏冠,被银色发冠高束起来的墨色长发随风而舞,从两边垂下来的流苏发坠缠绕在她墨发里,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额头上的金色的额饰散发着柔和的光晕,她的束身红袍上绣着明媚张扬的雪寒薇,一如她的音色,有着女子少有的英气和魄力,众人皆知她一身白裙倾国倾城,宛如弦月一般清灵,殊不知她一袭红衣更是风华绝代,犹如太阳一般耀眼,腰间系着葡萄花鸟纹银香囊和一块名为九霄环佩的玉佩,玉佩只有半个巴掌大小,通体温润且刻有卷云纹,上有龙凤盘旋争大日之雕刻,而那枚太阳突出少许,上点红漆,轻轻的抚摸上去,会发现那太阳竟然不是红漆点上颜色,而是古玉本身那一处便是红色,剔透晶莹,很是漂亮
天下绝色分一斗,卓君独占九分;天下武运昌隆,大唐独占八分,而卓君独占六分
谢卓君(武安侯)
“这大唐,看似繁华、安宁,却隐藏着你看不到的险恶,你的才能一定要助有能力、有担当,能保护百姓的皇子,且不可助有野心之人”
先知预言:乱世人,持麒麟者,必窃国
谢卓君(武安侯)广平王殿下,我们还会再见的
卓君腰间的结心铃是极品灵器,一旦与此铃铛结下契约,就是铃铛的主人。结心铃在寻常时候并不会响,只有在遇到自己心仪之人,心动之时方会发出响声。一道轻微的响声从身侧发了出来,这声音很微渺,清灵又悦耳,如积攒了一个冬日的雪被暖日照融,滴落在姑逢山出虹台清冽的泥土中;又像是万籁俱静中,一颗石子投入了千百年未曾有人到过的冰潭,激起动人水花,然后一层层、温柔地荡漾开去
卓君与李俶见面的那一刻,她便成为了他的命中人。两人的命运被牵丝引联系在了一处,那是命定之人的标记。命定之人相遇,上古神物牵丝引便会出现,那是一根红线,两头分别系在卓君与李俶的手腕处。如果两方情缘因果消失,牵丝引便自动散去,高山流水曲,宫商不相离,宫商双星,相依相存,彼此守望,亘古不变。牵丝引由金银二色交缠而成,象征两人纠缠不休的命运。宫商之名,环状之形,交缠之态,都预示着两人的爱情终得圆满,但美好的希冀,与同生共死、分担伤害的用途并存,让圆满的过程必定历尽坎坷,鲜血淋漓
身为皇室弟子,一世荣华富贵,一世提心吊胆,一世不敢放纵感情,亲情原本是天下间最美好的感情,但在皇家却是很难得到
世人提及天家,难免会说刻薄寡恩,冷血残忍,那些潜邸追随,为其浴血沙场的功臣,大多都会成为天子刀下的一缕亡魂。永远不要相信帝王之心,因为人心易变,哪怕立下再多的汗马功劳,一旦权势过大,便有可能遭到猜忌,被视为威胁到皇权统治的存在,功高盖主,自古以来皆是如此。信任是很奢侈的东西,想要建立,需要经年累月以心血浇筑,可若要破坏,却只是在转瞬之间。皇室之人的信任本就更为稀少,而当这份信任出现裂痕后,就只会越裂越大,乃至彻底粉碎,再也无可弥补。真龙只有一条,天子只有一位。得胜者立于高台,其余的匍于台下,血流成河,一代又一代,一朝又一朝,星辰日夜变幻,朝代日夜更迭,唯独这件事,亘古未变
卓君看到过凡尘的皇权更迭,纵横捭阖,兵法诡道,涉及到的东西太多了,史书浩瀚,记下了千年的春秋,而皇权在其中,总是无情的
当你的武功让天下人畏惧,什么阴谋诡计在你面前都不堪一击,你要成为一柄锋芒毕露的利刃,一旦抽刀出鞘便是君王也要胆战心惊
韦氏的太子妃被废,陛下下旨让她去道观静修,并为国祈福,又觉得太子府不能没有女主人,便封了太子良娣张氏为太子妃。而接到圣旨的韦氏,只是静静的结果了圣旨,没有多说什么。韦氏在得知自己母家谋反,意欲拥立太子登基这件事时,就知道这是有人在构陷,但就算韦氏知道是有人诬陷也无济于事,而韦氏也预感到了自己的结局,韦氏冷静的卸下自己的钗寰,随后站起来让宫女脱下自己的华服换上粗布衣裳。韦氏冷静的跟着士兵坐上去道观的马场,李俶刚从教坊司出来,就和韦氏打了个照面
韦氏明白太子这样做的用意,现在韦府被围剿,若是太子不与她义绝,那杨国忠就会借着她向太子府发难,届时李亨又该如何自处?韦氏嫁进太子府十几年,抚养李俶长大,为太子生下李倓和李婼,她自然是知道太子府的情况,这些年来太子谨小慎微,生怕那天行差踏错一步,就为太子府招来祸患。所以韦氏不怪太子与她义绝,韦氏知道这已是太子保她的最后方法。她自然知道今日的是是杨国忠蓄意构陷,但现在的杨家树大根深,只要杨国忠的妹妹还是一日贵妃,他还是一日宰相,那这条路就是一条死路,韦氏担心李俶惹祸上身,便出言提醒,现下的东宫立不稳,让他千万不要擅自行动。他舅舅出事前,曾让她转告李俶,要盯紧两个与杨国忠有关的人,一个是吐蕃叛将东则布,另一个便是吴兴太守沈易直
韦氏含笑的看着李俶,随后又走上前替李俶整理了下散乱的衣襟,便坐上了去水陆庵的马车。李俶看着远去的马车,跪下向马车行了一礼
过后李俶便回了自己的广平王府,李俶仔细想着韦氏对他说的那两个人名,便在纸上写下了这两个人名
风生衣殿下,属下查知,东则布任吐蕃边将时,杨国忠曾与之私相授受,利用剑南节度使职位之便,出卖唐军军情,从中渔利。后来吐蕃内斗,这东则布被挤出吐蕃,可他手里还有杨国忠的卖国证据呢,杨国忠岂能甘休?
听到风生衣的这番话,李俶终于明白他大唐的军队和吐蕃对战,为何会败得彻底,原来是出了内鬼。恐怕就连皇爷爷自己都没有想到,自己最亲信的臣子,为了谋其私利甚至可以卖国
李俶(广平王)难怪我大唐屡次与吐蕃交战,却接连失利,原来是这个原因?!怪不得杨国忠对东则布暗下追杀令,看来,这东则布和他手上的证据是关键!!查找到东则布下落没有?
风生衣殿下,东则布逃出吐蕃后,一直在回纥边境徘徊,具体下落属下还在调查
李俶听后没有在说什么,而李俶又看到沈易直的名字
李俶(广平王)那沈易直呢?关于他你查到了什么?
当时风生衣也花了很多时间调查过沈易直,但至今都为没查到这沈易直的特别之处,但只知道杨国忠因为他而三下吴兴
风生衣殿下,属下迄今为止没有查到什么有用的线索,只知他是堪称朝中清流,为人正直。杨国忠屡屡想要拉拢他,甚至三次私服找他,但他始终没有站在杨国忠一系
李俶觉得这个沈易直不过就是个太守,像他这样的太守多的是,但却让杨国忠三次下吴兴找他,就连韦坚也提及他,这让李俶愈发感到疑惑,这沈易直到底有何重要,让杨国忠都想拉拢他,看来他的手上握有什么东西,就连杨国忠都很感兴趣
李俶(广平王)也不过就是个太守,却令杨相国为他三下吴兴,看来他的手上必定有杨国忠非常感兴趣东西
风生衣属下已尽所能打听,但真是半点头绪都没有
李俶(广平王)风生衣,你知不知道江湖上有一个名号叫万事通的人?
风生衣据说此人知晓天下事,号称凡是发生在太阳底下的事都没有能逃过他的耳朵的,殿下莫非想去问他?
李俶(广平王)舅舅临死前说出沈易直的名字,此人必定很重要,我一定要知道他们手上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