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计时 D-340,傍晚 18:00—21:00
1 18:00 旧音乐教室
校园广播结束,最后一缕晚霞从窗缝漏进来。
沈放用钥匙拧开旧音乐教室的门——这里早被改成心理社排练厅。
三角钢琴盖着白布,空气里浮着木屑和柑橘香。
他把向日葵放在钢琴顶,橙色台灯点亮,像一盏小型舞台灯。
林知晴抱着一只纸袋,袋口露出几根彩色蜡烛。
【向日葵系统提示:目标心率 84,情绪阈值 +2】
2 18:10 生日演练
“今天不是谁的生日,”沈放把纸袋放在钢琴凳上,“是练习。”
林知晴愣住:“练习什么?”
“练习活到 20 岁。”
他打开纸袋——
15 根彩色蜡烛,一支打火机,一张 A3 白纸。
纸上画着一个巨大的生日蛋糕,空白处写着:
“预演:沈放 & 林知晴 20 岁生日”。
3 18:15 蜡烛仪式
沈放把蜡烛一根根插在蛋糕图案的格子里。
蜡烛颜色对应 15 张糖纸:金、湖蓝、玫瑰红……
每插一根,他报一个数字:
“17 岁——第一次住院;18 岁——第一次逃晚自习;19 岁——第一次把药盒扔进垃圾桶……”
林知晴跟着念,像在朗读自己的病历,又像在读一部成长史。
4 18:25 点火
打火机“啪嗒”一声,火苗窜起。
第一根金色蜡烛点燃,火焰映出两人交叠的睫毛。
沈放把林知晴的手拉过来,一起护住火苗。
“许愿。”
她闭上眼,声音轻得像羽毛:
“20 岁生日,我们还能一起吹蜡烛。”
第二根湖蓝蜡烛亮起,沈放接着许:
“希望 20 岁的我们,能把向日葵带进大学宿舍。”
火苗依次跳跃,15 个愿望在昏暗教室里开出 15 朵小火花。
5 18:35 合唱练习
沈放坐到钢琴前,掀开白布,指尖落在中央 C。
《生日快乐》的旋律缓缓流出,却改了三拍节奏,像心跳。
林知晴跟着哼,声音起初发抖,后来越来越稳。
15 根蜡烛的火光在琴键上跳动,像一群小小的观众。
6 18:45 吹灭
沈放数到 15,两人一起俯身。
一口气吹灭所有火苗。
青烟升起,带着一点蜡油和柑橘的甜味。
林知晴抬头,眼眶微红,却弯着嘴角。
“练习结束?”
“不,”沈放把那张 A3 纸折成两折,“正式版在 20 岁。”
7 18:50 礼物交换
沈放从琴凳下拿出一只透明亚克力盒。
里面装着 15 张折好的糖纸飞机。
“每架飞机代表一个愿望,今天先试飞。”
林知晴把飞机捧在手心,像捧着 15 颗心跳。
她回赠一只小布袋,袋口绣着向日葵。
布袋里是 15 颗太妃糖,糖纸颜色与飞机一一对应。
“20 岁生日那天,我们吃糖,放飞机。”
8 19:00 试飞
教室灯关掉,只剩橙色台灯。
沈放打开投影,墙面出现倒计时:
【距 20 岁生日:365 天】
他把 15 架糖纸飞机依次放在投影仪光束里。
飞机影子落在倒计时数字上,像 15 只迁徙的鸟。
林知晴按下遥控器,倒计时开始跳动:
365、364、363……
每跳一下,一架飞机影子飞向屏幕边缘,最终消失。
画面最后定格在:
【20 岁见】
9 19:10 录音
沈放按下录音笔,把今天的所有声音存进去:
钢琴声、呼吸声、蜡烛燃烧声、两人笑声。
文件名:【20 岁生日快乐练习版】
他把录音笔塞进向日葵花盆的土里。
“埋进土里,让它生根。”
10 19:20 封存
林知晴把 15 根蜡烛残骸装进玻璃瓶,贴上标签:
【D-340 生日练习蜡烛】
沈放把 A3 纸折成纸飞机,写上:
“正式版请查收 365 天后”。
飞机被挂在教室吊灯下,像一枚倒计时的钟摆。
11 19:30 合唱尾声
沈放再次坐到钢琴前,弹起《生日快乐》的最后一段。
这一次,旋律回归正常节拍,却在最高音处戛然而止。
林知晴接上,用清唱完成最后一句:
“Happy birthday to us——”
声音在空教室回荡,像提前抵达的祝福。
12 19:35 系统播报
【向日葵系统:生日演练完成,求生欲 +10,同步率 100%】
【备注:吹蜡烛的声音,是活下去的鼓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