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灵异悬疑小说 > 灯影语
本书标签: 灵异悬疑  推理悬疑 

灯芯里的旧谱

灯影语

开幕仪式的余温还未散去,戏台的木板上残留着观众的脚印,混着周砚戏服上掉落的金粉,在灯光下泛着细碎的光。李凌奕擦拭青釉灯时,发现灯芯根部缠着根极细的红绳,解开后掉出片干枯的槐花瓣——与当年戏台梁上藏着的那片一模一样。

“这灯芯该换了。”周砚递过新的灯草,指尖触到灯座时顿了顿,“这里有凹槽。”他用指甲抠开灯座边缘的暗纹,露出个夹层,里面躺着张泛黄的麻纸,是沈爷爷的笔迹:“新台立起时,旧谱藏在灯芯里,要等会唱《长生殿》的人来取。”

林小满的相机突然自动对焦在麻纸角落,那里有个模糊的指印,沾着淡褐色的痕迹。“是槐花粉。”李凌奕想起母亲遗物盒里的胭脂,“当年戏班的旦角都用槐花磨粉定妆,沈爷爷总说这样唱哭戏时,眼泪混着花香才够味。”

麻纸上的乐谱比灯座符号更完整,末尾标着行小字:“需三人合嗓方能成调。”周砚试着哼唱,发现高音处总有个空缺,像少了根弦的琴。这时博物馆的老馆长拄着拐杖进来,手里捧着个漆盒:“沈老先生临终前托我保管的,说等新戏台唱起《长生殿》再打开。”

盒里是三副绣着不同花纹的水袖:李凌奕母亲的缠枝槐花纹,沈爷爷的流云纹,还有副从未见过的并蒂莲纹。“并蒂莲是当年班主千金的标志。”老馆长指着水袖内侧的墨迹,“她嗓子最好,却在第八年的堂会后台突然失声,从此再没登台。”

林小满翻出相机里的旧视频,发现李凌奕父母身后站着个穿并蒂莲戏服的姑娘,手里正给沈爷爷递水。“她耳后有颗痣。”周砚突然想起什么,“昨天来围观的张奶奶耳后也有,她说年轻时总来戏园听戏。”

三人找到张奶奶时,她正坐在老槐树下纳鞋底,线轴上缠着的红绳,与灯芯里的那根纹路相同。“那乐谱是我写的。”张奶奶摸着水袖上的并蒂莲,“当年沈先生说我嗓音能顶三个人,非要我跟他学那出《续缘记》,可我爹娘不让唱戏,他就把谱子拆成三段,说等有天戏班重开,自然有人凑齐。”

回到戏台时,青釉灯的火苗突然变了颜色,橙红里透着点蓝,映得灯壁上的花纹活了似的。李凌奕将三副水袖挂在戏台两侧,风一吹,袖子飘起来,竟在地上投出完整的乐谱影子。“是光影谱。”周砚恍然大悟,“沈爷爷说过,最珍贵的谱子要靠灯影才能显全。”

张奶奶的嗓音虽不如当年清亮,却正好补上乐谱的空缺。三人合唱时,青釉灯的灯芯突然爆出朵火花,落在麻纸上,烧出个小小的“缘”字。“这是沈先生的火折子手法。”老馆长眼睛亮起来,“他总说戏缘就像灯花,要烧过才够旺。”

唱到尾声,林小满发现相机镜头里的戏台梁上,不知何时停了只画眉鸟,羽毛颜色与沈爷爷戏服上的翎子一般。“是当年班主养的那只的后代。”张奶奶笑着说,“它只听《续缘记》的调子,当年我失声后,它在后台叫了三天三夜,把嗓子都叫哑了。”

散场后,李凌奕在戏台角落捡到片掉落的并蒂莲绣片,背面用米汤写着行字:“失声是因误喝了哑药,却在第八年的药渣里发现片槐树叶——有人不想我唱完那出戏。”他突然想起母亲遗物里的药罐,底沿确实粘着点未化的槐叶渣。

青釉灯的灯油快燃尽时,灯影在墙上拼出个模糊的戏台轮廓,与童年记忆里的老戏台分毫不差。“灯芯烧完前,该添新油了。”周砚往灯里倒槐花蜜,“沈爷爷说油里掺蜜,灯影才会带着甜味,就像戏里的苦尽甘来。”

林小满按下快门,照片里三副水袖在灯影中飞舞,张奶奶的白发混着飘落的槐花瓣,落在新戏台的木板上。她突然发现,青釉灯的光晕里,有个模糊的人影在跟着哼唱,水袖翻飞间,并蒂莲纹与缠枝纹、流云纹渐渐融成一片,像三股拧在一起的绳,终于在第八年的尽头,续上了当年的断痕。

上一章 月升新台 灯影语最新章节 下一章 断痕里的药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