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会后的日子,烘焙屋的热闹有增无减。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刚漫过樱花巷,杨博文就会踩着扫帚准时出现,手里攥着从食堂“顺”来的热牛奶——美其名曰“给烘焙师的早餐赞助”,其实是想抢第一口刚出炉的面包。
这天陈奕恒刚把南瓜派放进烤箱,就看见左奇函抱着个鼓鼓的布包冲进来,布包上还沾着几根羽毛:“奕恒!看我新做的!”他打开布包,里面是七个绣着小蛋糕图案的餐垫,每个餐垫角落都绣着不同的名字,“以后我们吃饭就用这个,再也不用抢盘子了!”
张桂源跟在后面,手里拎着个竹篮,里面除了蜂蜜,还多了罐晶莹的果酱:“我试着做了樱桃酱,用魔法熬的,没有防腐剂,涂面包正好。”他说着,偷偷把一罐塞到陈奕恒手里,耳朵尖又红了——上次陈奕恒随口说过一句“樱桃酱配司康最好吃”,他记到了现在。
陈浚铭推着小推车进来时,眼镜上还沾着面粉:“奕恒!我改良了云朵蛋糕的配方,这次加了点樱花粉,你尝尝!”小推车上的蛋糕蓬松得像朵云,咬一口,樱花的清香混着奶油的甜,在嘴里慢慢化开。
张函瑞则搬来了个新的糖霜展示架,上面摆满了刻着各种形状的糖霜:“我刻了樱花、星星、小扫帚,客人来了可以随便拿!”他说着,拿起一块刻着陈奕恒名字的糖霜,递到他嘴边,“甜不甜?我调了三次甜度呢。”
王橹杰还是老样子,不怎么说话,却总是默默做事。他看见烘焙屋的窗户有点漏风,就用藤蔓魔法编了个蕾丝窗帘;发现陈奕恒揉面时手腕会酸,就做了个带魔法的揉面垫,轻轻一按就能自动揉面;甚至记得陈奕恒怕黑,每天傍晚都会提前来点亮招牌上的星星糖,让暖光从巷口就能看见。
入秋的时候,樱花巷飘起了金黄的落叶。陈奕恒突发奇想,想做一款“落叶酥”,却找不到合适的馅料。杨博文立刻拍胸脯:“我去后山找!听说秋天的栗子最甜,用来做馅正好!”左奇函和张桂源跟着一起去,回来时三人裤脚沾着泥土,却抱着满满一筐栗子,左奇函的头发上还沾着片枫叶,引得大家笑了好久。
陈浚铭查遍了食谱,终于找到栗子酥的做法;张函瑞用糖霜刻了片小小的枫叶,嵌在酥皮上;王橹杰则在烘焙屋门口挂了串风铃,风一吹,就发出“叮铃”的响声,像在招揽客人。
第一炉落叶酥出炉时,香气飘满了整条樱花巷。路过的学生都被吸引进来,尝过之后纷纷称赞。陈奕恒看着忙前忙后的伙伴们——杨博文在给客人递酥饼,左奇函在展示他的餐垫,张桂源在给客人加蜂蜜,陈浚铭在介绍新配方,张函瑞在给糖霜塑形,王橹杰则在门口悄悄整理着风铃——忽然觉得,这小小的烘焙屋,早就不是他一个人的地方了,而是他们所有人的家。
傍晚打烊后,七个少年围坐在长桌旁,分享着最后一块落叶酥。杨博文吃得满脸碎屑,左奇函把自己的那半块分给了陈奕恒,张桂源递来热蜂蜜水,陈浚铭在笔记本上写着下次的新配方,张函瑞在给大家刻专属的糖霜,王橹杰则把暖灯调亮了些,让光刚好裹住所有人。
窗外的落叶还在飘,屋里的暖光和甜香混在一起。陈奕恒咬着酥饼,栗子的甜和酥皮的脆在嘴里散开,心里满是踏实。他知道,不管以后有多少个春夏秋冬,只要这群人还在,这个魔法烘焙屋,就永远会有最暖的光、最甜的香,和最珍贵的陪伴。
而招牌上的星星糖,依旧亮着,像在说:别怕,我们一直都在。